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方法论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的分析

方法论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的分析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方法是主观达到客观对象的途径,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批评方法在所有的文艺批评研究中总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范畴。所以方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力量。任何学科的兴盛,都是与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其有价值、有开拓性的研究方向分不开的。在具体方法的选择上,主要还是根据实践的不同需要选取。

方法论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的分析

四、方法论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西文中的“方法”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由“沿着”和“道路”两个词组合而成,其意为沿着某条道路前行。而在现代意义上来理解的“方法”,则是指从实践上、理论上把握现实,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途径、手段和方式的综合。

方法是主观达到客观对象的途径,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但方法并非万能,它只不过是认识、把握事物的一个工具,“方法论崇拜”只不过是又一个学术神话而已。批评方法在所有的文艺批评研究中总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范畴。每一个领域都有其自身的研究方法,电视批评也不例外。在电视批评的图式中,如果说批评的视角体现了从价值论出发对审美理想世界和影像世界的差异的判断,那么电视批评的方法则体现了批评家从认识论出发对影像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同时方法又不仅仅是一个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的附加工具,它和批评的目的直接有关,只适合解决特定的问题,是特定语境下某种文艺理论的实践。所以方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力量。一定的批评方法和一定的权威相关,有时方法不仅是工具,更是武器。一定的认识论总是和相应的价值论相联系。

文学科学的现代发展,使得其他诸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心理学人类学、符号学方法渗入文艺研究方法,在文艺研究领域出现了像系统、要素、层次、结构、功能、范式等新概念和新范畴。艺术方法论也从摹仿论、功用论、表现论向形式论转化。文学研究方法告别了作为实现目的方式和途径的狭窄领域,在新世纪中唤醒了新的方法论意识,开始以一种更清醒、更自觉的姿态,寻找方法系统的创立。理论家、批评家大胆创造新概念,使用新方法,勇敢开拓文学研究的思维空间,从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的批评流派,跨入了文艺研究方法变革的时代。

传统批评方法,往往信赖批评者的直觉,其思维方法往往是凭瞬间感受,灵机一动而得出的结论,这往往导致主观主义的浮光掠影似的评价,而难以揭示作品的本质特征。在批评的方法上加以更新的现代批评方法,超越了把方法理解为单纯的“手段”的阶段,而把批评看作是文艺研究体系中的一个整体存在。(www.xing528.com)

人类总是把艺术看作自身生存意义的揭示。当这种意义处于遮蔽之中时,人们开始重新询问艺术本体和艺术存在意义,而要抵达艺术本体意义的深层,则必须具有全新的方法。于是当代西方文论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对艺术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历史上具有前瞻性文化观念的更新,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声。观念的转变作为一种精神因素,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新的推动力和活力。生态意识的觉醒,可以看出观念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先导性。在观念文化中,哲学成为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但是它只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关注时代和现实生活。哲学与一般经验科学不同,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它的抽象性、反思性和批判性。也就是说,它要善于捕捉时代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问题,对此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和超前性的思考,并通过变革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作用于现实生活。

研究方法的革新是推进一门学科不断往前发展、涤荡自身、获得新的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任何学科的兴盛,都是与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其有价值、有开拓性的研究方向分不开的。现代文艺研究方法受各种哲学方法(现象学解释学等)、心理学方法、符号学方法的影响,因此,现代文艺研究方法不同于传统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批评方法不再是单一的、零碎的,而成为吸收融合各门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的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方法的一个有机方法论体系。这个体系,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哲学-逻辑方法、一般批评模式、特殊研究方法。[46]在具体方法论(某个具体学科的方法论)上,要借鉴相关学科(诸如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电影学戏剧学、思维科学、心理学、符号学、语言学美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的学科理论以及一些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全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研究成果与方法,将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融为一体,将多种科学在精神衍生的过程中重新串联起来进行多维式、整合性的综合研究与理性阐述。

文化批评不是包打天下的文学研究的类型,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这种电视文艺的文化批评模式同样也不能一劳永逸、包治百病的对待电视现象,但是,在今天全球化渗透到世界各地,电视媒体重新建构文化、社会、精神生态,当代科技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构织时代神话的现实下,电视文艺的文化批评毕竟可以给予我们思想的解剖刀。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歌德),理论在实践面前容易显得暗淡,同时,任何理论原则的建构对于生动的批评现实来说,也只是一种可供参考的框架,它决不可能代替或等同批评活动本身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和鲜活性。同样,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时代,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方法也仅仅是作为电视文艺诸多批评方法中的一种提法,它从整体的、宏观的、长效效益的角度出发考虑与电视相关的问题,在价值判断层面的关注上具有优势。另外,比如对于电视文艺的艺术特质的探讨,主要还是运用镜头理论、叙事学理论、美学理论等研究方法来加以研究。在具体方法的选择上,主要还是根据实践的不同需要选取。电视文艺生态批评也只有在不断的调整与印证中提高自身,才可能真正成为引领电视文艺创作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