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定义、特点及相关因素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定义、特点及相关因素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章选择性缄默症一、定义儿童选择性缄默症是指言语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智力正常,并已经获得了语言功能的儿童,在某些精神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顽固的沉默不语现象。但这种缄默有选择性,即在一定场合下讲话,如在家里或对熟悉的人讲话,而在另一种场合就不讲话,如在幼儿园或对陌生的人。患儿为第二胎第一产,孕36周剖宫产,出生时无窒息,妊娠期有先兆流产。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定义、特点及相关因素

第九章 选择性缄默症

一、定义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是指言语器官器质性病变、智力正常,并已经获得了语言功能的儿童,在某些精神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顽固的沉默不语现象。此症被认为是小儿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形式,多在3~5岁时起病。女孩多见。

二、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为沉默不语,甚至长时间一言不发。但这种缄默有选择性,即在一定场合下讲话,如在家里或对熟悉的人讲话,而在另一种场合就不讲话,如在幼儿园或对陌生的人。

(2)少数患儿缄默时与其他人交往,可用做手势、点头、摇头等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意见,或用“是”“不是”“要”“不要”等最简单的单词来回答问题。待学会写字后,偶尔也可用写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3)表现为不愿回答任何问题,不愿与其他同学交谈,不参加集体活动。患儿能照常参加学习,学习成绩好坏不一,部分患儿拒绝上学。

三、诊断

(1)在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不能”说话,而在另外一些环境说话正常。

(2)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

(3)无言语障碍,没有因为说外语(或不同方言)引起的言语问题。

(4)是由于入学或改变学校、搬迁或社会交往等影响到患儿的生活

(5)没有患诸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智力发育迟缓或其他发育障碍等发育或心理疾病。

四、治疗

1.行为治疗(www.xing528.com)

以阳性强化法效果最好。在情绪松弛的基础上,孩子的嘴刚张口讲话,就给予奖励和鼓励。

2.家庭治疗

创造一个适宜的家庭环境,改善家庭关系

3.药物治疗

如有过分焦虑、紧张、恐惧,服用少量抗焦虑药。

img9病例

患儿时某,女,5岁半,在校不说话2年余。

患儿自上幼儿园起在学校一直表现为不说话,不与老师、同学说话,老师、同学与其讲话时,常用点头,摇头表示,在家里像换了一个人,有说有笑,一切正常,能告诉妈妈在校学的儿歌、舞蹈,会和家里人正常交流,与邻居家的同龄儿能交往,对熟悉的人交流尚可,情感反应可。妈妈问她在校为什么不说,是不是不喜欢老师、同学,要不要换所幼儿园,患儿说喜欢上幼儿园,喜欢老师、同学,不想换幼儿园,但是希望妈妈一直陪着她,陪着她去上学。

患儿自幼由其奶奶在老家带养大,自幼体弱多病,奶奶对其百般呵护。患儿不喜欢出门,不与陌生人接触,直到该上学了,才到爸妈这里上学。刚开始上学时,死活不进校门,强迫送去,一直哭闹。后来被强行送到幼儿园,就是低头不语,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无任何反应。

患儿为第二胎第一产,孕36周剖宫产,出生时无窒息,妊娠期有先兆流产。说话走路与同龄儿无异。

精神科检查:神志清,精神可,不主动交流,问其问题也不回答,交流困难,可以很好地玩玩具。联合瑞文智力测试IQ98。既往史:否认有重大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

家族史:其父亲、叔叔幼时都有过遗尿史。

诊断:选择性缄默症。

治疗:听觉统合训练,提升与人交流的愿望,同时配合游戏治疗,缓解患儿内心的焦虑紧张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