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情感投入与学生教学效果

教师情感投入与学生教学效果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一个经常遭受冷落、训斥的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反感情绪,从而产生压抑感、遗弃感、自卑感和嫉妒心,在这两种心理下,我们断言前一种教学效果会远远好于后者。愉快的情绪能够促进教学效果。要想实施有效的沟通,教师首先要真诚,这是实施有效沟通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情感投入,用真诚打动学生,使学生感到你是可敬之人、可信之人、可倾诉的对象。

教师情感投入与学生教学效果

三、对学生的情感投入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达到教学效果,首先应该让学生喜欢老师,爱老师,这就要求教师要赏识学生、表扬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沟通。这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现如今提倡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提倡人本精神,是以学生为本的活动。

(一)教师要赏识学生

赏识的本质就是关爱。只要施教者充满关爱,保持赏识的心态,让学生的心灵舒展开来,这样就会使教育成为学生与教师健康互动、幸福成长的教育。赏识是促进学生良好性格形成和发展的推进剂。在课堂教学中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往往对某些学生产生偏爱,并有较高期望,在课堂上对这些学生常有激励之词。结果这些学生期盼上该老师的课,课堂上情绪饱满,回答问题时很有信心,对老师的指令心领神会。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教师的赏识,从而激发他们形成向上的力量和信心,进而发展为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然而一个经常遭受冷落、训斥的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反感情绪,从而产生压抑感、遗弃感、自卑感和嫉妒心,在这两种心理下,我们断言前一种教学效果会远远好于后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保持谨慎的态度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个学生时刻都感到教师在赏识他,并通过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出来。不但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获得健康的发展。

(二)教师要善于表扬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每个人都有他的亮点,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适当地点拨缺点。表扬也要讲究艺术,在方法上,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在时机上,应该是立即;在对象上,不能把表扬永远集中在学习好的学生身上。(www.xing528.com)

(三)教师要学会尊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尊重的需要作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现在的学生渴望需要,追求需要,他们喜欢和老师平等交流和沟通,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可以给学生以极大的精神鼓舞,激发学生自尊心和责任感,可以创造一个愉快的心理环境和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下学习。愉快的情绪能够促进教学效果。

(四)教师要学会沟通

沟通是人们通过语言、文字、表情、行为、通讯工具等进行的思想和认识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能够使人们互相交换彼此的观点和意见,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分担挫折,分享快意,增进相互信任感。现代学生思维活跃、思想激进,喜欢表达自己的意见,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会说出来,不会去刻意隐瞒什么。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用沟通架起互相信任的桥梁,进而形成良好的内部关系。要想实施有效的沟通,教师首先要真诚,这是实施有效沟通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情感投入,用真诚打动学生,使学生感到你是可敬之人、可信之人、可倾诉的对象。良好的沟通不但是取得学生信任,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更是因材施教的方法。

总之,情感投入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如果能科学,适度地把握情感教育的点和面,在情感激励方面有更加具体的教学目标,坚持长久的激励要素,跟教学内容的输入,理解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学习者,尊重每一个学习者,把每一个学习者看成是一个具有潜在独立人格的人,并处理好与每一个学习者的友好人际交往,时时给予鼓励,不要对任何可以导致进步的行为泼冷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快乐,有更大的自觉自愿性,从而可以促进学习的发展,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