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式思考:重视民生的深度报道

新闻式思考:重视民生的深度报道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深度报道的理性思考1.重视民生。尽管深度报道的新闻时效性跟其他新闻相比没那么严格,但仍然需要“时效”。深度报道的“时效性”更多的是指读者的阅读心理时效,也就是对新闻进一步了解的心理期待,这种期待是一种对已经发生并且已经报道了的新闻的延续欲知,深度报道同样需要把握时机,讲究新闻由头。

新闻式思考:重视民生的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的理性思考

1.重视民生

民生新闻是都市报报道的核心内容,离开民生内容,也就离开了都市报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深度报道的内涵也并非越深越好,所探讨的问题也并非就是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大问题,民生新闻也可以做深度,凡是影响百姓生活的问题,都可以深入地做下去,主要看其建设性和指导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老百姓关心的题材也应该是政府关注的焦点,把老百姓想知道的事情想表达出来,就是对政府的一种善意。民生新闻关注的是民生、民情和民意。社会大众对于官方有关国计民生的各项方针政策是非常关心的,但他们更喜欢通过媒体的解读,来了解与自身相关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对社会大众身边的典型小事、典型细节的报道,达到传播方针政策的目的,这样也就把“生硬”的政治问题转换为了民生问题。

2.讲究新闻由头和时机

我们做的不是社会调查,而是新闻报道,所以要讲究新闻的时效性,讲究新闻由头和时机。尽管深度报道的新闻时效性跟其他新闻相比没那么严格,但仍然需要“时效”。深度报道的“时效性”更多的是指读者的阅读心理时效,也就是对新闻进一步了解的心理期待,这种期待是一种对已经发生并且已经报道了的新闻的延续欲知,深度报道同样需要把握时机,讲究新闻由头。

3.强调“故事性”和“可读性”,题材以小见大

深度报道在英文中一般叫“Story”,而不是“News”。都市报面对的对象是老百姓,深度报道不能太深太专业,深度也要有度,除了讲究语言通俗易懂外,还要强调报道本身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做到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这样的深度报道才会是贴近市民的。

4.对新闻线索进行深度挖掘

深度报道着重于新闻的深度,关键在于记者能否通过对新闻线索的挖掘、新闻事实的呈现、新闻事件的分析,将一个或一组新闻事件的价值传递给受众,帮助受众更深入地理解新闻事实,引发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思考。

附:

记者业务的25条“军规”

(这是笔者很早抄录过的一文,也是经常放在案头的一篇文章,现辑录入册。)

1.写作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文章生动起来。

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

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

5.文章应多有动宾词组,少使用偏正词组。

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

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www.xing528.com)

8.消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全面性。

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

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记者应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12.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文章生动的重要手段。

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

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16.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机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机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畅谈。

19.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文章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

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

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

25.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是此种采访方式也有弊病,电话采访不能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作为记者,现场仍是追求的第一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