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中秋琴曲赏析,,丝桐学海游

中秋琴曲赏析,,丝桐学海游

时间:2023-04-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无论是早期琴谱,还是晚期琴谱,其中都有许多好琴曲,需要我们去打谱发掘、继承传播。从现在存见的琴谱资料看,最早的《神奇秘谱》中的琴曲流传一百余年至《西麓堂》即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山居吟》。但也有的琴曲在这一百余年中变化甚微,如《白雪》。似乎这中间调性发生了变化。《自远堂》、《蕉庵》中的《山居吟》比起早期的《神奇秘谱》和《西麓堂》更是面目全非了。

中秋琴曲赏析,,丝桐学海游

(1) 常熟打谱会期间,杭州青年琴人陈成渤见到我写的《古曲白雪明清时期演变趋势探讨》约我交流切磋。小陈打了《神奇秘谱》的《白雪》,我是打《西麓堂》的《白雪》,各打各的谱,并无联系。在此之前,我们并不相识,但两个人打的《白雪》听起来却大致相仿。某晚,在香港琴家唐健垣先生下榻处,有陈长林先生、丁承运先生、小陈,我们碰在一起说《白雪》。即席小陈弹《神奇秘谱》,我弹《西麓堂》,丁弹《自远堂》参《大还阁》。成了自由地研讨《白雪》变化的沙龙。

(2) 国庆中秋长假第2天,金陵琴社二十余缦友由社长刘正春先生率队专程来姑苏,同吴门琴社会琴于怡园坡仙琴馆,又盛事也。虞山朱先生、南通颜居士亦兴然来聚。是夜,兆奇舅父下榻寒舍,跟他学琴的杨生、谢生来听琴,道友吕建福偕夫人崔老师亦乘兴而来。先是吴老操《白雪》乃外祖父吴兰荪所传,余亦操《白雪》据《西麓堂》。大家觉得两个版本的《白雪》截然不同。余对《白雪》的流变问题已有文分析,吴老则怀疑清代琴谱中《白雪》是后人另作的。继而,余操《崆峒问道》、《鹤鸣九皋》,据《西麓堂》打谱。同道议论这两支琴曲属琴人宣和情志、归顺大道这一类文人琴曲;另一类文人琴曲是写景抒情的,旋律优美而细腻动人,如《潇湘》、《渔歌》等。而今天的《梅花》、《渔僬》一类琴曲则适于大庭广众下的演奏活动。

(3) 如今琴人趋向打《神奇秘谱》《西麓堂》这类较早期的琴谱,而50年前的琴家大都弹《五知斋》、《自远堂》、《天闻阁》一类较晚期的琴谱。早期的琴曲“声多韵少”晚期的琴曲“韵多声少”有此一说。余以为早期琴曲中也有不少是声韵并茂的,不过那时的韵由多种和声为主体,不同于后来说的韵,是由吟猱绰注的变化形成的。早期琴曲大都富有自由的变音(半音)和调性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别有的韵味。晚期琴曲大都追求五声化规则,而且套头格式过多,类似于清代流行的八股文,使琴曲失去了先前的自由变化。然而,无论是早期琴谱,还是晚期琴谱,其中都有许多好琴曲,需要我们去打谱发掘、继承传播。

(4) “清微淡远”是虞山琴派的风格特征。常听人说这四个字不够全面完善。余以为对“清微淡远”的理解不应局限在指法技巧上,而应看作对琴曲整体的审趣。听吴老的琴,犹如进入宁静澹泊、悠然洒脱飘飘欲仙的境地。美观点,是指文人琴的意境。吾师吴兆基先生的操缦有自己的特点,他弹的代表曲目,也是许多琴家常弹的,如《忆故人》、《潇湘》、《渔歌》、《秋塞吟》等,但吴老在处理上不落俗套,体现了他独到的风格。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从整体上达到协调和谐、连绵不绝,充分演绎了“清微淡远”的美学情致。

(5) 古琴的吟猱,不同流派琴家有不同的处理。琴谱中也有种种的注释。例如《琴书大全》云:"吟,右扣弦左按徽,令指下有声清圆是也,然有声之前后急缓取之四指同轻曰吟。猱,如右扣弦左按徽, 令指下有声清圆是也,然有声之前后急缓取之四指同重曰猱。《大还阁》云:"吟者,按弦取音、在指按处往来摇动上下不出三、四分,一转一收约四、五转即收于本位而止,以园活完满为度。猱者,指于按处往来摇动约过本位五、六分,大于吟而多急型,音取阔大苍老亦以恰好圆满为度。吟取韵致,猱取古劲,各有所宜。"《德音堂》云、吟也,以甲肉相半而动,延其声,绰来者谓之吟;猱也,亦如上法,但注去者谓之猱。"(www.xing528.com)

余的实践理解以为,吟猱两者虽有相仿处,弹琴人切忌吟猱不分。吟者动作较小,猱者动作较大,其一也。吟者以绰势为主,猱者以注势为主,其二也。吟宜划圈以圆满之势为佳,又有大、长、缓、急、细、飞之变化;猱亦千变万化,更富有流派特色,难以用一种模式定论,其三也。

(6) 有人问:琴曲的历史流变,始于何时?何时最烈?从现在存见的琴谱资料看,最早的《神奇秘谱》(1425)中的琴曲流传一百余年至《西麓堂》(1549)即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山居吟》。但也有的琴曲在这一百余年中变化甚微,如《白雪》。根据较多的曲谱分析,在明末清初这段时间里,绝大多数琴曲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较有代表性的是《徽言秘旨》和《大还阁》两谱。琴曲流变的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有两类:一是社会文化背景因素起的作用;另一是琴人(以琴谱的编者为代表)的流派风格和美学观点这个因素的作用。

(7) 《山居吟》这首小琴曲很有意思,《五知斋》上的《山居吟》注明"熟派",而如今听到的《山居吟》却是"广陵派"的代表曲目。又查悉《西麓堂》、《松弦馆》、《大还阁》、《五知斋》诸谱的《山居吟》均注属"徵音".唯独《自远堂》、《蕉庵》两谱上称它"商音"。似乎这中间调性发生了变化。《松弦馆》中的《山居吟》较《西麓堂》增添了不少吟猱进退(复),并且乐句也有所增加。《自远堂》、《蕉庵》中的《山居吟》比起早期的《神奇秘谱》和《西麓堂》更是面目全非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