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语系英语0301班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外语系英语0301班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学生学习动力调查统计表4.学习投入不够。从统计来看,学习投入与成绩呈正相关。不良心理状态会对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和干扰,应进一步分析不良心理状态表现的形式,产生的原因等,以便寻求解决方案。

外语系英语0301班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一、外语系英语0301班学习目标现状分析

1.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基础中良好占23%,一般占50%,差占27%,说明班级大多数(共20人,约77%)同学感到自身学习基础一般或不好。

学习基础不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负面影响,但不是说基础差,学习成绩就一定排在最后,通过努力,会进入中游,或更靠前,学习基础对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学习成绩的决定因素。教育基础好的同学,珍惜优势,更进一步,否则不进则退;鼓励基础一般的学生,瞄准前列,争先恐后,对前列的学生构成压力,达到整体“水涨船高”之目的;帮助基础差的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帮助这部分学生制订追赶计划,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潜下心来,狠抓基本功,用三到四学期的时间赶上来。

表1  学生学习基础调查统计表

2.学生在制订学习目标时能够考虑目标衔接的非常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较好的群体中。从全班同时具有四年和学期目标的同学仅5名,占全班人数的19.2%,可以得出班上仅有19%的学生在为自己的四年目标做着现实的努力。

目标的制定较为笼统,不够具体,目标的高度上,是否合适,是否通过积极努力去实现,考虑不够。目标细化不够,大目标缺少分解的小目标做支持。如目标过专四,那么听、说、读、写四小目标分别是什么,又如拿奖学金,各门功课的目标是什么等考虑不细致。

应该激励前8名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提升班级学习水平。采取有效措施,重点转变学习满意度一般的这部分学生的态度,将一般转变为满意,增强竞争创优意识。

表2  学生学习目标调查统计表

3.学生的学习动力很低,这个班学习动力较弱的是多半,较少的是少半。这就启示我们要去进一步了解动力不足的原因。

在动力较强的11人中,前8中有6人,占前8总数的75%,中10中有2人,占中10总数的30%,后8中有2人,占后8总数的15%。这说明学习动力强,对学习效果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学习动力弱,对学习效果有非常消极的影响。动力培养需要时间过程,而压力则来得更为直接与迅速,

从与学生座谈的实际情况看,学生学习压力不够,而只是在考试前,能够强烈明显地感到压力,而通过一定的突击努力,基本上都能顺利过关,因此首先要严把考试关。其次,要把学习压力分解在学期的各个时段上,严格上课考勤,增大平时考试的比例,杜绝学生突击复习,侥幸过关心理对学风造成的严重不良影响。

表3  学生学习动力调查统计表(www.xing528.com)

4.学习投入不够。全班平均每天学习7.96小时。前8平均每天学习8.4小时;中10平均每天学习为8.3小时;后8平均每天学习时间为7.1小时。前8平均每天比后8多学习1.3小时。从统计来看,学习投入与成绩呈正相关。特别是排名在后8中的2名学生,每天学习6至7小时,对自己的学习投入却是较满意,这说明学生对自己学习投入的认定标准太低,也说明学生每周54小时学习的观念淡漠。

表4  学生学习时间投入调查统计表

5.期望提高学习效率一般和不满意的总计为22人,占85%,也就是85%的同学对学习效率不满意,这说明绝大多数同学有提高效率的较强愿望。在自我认为学习效率满意的4人中,前8占2人,占前8的25%,中10占1人,占中10的10%,后8占1人,占后8的25%,说明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大多数学生都有提高学习效率的愿望,说明不同学习水平的大多数学生没有达到理想的学习效率状态,还有较大潜力可挖,同时也说明了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表5  学生对于学习效率满意程度统计表

6.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密切相关,有方法并得当,成绩就好,没方法或不当,成绩就不理想。恰巧的是前8中有7名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后8中,有7名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表6  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当与否调查统计表

7.身心状态满意程度以及自我调整。学生的身体状态影响学生学习的投入和学习的效率,学生却往往忽视身体状态。我们应该从学生生活的规律性如:睡眠运动科学娱乐、饮食和心理等方面调整学生的身体状态。

表7 学生身体状态满意调查统计表

表8 学生心理状态满意调查统计表

不同心理状态分布在不同的学生群体中,学习成绩好,心理状态未必一定就好,学习成绩差,心理状态未必就差。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群体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状态不良的问题。不良心理状态会对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和干扰,应进一步分析不良心理状态表现的形式,产生的原因等,以便寻求解决方案。对于成绩排在后面,心理状态良好的学生,应考虑是否存在心理麻木、不求上进的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