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兰山美景风光旖旎天河湾

兰山美景风光旖旎天河湾

时间:2024-01-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兰山雄伟瀚海秀风光旖旎天河湾当你在夏秋两季乘车沿109、110国道或滨河大道从平罗境内穿过的时候,你一定会被平罗大地上美丽的风光所吸引。贺兰山平罗段横亘于平罗县境西部,为宁北平原的天然屏障。这个命名得到隋唐以后人们的认可,贺兰山因此定名。贺兰山是天然屏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平罗县城西,有一个水域面积达1.9万亩的人工湖,这就是瀚泉海。毓秀流韵的天河湾,位于渠口乡东部,紧依黄河西岸,平陶路以北。

兰山美景风光旖旎天河湾

兰山雄伟瀚海秀 风光旖旎天河湾

当你在夏秋两季乘车沿109、110国道或滨河大道从平罗境内穿过的时候,你一定会被平罗大地上美丽的风光所吸引。你看那贺兰山峰峦起伏,峭壁崚嶒,巍峨雄壮,黄河水翻卷着浪花奔流而下,母亲河用她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广袤的大地,依旧哼着古老的小曲,轻摇着孕育华夏民族的摇篮;你看那湖泊星罗棋布,水草丰茂,百鸟飞鸣,宁静旖旎的湖光山色,把一幅幅美丽动人的风景画,呈现在你的眼前;你看那高山大河之间,环抱着一块肥沃的平原,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依偎在父母那呵护的臂弯,平原上阡陌纵横,树木成荫,晚风吹红了天边的云霞,树枝在轻轻地摇曳,大地铺金蕴绣,令人目不暇接,令人流连忘返。

让我们挑起平罗的门帘,翻开这片故土的画卷,走进平罗看一看它的雄山秀水,沃土良田……

宁夏平原,雄伟壮观的贺兰山横贯全境。贺兰山平罗段横亘于平罗县境西部,为宁北平原的天然屏障。贺兰山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硅石、黏土白云岩石英石石灰石、铁、金、铜、铝、方解石辉绿岩等储量相当可观。平罗县境内的贺兰山,山色奇美,资源丰富,古迹珍贵,人文荟萃,实为一大景观。

贺兰山在汉代被称“卑移山”,北魏时期郦道元记载为“画石山”。《隋书·地理志》记载:“弘静,开皇十一年置,有贺兰山。”这是贺兰山第一次出现在正史典籍中。为什么隋代这条山脉定名叫贺兰山呢?唐人作了解释。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卷四《灵州保静县》中说:“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另一种说法是西晋时期,匈奴“贺赖部”曾经驻牧于此山麓,他们用部落名“贺赖”来称呼这条山脉,后口传为“贺兰”。这个命名得到隋唐以后人们的认可,贺兰山因此定名。据《宁夏府志》载:“在县(平罗县)西北六十里,番名阿兰山,《北边备对》云:山之草树,远望青碧如驳马。北人谓马之驳者曰贺兰。自非盛暑,巅常戴雪。水泉甘洌,色白如乳。山口多寺,皆元昊宫殿遗墟。断壁残垣,所在多有。”

贺兰山是天然屏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贺兰山一带战争频繁,厮杀不断,也正是因为战争,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政权相互碰撞、交融,铸就了贺兰山深厚的人文精神,融入平罗多彩绚丽的文化长河中。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贺兰山即兴赋诗,留下千古绝笔。明代诗人李梦阳在《出塞》一诗中用“贺兰之山安在哉”,表达对边防松懈的忧虑;晚唐诗人卢汝弼和明朝宰相张居正则不约而同写出了“一时齐保贺兰山”和“万卒雕戈拥贺兰”的诗句;明代宁夏巡抚杨守礼盼望着“山川设险废,边疆成一统”的那一天;宋代爱国将领岳飞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则更表达了还我河山的豪情壮志。

烽火连天的战争过后,诗人笔下的贺兰山却是另一番景象。唐代诗人韦蟾笔下的“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是何等美妙的图景。宁夏总兵萧如薰《秋兴》中的贺兰山恰如一幅浓淡相宜的秋景图,令人流连忘返。清代诗人润光的《游贺兰山绝句》中“草香如药”“老树沧桑”“流云似水”“怪石人立”的景象,把贺兰奇景描绘得有声有色。

贺兰山很早以前就有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并且遗留下许多人类文明的痕迹,最著名的当推贺兰山岩画。贺兰山岩画从旧石器晚期开始刻凿,至西夏时期才告终止。据《水经注》载:“河水经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崖上自然有文,若战马之状,灿然成著,类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水经注》又载:“河(黄河)从薄骨律镇城,又经典农城,又经廉县,又经北枝津,又经浑怀障,又历石崖山,然后经朔方、临戌、三封等县,然后至沃野。”《平罗记略》为此段文字下了按语:“而《通志》载石崖山在今平罗县,讵《府志》所去朔方一郡尽在河套地耶?姑以俟考。”以上文字足以说明,“画石山”就在古平罗境内之贺兰山中,《水经注》应该是较早的历史记载。近年来,区、市、县文物单位在平罗县境内的贺兰山中发现了近300幅岩画。根据专家鉴定,认为这批岩画是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所刻。它们生动地记录了古代贺兰山的生态环境及北方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是一批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www.xing528.com)

在平罗县城西,有一个水域面积达1.9万亩的人工湖,这就是瀚泉海。瀚泉海地处荒凉的西大滩,由于这里土质含盐碱不易渗水,所以寸草不生。没有良好的生存条件,一直无人居住。20世纪,制砖人看上了这里的荒土资源,便从滩地取土制砖,日久天长,这里便被挖出了很多大坑。用完土后的大坑一直没有回填,雨水和山洪汇聚到大坑里,便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水塘。2006年,平罗县从环境、生态、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开工建设瀚泉海综合开发工程。

瀚泉海综合开发工程可谓一举四得,一得是通过三二支沟、金色河把贺兰山的洪水泄入瀚泉海蓄积调洪,有效减轻了三二支沟车站段的防洪压力,以此确保火车站、包兰铁路、平罗工业园区以及平罗县城的安全;二得是将贺兰山洪水和三二支沟的沟水资源引入瀚泉海蓄积,并通过红星渠末梢向平罗县农牧场、园林场2万亩农田进行灌溉,缓解了灌水紧张的矛盾;三得是充分利用西大滩草木不生的荒地资源,通过大面积蓄水来改良西大滩白僵地、盐碱地,实施瀚泉海绿化及造景工程,让西大滩成为一处独特的景点;四得是通过10.8公里航道和亲水大道两个通道,将沙湖每年80万游客引入瀚泉海和平罗玉皇阁,以此拉动平罗县旅游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经过3年的建设,瀚泉海已在1.5万亩的水域里堆积了七星岛、金色岛、月亮岛、相约岛等4座岛屿,环岛绿化已经完成。如今的瀚泉海,湖光戏柳,草树笼烟,百鸟翔集,鱼跃其间,集塞上雄浑与江南秀色为一身,风景优美而独具魅力。每逢春夏,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如诗如画的瀚泉海,未来将是集水面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独特旅游区。人们可以在这里垂钓、游泳、野营、烧烤。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环绕瀚泉海的金色河将把沙湖和平罗县城周围的瀚泉海、明月湖、朔方湖、威镇湖、康熙饮马湖等湖泊湿地连接起来,形成庞大的景观水系。

毓秀流韵的天河湾,位于渠口乡东部,紧依黄河西岸,平陶路以北。距离首府银川市60公里,石嘴山市30公里,距沙湖旅游区25公里,距石嘴山火车站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碧波澄澈、草木丰茂的天河湾野禽翔集,恬淡幽静,仿佛是一位质朴美丽的少女向人们展示着她神奇动人的风姿。青色的芦苇一望无际,金黄的稻谷地里蛙声一片,好一派丰收的景象。这里黄河与天相接,波涛滚滚东流,气势非凡。天空开阔,旷野无限,整个大自然融为一体。天河湾是母亲河赋予平罗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天河湾为黄河支流多年淤积而成,面积近万亩。河湾由天然植被、人工林、草场、滩涂组成,有机地连为一个整体。河湾内生长着河柳、虱子草、小芦草、碱莲等天然植被。人工生态林树种有沙枣树、漳河柳、旱柳、黑皮柳、红柳等,这些树木生长繁茂,郁郁葱葱,形态各异,仅此便是一道美丽的景观。生态林以沙枣林最为抢眼,林中树龄近20年,虬枝盘绕,新叶婆娑,清风吹拂,飘来阵阵浓郁的沙枣花香。

优良的森林植被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生态环境。大天鹅、小天鹅白鹭苍鹭、赤麻鸭、顶骨鸡、凤头麦鸡、普通燕鸥、喜鹊等几十种鸟随处可见,野兔、野狐以及猪獾出没其间,这里是动物的天堂。野生动物群与独特的森林景观浑然一体,魅力无穷,这是母亲河奉献给我们的一片绿洲。当你踏进天河湾,烂漫的野花,欢唱的百鸟,绿树掩映着沁人的凉爽,沙树吟唱着大自然美妙的歌,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走进了一个神奇的森林世界。穿行林中,尽情享受那透过树冠的道道晨曦,尽情享受那穿行于枝间叶隙的徐徐轻风,让人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天河湾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黄河落日大漠中沉睡了许多年,而今已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天河湾醒来了。目前天河湾已经被平罗县规划为湿地公园,旨在为人们营造一个以休闲娱乐和休憩度假为主的开放性人文生态湿地公园。根据规划场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把公园规划为停车服务、博物馆园、滨水文化休闲、天河湾娱乐餐饮等4个功能区,整个规划已全面结束,总体工程计划3年完成。2010年一期工程已经开始实施。

建成后的天河湾湿地公园面积9300亩,其主题为“度假金岸,人文荟萃;湿地乐园,科普基地”。天河湾湿地公园的建成对平罗打造“全国旅游生态特色县”具有积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