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中国近代史:步履不停,向前进

中国近代史:步履不停,向前进

时间:2024-01-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同治二年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近代化的军队第一需要近代化的军器,所以有江南及天津两个机械制造厂的设立。所以李鸿章要办招商局来经营沿江沿海的运输,创立制布厂来挽回权利,开煤矿金矿来增加收入。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中国近代史:步履不停,向前进

自强的事业颇多,我先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咸丰十一年(1861年)恭亲王及文祥聘请外国军官训练新军天津

同年 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起始。

同年 恭亲王和文祥托总税司赫德(Robert Hart)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新水师。

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上海

同治四年(1864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五年(1865年)左宗棠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同治九年(1869年)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同治十一年(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同年 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www.xing528.com)

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电报局,请修铁道。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

光绪八年(1882年)李鸿章筑旅顺军港,创办上海机器制布厂。

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鸿章开办黑龙江漠河金矿

光绪十四年(1888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北京同文馆

福州船政局

以上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故军事建设最多。但我们如仔细研究就知道国防的近代化牵连甚多。近代化的军队第一需要近代化的军器,所以有江南及天津两个机械制造厂的设立。那两个厂实际大部分是兵工厂。第二,新式军器必须有技术人才去驾驶,所以设武备学堂和派遣军官出洋留学。第三,近代化的军队必须有近代化的交通,所以有造船厂和电报局的设立,及铁路建筑。第四,新式的国防比旧式的费用要高几倍。以中古的生产来负担近代的国防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李鸿章要办招商局来经营沿江沿海的运输,创立制布厂来挽回权利,开煤矿金矿来增加收入。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种需要而订一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其实必须走到尽头然后能生效。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中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北洋海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