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抗战、团结、进步:中共党史青少年读本

抗战、团结、进步:中共党史青少年读本

时间:2023-12-0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停止战略进攻,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对国民党政府,则从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转变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0多个团,20余万人,被称为百团大战。

抗战、团结、进步:中共党史青少年读本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停止战略进攻,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对国民党政府,则从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转变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其占领区内,则加紧扶植汉奸傀儡政权。

这时,欧洲上空战云密布。英国、美国为了应付德国、意大利在欧洲挑起的战争,在东方力求在一定条件下牺牲中国以求同日本妥协。因此也对国民党政府进行劝降活动。

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统治集团内的投降、分裂、倒退活动日益严重。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在1938年12月公开投降。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虽然继续抗日,但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各地的反共摩擦日趋严重,接连发生袭击和杀害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或后方工作人员的严重事件,甚至武装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抗日根据地

面对着妥协、分裂、倒退的逆流,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的口号,并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武装进攻予以还击。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以晋西事变为主的一系列反共武装摩擦事件。八路军和山西新军坚决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在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武装反共事件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迎击了国民党在政治思想战线上的进攻。1939年10月和12月,毛泽东先后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又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明确地阐明了共产党的观点,使新民主主义理论有了明确而完整的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中共中央总结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经验,对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有了重大的发展,创造性地确定了一系列重要的策略原则,如“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有理、有利、有节”等。这些策略原则,保证了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够更加成熟而恰当地处理各种棘手的问题,不断取得成功。

1940年9月中旬,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制造摩擦,调动主力向位于苏北新四军重要基地黄桥进逼,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在10月4日至6日反击韩部的进攻,消灭韩军1.1万人。

黄桥战役纪念馆(www.xing528.com)

黄桥战役后不久,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 000余人,遵照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命令并经中共中央同意,移师北上。6日,行至径县茂林地区时,突然遭到预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血战7昼夜,弹尽粮绝,除2 000余人突围外,大部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突围后遇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发生后,内战阴云密布。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中共中央以抗日大局为重,坚持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军事上严守自卫,在政治上坚决反击。1941年1月28日,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在盐城成立,陈毅任代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张云逸任副军长。全军改编为7个师1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坚持在长江南北开展抗日斗争。同时,中共中央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抗战的阴谋,并提出解决皖南事变的办法。在重庆,周恩来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严重抗议。

共产党这种仍把民族斗争放在第一位的态度,得到人民群众、中间阶级、国民党内正义人士及国际舆论的普遍同情。在极端孤立的处境下,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活动不得不有所收敛。1941年3月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第二届会议上发表演说,“保证”决不再有“剿共”的军事行动。

周恩来为皖南事变题词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于5月8日发出指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国民党统治区的共产党组织依然坚持开展工作,并在群众中深深地扎下根来。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地位由此大为提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摩擦事件的同时,仍肩负着抗击日军的主要责任,筑起了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从1938年冬到1940年两年多的时间里,敌后游击战争在广大地区内积小胜为大胜,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使人民抗日力量在战斗中发展壮大起来。到1940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发展到50万人,还有大量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16块抗日根据地,即晋察冀、晋冀豫、晋绥、冀鲁豫、豫鄂边、山东、皖东北、皖东、皖中、皖南、苏南苏中、苏北、豫皖苏、东江、琼崖根据地,加上陕甘宁边区,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已拥有1亿人口,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初,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军的进攻作战。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0多个团,20余万人,被称为百团大战。大战中,八路军官兵英勇杀敌,截至12月5日,共进行大小战斗1 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日军280多人、伪军1.8万人,缴获一批枪炮和军用物资。八路军伤亡1.7万人,中毒2万余人。百团大战给日军企图分割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百团大战既锻炼了人民军队,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又在抗日局面比较低沉时振奋了全国的民心。

百团大战时的彭德怀

为了坚持长期抗战,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实行了“三三制”、减租减息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借以调动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美国驻华记者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写道:“在具有远见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们被新的责任所激发出来的才干虽然还不完备,但却正得到巧妙的发展。”

美国记者的话是对的。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各方面建设,使落后的农村根据地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增强了党同根据地人民的血肉联系,从而造成了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先进的巩固的阵地。这对于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敌后抗战直到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