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巧借外力」:成功者的共性

「巧借外力」:成功者的共性

时间:2023-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巧借外力是成功者的共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说立足自身是成功的根本,巧借外力往往是成功的关键。因为巧借外力,是撞开出路大门的重要力量,是众多成功者的共性之一。在蒙牛神速发展的历程中就有多起巧借外力的案例。善借外力就是赢家。立足自我但不排斥外力,这是成功思维不可缺少的一种境界。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凡是善于借助别人力量的,均可事半功倍,更容易、更快捷地达到成功的目的。

「巧借外力」:成功者的共性

巧借外力是成功者的共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说立足自身是成功的根本,巧借外力往往是成功的关键。尤其在今天这个强调合作共赢的社会,立足自我但不排斥外力是一种更加胸怀宽广、更加智慧的思维。

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关键的一点,是善于借力。对此,亭长出身的刘邦当上帝王后,深有感触地自我总结 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管理国家, 安抚老百姓,保证物资供给,我比不上萧何;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杰。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 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呢?虽有一能人范增,但也不能好好使 用,所以,他失败了,被我所擒。”

有这样一个故事,至今还在脑海里浮现:三只蚂蚁负有重要使命,必须过河。面对涛涛江水,蚂蚁不会游泳,如何过河呢?

第一只蚂蚁选择了架桥,它搬来了树枝、杂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桥没架好,自己却被河水冲走了。

第二只蚂蚁选择造船,它同样充满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忙得不亦乐乎。只可惜,洪水来了,船被冲走了,蚂蚁的命也被搭上了。

第三只蚂蚁看到前面两个兄弟,都比自己勤劳、能干,却这 么悲壮地牺牲了,它不能再走它们的老路。于是,它爬到河 边的树上,站在树尖的叶子上,想观察一下形势再说。不料,大风起兮,大风卷走了树叶和蚂蚁,蚂蚁就像坐飞机一样在空中飞 扬,然后,徐徐地漂落在河的对岸。这只蚂蚁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如此轻松地实现了理想。

我每当想起这个故事,从内心里都为前两只蚂蚁感到惋惜,也很钦佩它们的壮举。而对第三只蚂蚁,仅仅只觉得它很幸运,似乎不屑一顾。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强调靠自己的本事吃饭,靠勤劳、 靠实力、脚踏实地地打拼,反对“投机”,反对“取巧”。

但是,当我们观察社会时,看到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类似第三只蚂蚁的成功者却大有人在,并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并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发展模式、成功模式或寻找出路的模式。于是, 第三只蚂蚁的行为越来越耐人寻味,甚至变得越来越崇高起来。

当然,蚂蚁是盲目的,而学蚂蚁的人却是理性的。因为巧借外力,是撞开出路大门的重要力量,是众多成功者的共性之一。

蒙牛神速发展的历程中就有多起巧借外力的案例。借伊利成功上位,把自己从名不见经传一下提升至“内蒙古第二品牌”;借呼和浩特之名打造“中国乳都”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借神五上天事件用 “航天员专用牛奶”称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借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活动营销蒙牛酸酸乳,再次成为市场的赢家。(www.xing528.com)

越来越多的经典案例表明,在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今天,巧妙借用一切可利用外力进行策划,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成效,既节约成本又最大的进行营销、达成目标。

善借外力就是赢家。立足自我但不排斥外力,这是成功思维不可缺少的一种境界。成功往往是多因素的组合,也是多环节的链接,还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是有限的,有时不可能做到万事俱备,所以获取别人的帮助是必需的,比如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善借外力包括能不能找到外力、能不能借到外力、能不能跟外力建立长久的关系,大多数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一点。同样,你还没有成功,也与没能很好地处理这方面的关系有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凡是善于借助别人力量的,均可事半功倍,更容易、更快捷地达到成功的目的。

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率孙刘联军大胜曹操,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而在酒水营销的战场上,也上演过一出巧借东风的好戏,更巧的是,这次的“借东风”,借的就是“三国风”。这次东风,把默默无名的庞先生湖酒带到了大众面前,也让其成为地方酒水市场的一品牌!

所谓的“借东风”,就是“借势营销”。在刀光剑影的酒水市场上,一个新兴品牌,自身资源又十分有限,如果不懂得借助外力,别说要做大做强了,消费者连你的面都见不到!“借东风”只要借对了,就能引发非同一般的传播效果和市场效应,所以,庞先生湖酒的成功,想必对许多寻求崛起的中小品牌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一起来解析一下,这股“东风”是怎样借的。

庞先生湖酒的前世今生湖南耒阳地区流行一种糯米为原料的湖酒,该低度酒营养丰富、有益健康,是黄酒的一个分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庞先生湖酒。该湖酒可是有故事的:三国时期,张飞奉命到耒阳考察,县令庞统怕其喝烈酒闹事,用自酿的湖酒招待张飞,因其醇而不烈,香气四溢,既满足张飞酒瘾,又调和了现场气氛,双方相谈甚欢,一时成为佳话,在当地影响颇大,该酒也被称为“庞先生湖酒。”但是,庞先生湖酒一直以来处于自然销售的状态,没有步入品牌运作阶段。在当今社会,比起其他酒类,湖酒的知名度和市场教育都远远不够。其实,谁首先将湖酒“唱得响亮”,就能成为该酒类的一品牌,迎来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因此,庞先生湖酒与高度品牌营销咨询机构结缘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突围之路在何方?高度机构经过对庞先生湖酒的全方位解剖,认为庞先生湖酒优点多多,比如采用地道工艺酿造、健康价值高、喝了不上头等等。其中,高度公司尤其感兴趣的,是庞先生湖酒加热后饮用别有一番风味,三国时期“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喝的就是这一类型的酒。因为庞先生湖酒上市时间正好是秋冬之际,所以“热饮湖酒”这一卖点被高度机构铭记在心,认为可以考虑在以后的品牌传播行为中突出传播。

庞先生湖酒虽然有着许多的优点,但毕竟养在深闺人未识。作为一个新生品牌,在有限的资源下,庞先生湖酒既不能靠投放广告来获取知名度,也不能邀请明星作代言人,而如果降价促销,只会降低自身身价,看来还得另想方法!借力三国风,四两拨千斤某天,庞先生湖酒项目组的同事聊到电视上热播的《品三国》节目,另一位同事猛然醒悟:“真是当局者迷啊!庞先生湖酒因三国而生,怎么不借三国而起呢?”。“借三国东风!”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庞先生湖酒的品牌运作思路。经过慎重的分析、论证,大家一致认为: “三国热”有群众基础、有学术争论、有媒体炒作,必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内的热点话题。“三国”这股“东风”,庞先生湖酒是借定了!

由于借“三国东风”借得到位,庞先生湖酒必然能够一鸣惊人,迅速打响知名度,并同时树立起良好的美誉度。可以说,庞先生湖酒具备了“四两拨千斤”的上市实力,也构建了自己独有的“三国文化”。

借力从表面上看是靠别人,从根本上说还是靠自己。 怎样才能真正把力借到手?经验有:一是既讨人喜欢,又不失自我;二是唱好自己该唱的调,把事情做得漂亮,给人以信任;三是把自己的重要性显 现出来,上帝也只救可救之人;四是一定要有回报,总不能白借,就像借钱要付给人利息一样。同时,还要善于变通,造势“嫁接”。如此,天下力量才能为我所用,壮大自己。

当今社会,本领再大的个人,如果仅凭一己之力,势必寸步难行,事事难成。所以,要办事得求人,要成事得借力。求人是办成难事、急事的捷径,借力则是成功办事的智慧。借力办事,即充分利用各种人际关系的资源,借势造势,借力发力,借光沾光,借用各种可借之力,使自己要办的事轻而易举地完成,使自己期望的梦想凭借好风,直上青云。在一个遍布各种网络,交织各种关系的现代社会中,惟有会借者成,惟有善借者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