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宁夏历史:唐肃宗登基平定安史之乱

宁夏历史:唐肃宗登基平定安史之乱

时间:2023-11-3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唐肃宗灵州登基“安史之乱”发生后,太子李亨在灵州即皇帝位,史称“唐肃宗”。唐肃宗在灵州设大都府,以强大的朔方军为后盾,指挥军队平定叛乱。唐肃宗率领这支军队从灵州道南下关中,一举收复长安,成为唐朝的“中兴之主”。

宁夏历史:唐肃宗登基平定安史之乱

第四节 唐肃宗灵州登基平定安史之乱

唐朝初年,北方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实力强大,动辄以数万骑兵南下掳掠,成为朝廷的主要边患。而灵州正处在军事防御的第一线,所以始终设有级别很高的军事机构,如总管府、都督府、大都督府和行军大总管等指挥机构。开元年间,在灵州设朔方节度使,管理关中北面的军事防御,此后日渐强盛。到“安史之乱”时,已成为全国兵马最强盛的军镇,有“天下劲兵在朔方”之称。

初唐驻灵州的军事机构 李渊登基,建立唐朝的第二年(619年),按隋制设立灵州总管府,节制邻近诸州军事。武德七年(624年)改称“都督府”。先天元年(712年),设朔方行军大总管,以郭元振任总管。他在今宁夏平罗县姚伏镇组建了定远军,在今宁夏中宁县老石空堡组建了丰安军,分别管兵7000人、8000人。开元二年(714年)闰月,名将王任朔方行军大总管兼安北大都护,整个河套地区防务受其节制,包括东、中、西三个受降城、丰安军、定远军和邻近地区的驻军。所有这些,都为朔方军镇的设置奠定了基础。(www.xing528.com)

朔方节度使的成立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首次设立幽州、河西两个节度使。开元九年(721年),又在灵州设立朔方节度使,以武则天执政时首开新科、钦点的状元张说为首任节度使。到天宝初年,全国共设9个节度使。这是唐朝在军事上的一项重大改革。节度使又称“军镇”“节镇”,相当于今天的大军区。节度使授职时赐给双旌双节,总揽防区的军、民、财政事务。辖区内的各州刺史均为其下属。朔方节度使,又称“灵武节度使”,统管单于都护府及灵州、夏州、盐州、原州、绥州、延州、庆州。直辖7个军、府。其防区包括今天的内蒙古中部、西部,整个河套地区,陕北及陇东地区。从此,朔方节度使成为唐、五代至北宋初年的著名军镇。朔方节度使成立时,所辖7军及兵力部署为:经略军,驻灵州城内,管兵20700人,战马3000匹;丰安军,驻今宁夏中宁县老石空堡,管兵8000人,战马1300匹;定远军,驻今宁夏平罗县姚伏镇东,管兵7000人,战马3000匹;东受降城,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管兵7000人,战马1700匹;中受降城,驻今包头市西,管兵6000人,战马2000匹;西受降城,驻今内蒙古杭锦后旗,管兵7000人,战马1700匹;振武军,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管兵9000人,战马1600匹;总编制兵力64700人,战马14300匹。每年光做军衣需布料200万匹。这只是正常时期的“原额”,而到战时,兵力要超过一倍还多。“安史之乱”时,朔方军就有甲士十几万。朔方军镇的防区像一把伞:灵州是伞的把柄;7个军、城是伞面,覆盖于京都北面的黄河外侧。

唐肃宗灵州登基 “安史之乱”发生后,太子李亨在灵州即皇帝位,史称“唐肃宗”。凭借朔方镇的兵力、物资,加上回纥的援兵,完成了平乱复国大业。灵州先升为大都督府,朔方军镇的防区也越扩越大。到天宝年间,它已成为全国最大、兵马最强盛的军镇,防区东至黄河,东北至呼和浩特,北至单于都护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西南至甘肃靖远县,南至陕西彬县,东南至陕西黄陵县。除主管军事防务外,朔方节度使还兼领关内支度营田使、关内盐池使、关内道采访使、陇右兵马使、水陆转运使、六城水运使,可以说是权倾一时,国之柱石。唐代名臣猛将如张仁愿、张说、王忠嗣、郭子仪、牛仙客、李光弼、浑瑊都曾担任此职。特别是至德元年(756年)“安史之乱”,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叛军15万攻进长安唐玄宗率百官及内宫西窜,逃至马嵬驿,六军不进,请诛祸首杨国忠。杨国忠被乱箭射死后,又有臣僚请皇帝“割爱正法”。唐玄宗只好赐杨贵妃一死,自己逃往成都,留下太子李亨收拾残局。李亨正不知所适,建宁王李倓提出建议:“殿下昔为朔方节度大使,朔方道近,士马全盛,乘此速往就之,徐图大举,此上策也。”于是李亨率太子府官兵千余人从兴平北上,且战且走,士兵损失过半。先在原州收监牧之马扩充军队,然后去灵州。此时朔方军留后杜鸿渐派兵来迎,并献上兵马钱粮账册。到了灵州,朔方军留守官员一方面通知正在河北与安禄山激战的节度使郭子仪回军护驾,一方面劝说李亨:灵州兵食完富,若北收诸城之兵,西发河陇劲骑,南向可一举定中原。李亨一听,总算有了主见。此时,又不断有臣僚劝其登基以号令天下。七月十五日,李亨不管父亲是否愿意退位,便在灵州城南楼举行盛大的登基仪式,谥号“唐肃宗”,改年号“至德”,同时诏告天下,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肃宗在灵州设大都府,以强大的朔方军为后盾,指挥军队平定叛乱。一时间,宣传诏命达于四方,邸报奏章集于塞上。此时的灵州,成了全国的临时军事、政治中心。朝廷的一些名臣猛将,纷纷云集塞上。连奋战在安禄山老巢的大书法家颜真卿,都不时以蜡丸密封情报送到灵州。突厥酋长阿史那从礼率5000骑兵先到,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领5000兵继至,郭子仪从河北前线调回朔方军主力5万,加上朔方军所辖7军的留守部队,兵力达10多万。加上外借的回纥等部援兵,总兵力达15万之众。唐肃宗率领这支军队从灵州道南下关中,一举收复长安,成为唐朝的“中兴之主”。如此一来,灵州当然就成为唐朝的中兴圣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