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老毛奇:德国总参谋部的创造者与统帅

老毛奇:德国总参谋部的创造者与统帅

时间:2024-01-2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而老毛奇能够和以上两位强人齐名,不仅因为他在德国统一的三次战争中指挥有方,还因为他亲手打造了德国的王牌军事系统——总参谋部。1817年,又将战争部的第二部改称为总参谋部。当时的普鲁士总参谋长的权力还没有一个野战部队的师长大,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老毛奇加入总参谋部。1857年,已经荣升少将的老毛奇被任命为代理总参谋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总参谋部先后发展成为军事领导指挥的中枢。

老毛奇:德国总参谋部的创造者与统帅

德国

时间

19世纪初

人物

老毛奇

众所周知,带领普鲁士人完成统一梦想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铁三角”:知人善任的威廉一世、倔强坚韧的首相俾斯麦和老谋深算的总参谋长老毛奇。而老毛奇能够和以上两位强人齐名,不仅因为他在德国统一的三次战争中指挥有方,还因为他亲手打造了德国的王牌军事系统——总参谋部

诞生之初

今天,很多军事迷提到总参谋部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英国的国防参谋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那么,世界上最早的总参谋部出现在哪里呢?答案就是普鲁士。

17世纪60年代,刚刚经历过三十年战争洗礼的普鲁士人对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推崇备至,他们开始从这个可怕的对手那里学习各种先进的制度,首先就是建立专门的军需部。千万别以为军需和参谋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当时军需部做的很多事情,比如确定行军路线等,在今天都是总参谋部的职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副总参谋长还叫作“军需总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名将鲁登道夫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闪击奇才曼施坦因都担任过这个职务,可以说军需部就是总参谋部的雏形。(www.xing528.com)

1799~1815年的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人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军事机构,负责确定行军路线、起草命令等任务。可还没等这个机构制度化,拿破仑就在滑铁卢战败了。拿破仑的老对手普鲁士人当时正疯狂地研究这位军事天才,主持普鲁士军事改革的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两位将军(他们都是克劳塞维茨的挚友,是普鲁士陆军中继往开来的人物)都主张效仿法军,建立自己的参谋部。1813年,普鲁士人将原来的战争和军事经济部改建成为战争部。1817年,又将战争部的第二部改称为总参谋部。当时的总参谋部更像是“军事研究会”加“测绘站”,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测绘出一套精准的德国地图,研究欧洲战史,在一年一度的普鲁士军事演习中当好裁判。当时的普鲁士总参谋长的权力还没有一个野战部队的师长大,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老毛奇加入总参谋部。

◆在普法战争中,普军总参谋部经过反复推演的动员计划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普军的27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共38.5万人在一周内集结完毕,准确无误。

新的时代

这位让总参谋部地位飙升的人物全名是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因为他的侄子在一战时也担任过德军总参谋长,所以人们称前者为“老毛奇”,后者为“小毛奇”。老毛奇出生在军人世家,他在11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哥本哈根军校,后来又加入了丹麦陆军。1822年,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老毛奇辞去了丹麦陆军的职务,来到了规模更大、更精锐的普鲁士陆军任职。由于他学习勤奋,背景突出(老毛奇在普鲁士的军官学校里读过书,该校的校长就是克劳塞维茨),很快就进入了普鲁士总参谋部担任军官。1857年,已经荣升少将的老毛奇被任命为代理总参谋长。新官上任,老毛奇对总参谋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在总参谋部下面设立了三个主要的职能处,分别负责三个战略方向:第一处主要负责奥地利、俄国等东方、北方国家事务;第二处主要负责普鲁士本土、瑞士和意大利等国家事务;第三处主要负责法国、比利时、英国等西方国家事务。这样的安排简单扼要地将普鲁士东、西、南三条战略线进行了清晰划分。此外,老毛奇还高瞻远瞩地设立了一个铁道处,专门负责利用德国本土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灵活调集兵力,机动地打击敌人。在普法战争中,尽管法国先行宣战,但普鲁士却利用自己的铁路把部队第一时间调往了普法边境,总参谋部的铁道处在这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老毛奇像
老毛奇建立的总参谋部制度让战争指挥从艺术科学过渡,此后,那些可能决定国家命运的军事决策不再只取决于军事家的个人决断,而是更加依靠军官团的集体智慧。

除了建立铁道处这种超前机构外,老毛奇还在总参谋部下面建立了军事科学处。他把全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和统计、地形、测量专家全部请到了总参谋部,帮助几十万普鲁士士兵更新装备,改革战术思想。普鲁士陆军全面配备了先进的后膛步枪和杀伤力更大的火炮,参谋人员也开始通过精密的计算来推测战役发展的种种假定,然后再制定完善的作战计划。按照老毛奇本人的话说,这叫作“先计算,后冒险”。在对丹麦、奥地利、法国这三场战争中,普鲁士总参谋部都是提前几年就开始了对战役的假想,经过无数次的沙盘推演,最终帮助普鲁士军队战胜了一个个强劲的对手。

随着对丹麦作战和对奥地利作战的胜利,特别是7周内击败奥地利这个强敌,总参谋部的威望达到了顶峰。1866 年6月,普鲁士国王颁布内阁命令,明确规定了总参谋长在战时具有全权指挥权。这个命令让很多参谋军官们热泪盈眶,这意味着参谋们不但可以制定作战计划,还能指挥作战,这是何等的荣耀啊!参谋们成了军官团中最受瞩目的人物。在德国的带动下,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奥匈帝国、法国、俄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先后建立起总参谋部或者类似的机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总参谋部先后发展成为军事领导指挥的中枢。1911年4月,清朝政府设立了类似总参谋部的军咨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参谋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