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两红苹果品种种植技术及改土间作措施

两红苹果品种种植技术及改土间作措施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两红”苹果品种是两个代表性的优良品种,其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在定植后3~5年内完成深翻改土工作。

两红苹果品种种植技术及改土间作措施

一、改土的意义

所谓改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土壤进行改良;二是对土壤进行合理的管理。“两红”苹果品种是两个代表性的优良品种,其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假如土壤过黏,板结、通气性差;过沙,土壤贫瘠、不保水、不保肥、土壤偏碱等,其适应性较差,根系生长不良,进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目前我国果树发展的方向是面向河滩,丘陵山地,果园地形复杂,土壤较瘠薄,因此,在栽前及栽后要对果园土壤进行一系列改良和管理措施,为“两红”苹果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活动基地和原料基地。这是栽培技术的最基本的内容和根本措施,也是“两红”苹果幼树早果、早丰、快长,大树高产、稳产、优质、壮树的基础。

二、“两高一优”的土壤条件

1.土层厚

土层的厚度决定了根系的垂直和水平分布。土层太薄,根系分布的浅而窄,则树体的抗逆性就差,易受高温、低温、干旱及不良环境条件的危害。假如土壤厚度能达到60厘米以上,就能基本满足“两红”苹果根系正常分布的要求。

2.肥力足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反映土壤肥力的最根本的指标,最低要求其含量在1%以上。在有机质含量低的情况下,土壤地力比较差,“两红”苹果树体长势就虚弱,难以高产和优质。日本果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都在3%以上。

3.结构好

土壤的三相结构好:固相(团粒结构物质等)占40%~57%、气相(土壤中空气)占15% ~37%、液相(土壤中水分)占20%~40%,只有这样,土壤才能不沙不黏,保水保肥,通气透水。

总之,只有达到良好的土壤条件,才能均衡地保证“两红”苹果对水,肥、气、热的要求,丰产、优质和壮树才能有保证。但在生产当中有不少“两红”苹果栽植在丘陵山区、河滩及盐碱地,这些地区一般土壤贫瘠、结构不良、有机质含量低,尽管在定植前进行了一些土壤改良,但还远不能满足其生长、结果和丰产、稳产的要求。如河北省卢龙县果园大多为丘陵地,土层厚度仅30~60厘米,也比较黏重、通透性差,有机质含量低,且表现行间高于行内。再有长城以北的青龙县,果园均为山坡地,土质瘠薄多砂砾。还有河北省唐海县多数偏碱,有的pH 值达8以上。这些土壤如不加以全面改良,很难承受高产、优质的重担。

因此,在建立果园后,加强以改土和培肥地力为中心的果园管理措施,是使果园土壤达到理想条件的前提,也是果园土壤管理的基础工作。

三、果园改土措施

1.深翻扩穴

(1)作用:深翻时换入好土及结合压青和增施有机肥,可增厚土层,提高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提高蓄水和保肥的能力。同时,因为土壤理化性的改善,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的熟化,使难溶性营养物质(根系不能吸收)转化为可溶性的养分(可被根系吸收),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因为土壤条件的改善,给“两红”苹果根系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了根系纵向分布加深,横向分布扩大,根量也显著增加。

因为根量的增加、分布范围的扩大以及土壤肥力的提高,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的量增多,树体的营养状况好、树体健壮、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

(2)方法:苗木栽植后,从第一年开始,每年或隔年,自定植穴或沟外沿,向外挖深80~100厘米、宽40~60厘米的环状沟或条沟(沟底有1/3000的比降,并和排水沟相连)。挖时从外向里挖,尽量少伤根系,特别是粗度为1厘米以上的根,不可切断。表土与底土分别堆放,将其中的沙石、劣土掏出,并和定植穴或定植沟挖通、挖透,中间不留隔层。挖完后及时回填,防止根系暴露时间过久,受曝晒、风吹、干旱失水而死亡。回填时用表土或换成的好土与50~100千克/株有机肥或有机物(作物秸秆绿肥,杂草和树叶等)及适量的氮、磷、钾化肥掺匀后进行回填;底土、劣土从果园中拉出或覆盖在地表,回填过程中要边回填边踏实,然后修好树盘及时灌足水,使根系与土壤密接,促进根系的恢复。如此逐年扩大,直到全园扩通为止。

一般要求在定植后3~5年内完成深翻改土工作。

(3)时间:实践证明,一年四季均可深翻。但要根据“两红”苹果幼树的生长特点,特别是富士在幼树期生长旺、停长晚、秋梢生长量大;还要考虑水利条件来加以确定。以早秋深翻最好,因早秋深翻伤根后,能抑制秋梢生长,促其早停长,从而有利于树体减少,因为秋梢生长对营养的消耗,也有利于枝条的充实,增强抗寒性和抗抽条的能力。此时正值根系第三次生长高峰,伤根后能迅速愈合并长出新根,进行营养的吸收,提高树体的储藏营养水平,促进第二年树体的健壮生长。无灌溉条件的果园,应在雨季深翻,用雨水沉实土壤,使根与土密接,并应随挖好后即回填,边回填边踏实,以减少水分的损失。

2.果园耕翻

果园除深翻外,每年还需进行秋季全园耕翻,深度20厘米。耕翻后有利于积蓄大量雨水和雪水,满足翌春生长需要;铲除杂草根蘖和枯枝烂叶;消灭地下越冬病虫害;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减少水分蒸发;促进微生物繁殖和有机物的分解,加速土壤的熟化,增加土壤中速效性养分含量。除秋季耕翻外,于生长季还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工作,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状态,效果良好。

但长期采用耕作,不但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反而使土壤有机质迅速减少,消耗地力,同时还破坏土壤的自然结构,劳动强度大。在降雨,尤其大雨或灌溉条件下,坡地果园耕作易造成地表水、肥、土的大量流失。

3.种绿肥

(1)方法:除树盘外,在果树行间播种禾本科、豆科绿肥作物或自然生草、种草,在关键时期补充肥水,定期刈割,施于果树。

(2)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土壤有机质低的情况下,会导致土壤其他理化性状不良,水、肥、气、热不协调,从而造成“两红”低产劣质。在果园施用农家肥较少的情况下,果园生草或种绿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的最有效途径。绿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及其他必需的微量元素,养分种类全面,且新鲜茎叶中还约含10%~15%以上的有机质。

辽宁省果树研究所19781982年对红富士苹果园的生草试验也表明,生草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含量。

绿肥作物庞大的根系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生长时是稠密的生物代谢网,腐烂后变成有机质和成为良好的通气槽,增加土壤的孔隙度,降低土壤的容重,从而改善土壤的结构。如在清耕条件下,土壤的孔隙度和土壤容重分别为33.24%克/厘米和1.48克/厘米,经过长期生草后,孔隙度增加到37.40% 克/厘米,容重降低到1.40克/厘米

此外,种绿肥还有以下作用:

1)防止水土流失,尤其是山地、丘陵坡地。

2)生草能避免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对根系不利的影响。

3)抑制杂草,减少耕除,土壤管理较省工。

4)促进树体健壮生长,增加百叶重,提高树体产量25%以上,果实成熟早、色泽好、含糖量高、硬度大、耐储、品质好。

(3)绿肥的选择:紫穗槐属小灌木,株高可达2~3米,适应性强、耐旱、耐涝,各类土壤均能生长。春季播种或扦插,亩产枝叶2000~3000千克。因其比较高,不能在行间种植。

1)草木犀。耐瘠薄,耐旱、耐寒、耐盐碱,但不耐涝。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以墒情好时播为好,亩播种量1.5~2千克,覆土2~3厘米,亩产1000千克。

2)沙打旺。耐瘠薄、耐早、耐寒、耐盐,不耐涝。立冬前后上冻以前或早春顶凌播种,亩播种量为0.5~1千克,覆土厚度1.5厘米,亩产1500~7500千克。

3)田菁。耐盐碱、喜潮湿,可春播或夏播,每亩播种量为3.5~5千克,亩产鲜草1500千克。

4)紫花苜蓿。耐寒、耐旱,并适应多种土壤,以秋播为主,每亩播种量为0.15~1千克,亩产鲜草2500千克。

以上各种绿肥均为多年生的,一年内可多次收割。一年生豆类作物有绿豆、黄豆、豌豆等。

(4)绿肥的使用方法:就地翻压果园内播种的绿肥作物,长到花期或花荚期,直接就地耕翻在园内。这种方法以一年生绿肥作物或自然生草为主,需年年播种,年年耕翻。

树盘压绿肥。在果园内外生长的绿肥作物,生长到花期或花荚期或生长到一定高度后进行收割,在树盘边缘间隔开沟,沟深40~60厘米左右,大小以绿肥的量为度,把绿肥枝叶按一层绿肥一层土的方法埋压在树盘内,一般每株压绿肥的量为50~100千克。

覆盖。在果园内外种植的绿肥作物,生长到花期或花荚期或生长到一定高度进行收割,然后按覆盖的要求,覆盖在树盘内,以后按覆盖的要求进行管理。

沤肥。将果园内外的绿肥作物或野生杂草收割后集中堆沤,而后以基肥或追肥形式施于果树。

(5)注意事项:种绿肥的果园最好选择水浇地,因绿肥作物和果树争水比较严重。当严重春旱又浇不上水时,多年生的绿肥应及早刈割。当年生的适当脱种,以减少绿肥在春季果树需水临界期对水分的消耗,减轻绿肥与果树争水的矛盾。

有明显与果树争氮的问题,因此种绿肥的另一前提条件是增施氮肥,实现以“小肥”养“大肥”,以无机肥换有机肥,绿肥不可生长过高,以免影响通风透光,一般不超过干高,并应给树体留足营养面积,即只限行间种,自然生草时可全园生草。绿肥作物应轮作。

4.生物覆盖

在树冠下或全园覆盖各种有机物,如作物秸秆、绿肥、杂草、锯末、糠壳等。

(1)作用:覆盖后,随有机物的腐烂分解,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如山东莒县覆草前土壤有机质一般为0.6%~0.7%,实行覆草后,因为草腐烂后变成了有机质,仅一年就使表层土壤有机质增加0.2%。通过连续覆草,并且每三年搞一次,将覆盖物施入土壤,可使树盘内的土壤有机质增加1倍以上。随有机质的增加,微生物活动增强,使有效养分明显增加,其中以钾和硝态氮、氨态氮最明显,其次是磷、钙、镁,硼等都有些增加,如每年每亩覆草1250千克,肥力相当于2500~3000千克的优质厩肥。

改良土壤结构,可使土壤团粒结构和孔隙度增加1倍以上,土壤疏松易碎,通气透水,保肥保水。

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中耕除草用工和杂草对土壤水分、养分的消耗。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含水量

如经覆盖后土壤水分蒸发减少60%,含水量提高4.7%。因为地面蒸发少,减少了可溶性盐分的上升和凝聚,防止了返盐。

调节土壤温度,在夏季白天土温降低5℃,防止烈日曝晒和高温对表层根的影响;秋末能保护地温,从而延长吸收根的生长期,增加树体储备营养;在冬季又能提高地温,减少冻土层的厚度,保护了根系。

覆盖促进了根系生长,树体健壮、产量高、品质好。

采前落果或采收时掉落到地上的果实不致摔伤,从而提高了果品的商品率。

因此,在干早、土壤贫瘠的果园进行覆盖,是一项切实可行的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从而促进树体生长和结果的有效措施。(www.xing528.com)

(2)技术及注意事项:成龄密植园可全园覆盖,稀植园、幼树期及草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只覆盖树盘,但不小于树冠的垂直投影,且距树干30厘米处不覆盖。

覆盖的厚度不小于20厘米,为防止风刮,在有机物上有斑斑点点时应适当压土,因为雨淋、日晒及腐烂会逐渐变薄,应每年添加新的覆盖物,达到标准厚度。

开始覆盖的时间以夏初、秋末、雨后或灌水施肥后最好,不应在春季化冻前,以防影响春季地温上升。

覆盖物应保持连续性,不能今年覆、明年扒,春天覆、秋天埋,否则会使表层根遭到破坏,而且突然去掉覆盖后根系不适应,易受旱害和寒害。但覆盖期也不应过长,经3~5年后须耕翻一次,防止根系上浮,并于当年再行覆盖,保持其连续性。早春3月下旬~4月上旬应将草扒开,促地温上升,以利根系的生长、活动和吸收,于5月上旬再将草覆回原处。

土壤改良完再覆盖为好,且在覆盖初期,因为微生物的繁殖,首先吸取有效养分,特别是氮素,需通过施肥来解决,在施肥时可扒开覆盖物挖穴(沟)施下,然后再把覆盖物盖上,并适量灌水。

黏土、低洼地不宜覆盖,覆盖后也不能灌大水并注意雨季排水,因覆盖物有较高的保水力,会使土壤含水量过高,引起旺长,甚至积水成涝。

进行病虫害防治时,每次应向草上喷药。注意防止火灾

5.覆膜

(1)作用:增温保温。因为地膜紧贴地面,白天阳光可透过薄膜,使表土吸收储能迅速增温,而夜间地面热辐射受阻,使土壤吸附的热能不能散发而保温。因而覆膜后冬季有利于提高地温,春季地温上升快,有利于发根和根系的吸收。

保墒提墒。这是因为地膜能隔断土壤水分蒸发而将水分聚集于膜下,因为土壤毛细管的作用,可使较深层的土壤水分上升,提高表层土壤含水量。如在5月上旬~7月下旬,20~60厘米土层的含水量提高2.90%~7.73%。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容重降低0.054克/厘米,土壤孔隙度增加4.67%,从而改善通气状况。

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使氮、磷、钾的有效含量增加,同时又能防止风吹、日晒、雨淋对肥料的挥发和淋失。据有关资料介绍,成龄树覆膜后,生长季提高的含氮量相当于每亩增加尿素10千克。

防止杂草,减少中耕除草的土壤管理用工。

促进树体的生长发育和结果,提高果实品质,幼苗栽后覆膜可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促进当年的长势,幼树秋季或早春覆膜可防止抽条。

(2)方法:于秋季土壤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化肥,打碎土块、整平地面、修好树盘,灌足水分,待水下渗后及时覆膜,稀植园、幼树可单覆盖树盘,面积不小于枝展。

密植园可在行内覆盖,宽度不小于冠径。盖上地膜后,四周用土压实封严,膜上也应压些土,以防被风吹开。作用在于提高秋,冬、春三季地温,保持湿度,从而秋季可延长根系生长和吸收的时间,促进营养的储备,冬季可防止根系受冻,早春可提早根系活动和吸收,防止幼树抽条(对红富士幼树效果更显著),促进枝芽早萌动和前期生长,提高坐果率及果实前期膨大。也可于早春覆膜,当春季萌生杂草后,可在膜上覆1~2厘米厚的土,以防杂草生长。

进入6月份以后,撤掉透明地膜,而换成银色地膜,其作用在于通过反光、增光,增强树冠下部及内膛的光照强度,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促进花芽形成,使果实提早上色,提高含糖量。同时也降低地温,防止土壤高温对根系的影响。进入9~10月份去膜,进行施肥、灌水,然后覆以透明地膜。

但是,覆膜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而是增强了有机质的矿化程度,加速有机质降低的速度,会使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因此覆膜必须在增施有机肥的前提下进行,土壤瘠薄、无有机肥的果园不要覆膜。

6.免耕法

免耕法是用除草剂消灭田间杂草,土壤不进行耕作。

(1)作用:土壤不耕作,不搅动土壤,能保持土壤自然团粒结构,动物孔道不被破坏,保证土壤孔隙的连续和贯通,通气性好,有利于水分的渗透和积蓄。如免耕情况下,土壤透水性为1.084毫米/分;清耕情况下,土壤透水性为0.821毫米/分。

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同时也减少杂草对水分的消耗,土壤水分损失减少34%,土壤含水量基本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能够满足果树对水分的需要。

避免了清耕下的土壤有机质的大量消耗和养分的流失,有明显的保肥效果。但它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适于土层深厚、土质较好的果园。

用除草剂除草,一年仅需1~2次,可节省大量的锄草用工,且及时、效力高。

免耕能增强土壤的承压力,便于果园机械化作业。

(2)果园内常用的除草剂:

1)敌草隆。春季杂草萌动期,每亩用25%的可湿性粉剂0.3~0.4千克加水75千克,喷雾地面。主要防治稗草、马唐、狗尾草、蓼、苋菜、藜和眼子菜等杂草。

2)莠去津(阿特拉津)。在杂草萌动时,每亩用40%胶悬剂0.5~0.6千克或50%的可湿性粉剂0.4~0.5千克,加水50~75千克,喷雾地面,也可当草长出后叶面喷施。

主要防治稗草、狗尾草,鸭跖草、藜、苋菜、铁苋菜、苍耳、蓼、苘麻等单和双子叶杂草。用药后当年不能间作油菜、豆类和花生等双子叶植物

3)西玛津。在杂草萌动时,每亩用50%的可湿性粉剂0.5~0.6千克,加水50~75千克,喷雾地面。主要防治稗草、狗尾草、鸭跖草、三棱草、苋菜、铁苋菜、藜、蓼、苍耳龙葵和苘麻等杂草,但对深根性的多年生杂草无效。

它的药效期长,可持续1~2年,用药后第二年不能间作棉花、豆类瓜类、花生、马铃薯小麦等。

4)扑草净。在杂草幼芽、幼苗期,用400倍液喷雾。

主要防治鸭跖草、牛毛草和三棱草等杂草。扑草净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大,沙性土壤及果树根系浅时不宜用。

5)百草枯。它属于触杀型、无选择性除草剂,在土壤中会迅速失去活性,主要在杂草幼苗期每亩用20%的水剂0.2~0.4千克,加水后进行杂草叶面处理,作用迅速,施药2~3小时后即可使杂草萎蔫,叶片失绿干枯,2~3天完全死亡。对果园内的1~2年生单、双子叶各种杂草防除效果好,对多年生靠地下根茎生长的杂草,只能杀死地上的绿色茎、叶或抑制其生长,不能毒杀地下根茎,防除不彻底。

6)草甘膦。只能通过植物的茎、叶吸收,而后向地下与地上的生长部位输导,使地下根、茎中毒失去再生能力,它在土壤中受土壤微生物与化学降解而迅速钝化。因此,土表处理无效。在杂草长出后至旺盛期,均可进行喷药,处理茎叶。防治一年生杂草,每亩用10%的液剂0.5~1千克,加水40~50千克。防治深根性、多年生等禾本科杂草,每亩用1.5~2.5千克,加水40~50千克。施药后4~7天见效,属广谱性除草剂。

(3)注意事项:在使用除草剂除草时,要根据杂草的种类和除草要求分类、分期用药,且在晴天、气温高时施药,可以获得用量少、见效快、效率高的效果。有露水、降雨、刮风天不喷,防止药液飘落到果树的枝叶上而出现药害。

总之,在进行土壤管理时,首先以深翻扩穴换土,加厚土层厚度,改善土壤的理化性为前提,而后采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为重点的种绿肥、生物覆盖、压青及增施有机肥的土壤管理措施。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理化性较好的情况下,以及无条件采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土壤管理措施下,再采用其他的土壤管理措施。目前主要推广行间种绿肥、行内生物覆盖的土壤管理措施。

四、现有果园土壤的特性及改良管理重点

1.河滩沙地果园

(1)特点:土壤透气性好,养分分解速度快,但土壤比较瘠薄,保水、保肥力差,肥水供应不稳定。春季少雨及无灌水条件时,出现缺肥少水,春梢生长量小,树体长势弱。而在肥水大量供应时,容易引起短期旺长,特别是在6月份以后大量降雨阶段,易引起后期秋梢旺长,尤其是红富士品种,表现枝条春梢短,而秋梢很长。加上易渗漏损失,雨季过后水分、养分极易缺乏,枝条不充实,芽子质量差,树体发虚,幼树期易发生抽条和冻害现象。

(2)改良重点:首先掏沙换土,大量增施有机肥并掺黏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提高其保水、保肥能力及供肥、供水的稳定性。

其次采取行间种植绿肥,行内覆草或埋压有机物的土壤管理措施,提高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

2.山丘薄地

(1)特点:土壤透气性好,但土壤干旱贫瘠,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保水、保肥能力差。根系分布的浅,早春易缺肥、缺水,春梢生长量小,雨季易造成秋梢生长,树体弱,生长迟缓,生产能力差。

(2)改良、管理重点:首先在栽前整修梯田等水土保持工程,栽后加强深翻扩穴改土,以加厚土层为基础。然后注重增施有机肥,园外发展绿肥,树盘内覆草或埋压绿肥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培肥地力。

3.黏土地

(1)特点:土壤保水、保肥力强,但土壤通气、透水性差,雨季易积水而成一团泥浆,新梢中下部叶易早落。

干后似一块硬板,通透性差,树体根系分根少、密度小。

(2)改良的重点:首先建立好排水系统,防止雨季积水,改大水漫灌为沟灌、滴灌。而后增施有机肥、掺沙或砾石改善土壤透气性,利用行间种绿肥,树盘内压绿肥,改善土壤结构。

4.盐碱地

(1)特点:土壤碱性,旱季根系分布层盐分积聚,从而影响根系的生长,树体生长势弱,且易发生缺铁、磷、硼、锌等缺素症,树体易早衰。

(2)改良、管理重点:设置排灌系统,特别是排水系统,一般每隔四行树在行间挖深1米,上宽1.5米,底宽0.5米的排水沟,并和园边较大、较深的排水渠相连,以便在雨季把地表的盐碱排出园外,也有利于防止返盐,并定期引淡水进行灌溉,达到灌水洗盐的目的。栽前所挖定植穴(沟)以及深翻时,底部埋有机物,以隔断上返盐分。

大量增施有机肥,降低土壤的pH 值。树盘覆膜或生物覆盖,减少随水分蒸发而上返的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