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式思考:探讨我是否适合出现在新闻中

新闻式思考:探讨我是否适合出现在新闻中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该在新闻里出现吗“我”,就是第一人称,在新闻作品里是记者的代词。虽然“我”——记者梅里曼·史密斯就在事发现场,但是新闻里没有“我”。试问,这里面有“我”的位置吗?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出现就是合理的、必要的了。这时候,“我”的出现,就是必要的、有理由的。在这类新闻性不强的文体里,“我”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如果没有“我”,就不好行文、就不利于主题的表达,那么“我”就可以出现。

新闻式思考:探讨我是否适合出现在新闻中

“我”该在新闻里出现吗

“我”,就是第一人称,在新闻作品里是记者的代词。新闻是个大概念,它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评论等小概念。有些新闻里可以出现“我”,而有些新闻里,就不能出现“我”。能不能出现,分别论述一下。

在消息中,就不应该出现“我”

消息的功能就是客观、真实地报道一件已经发生的事件。在消息中提供和事件相关的全部要素,就是“我”——记者的任务,除了保证这些要素的准确性之外,再也没有“我”什么事了。比如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那些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看看其中有没有“我”?再看看美国记者写的《肯尼迪遇刺丧命》:

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遇刺客枪击身死。

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

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

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1时逝世。

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www.xing528.com)

一共只有五句话,但是要素齐全。虽然“我”——记者梅里曼·史密斯就在事发现场,但是新闻里没有“我”。理由很简单,读者要知道的事件要素里,不包括“我”。

新闻重事,事重结果。新闻是报道“事”的,没有“事”那肯定不是新闻;读者关心的是“事”的结果。报道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结果,记者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读者就满意了。至于记者是谁,读者一般是不大理会的。

如果你写的是一篇通讯,恐怕也没有机会把“我”摆进去。通讯是写人的。写人,重在写人做的事,而那些事肯定是过去做的。记者通过采访,重现那些故事发生、发展的经过。试问,这里面有“我”的位置吗?不信,你把《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再读几遍,看看里面有没有代表记者的第一人称。

在个人经历报道、特写、侧记、访问记、人物专访中可以有“我”

“个人经历报道”,就是记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成的作品。在这类作品中,记者本人就是事件发生的见证者,就是新闻来源。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联社记者劳伦斯·埃德蒙·艾伦写的《死里逃生》。他当时乘坐的英国巡洋舰“条纹布”号连中三颗鱼雷,沉没大海,记者本人最后被人救起。为把事件中最生动、最直观、最具真实感的情节提供给读者,记者必须现身说法。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出现就是合理的、必要的了。

一类是特写、侧记,为报道一个场面,或者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详细经过,或者记者亲临现场,或者记者本来就在现场。为增强报道的可信度,记者需要不时地报告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所见到的细节。这时候,“我”的出现,就是必要的、有理由的。比如美国记者梅里曼·史密斯写的侧记《历史就在我们眼前爆炸了》,详尽报道了肯尼迪遇刺后的救治经过。因为记者是全程目睹者,所以,“我”多次出现在报道当中:“我们驱车紧跟着总统的座车”、“我们清清楚楚听到三声爆裂声”……

还有一类是访问记、人物专访。在这类新闻性不强的文体里,“我”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如果没有“我”,就不好行文、就不利于主题的表达,那么“我”就可以出现。比如,编辑部派“我”去采访一个公众人物,由于他的一切都是读者所关注的,那么“我”就应该把他在周围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尽可能多地报告给读者。斯诺的《西行漫记》其实就是一个大访问记。所以,文中多次出现第一人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