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新面孔:外交视野超越朝核问题

中国新面孔:外交视野超越朝核问题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外交新视野朝核问题第二轮六方会谈正在北京举行。事实上,在灵活和务实外交思维的指导下,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去追求和维护自身利益,这本来就是外交行为的终极目标之一。然而,在朝核问题上,若只看到中国外交的功利性,恐怕就会失之短视和片面。很显然,中国之所以积极调解朝核纠纷,根本原因不只是在于外交政策已经变得更为灵活和务实,而更在于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

中国新面孔:外交视野超越朝核问题

中国外交新视野

朝核问题第二轮六方会谈正在北京举行。在会谈开幕当日,所有各方都表示,不管将来遇到什么困难,这一进程都将继续下去。因此,无论这次谈判是否能取得具体成果,其本身的积极作用和影响都是不能低估的。

然而,在观察六方会谈的时候,人们还是要倍加关注中国的角色。自从北京直接卷入朝核危机之后,所有评论者都不约而同地从现实利益的角度,去分析中国进行外交斡旋的动机。他们普遍认为,中国之所以要积极介入朝核问题,一是希望在台湾问题上,包括在美台军售问题上换取美国的合作;二是因为中国看到了朝鲜核武计划对自己构成的潜在威胁;三是要借此改变因中国过去武器管制不严,而在国际上造成的负面印象

上述种种分析自有道理,笔者也有同感。事实上,在灵活和务实外交思维的指导下,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去追求和维护自身利益,这本来就是外交行为的终极目标之一。

然而,在朝核问题上,若只看到中国外交的功利性,恐怕就会失之短视和片面。朝核危机并非始自一年半之前,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关系中的重大课题。如果说中国只是为了谋求实际利益,那么,它也许更早就采取了直接介入的行动。

很显然,中国之所以积极调解朝核纠纷,根本原因不只是在于外交政策已经变得更为灵活和务实,而更在于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其中一个最为直接的因素是,中国对自身的安全环境已经进行了重新评估。

首先,与过去不同的是,今日东亚地区的安全现状及其演变趋势,更加符合中国的内外战略目标。这种有利的外部环境,首先是来自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持续扩张,但同样关键的是,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遭遇到任何强大外力的有效遏制。这两个因素使中国增强了自信心,更使中国大大降低了对外部环境的不安、疑虑甚至敌意。因此,维护东亚地区现有的安全秩序,防止其受到朝核危机的破坏,就自然成了中国必须严肃对待的课题。

其次,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不仅早已成为该地区安全格局的一部分,而且还将继续长期如是。五十多年来的事实证明,美国在日本和朝鲜半岛的驻军是影响中国安全环境的因素之一,但并非必然就是不可化解的威胁。(www.xing528.com)

因此,以现实的态度正视美国在亚洲的长期存在,甚至把它视为东亚安全格局中的合作伙伴,显然更有利于中国立足亚洲,进而放眼全球事务。

总而言之,中国对自身安全环境的重新认识,是导致它放弃原来的超脱姿态,进而直接干预朝核危机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所作的所有外交努力,并非只是基于眼前利益的短期操作,而是其世界观发生重大转变之后的具体表现。这就再次凸显出,中国外交有能力不断调整自己,有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

然而,与外交决策者相比,中国国内民意往往明显滞后于时势。最近几年来的事实表明,虽然民间议政风气日趋热烈,但浮躁和偏激有余,温和与理性不足。不只是网上所谓“愤怒青年”的言论,少数学者的部分观点也往往被激情所挟持。

由于信息时代的舆论空间越来越大,未来的中国外交也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民意的影响。毫无疑问,中国的大国外交必须有爱国主义的民意为后盾,甚至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民族主义

但是,在中国和外部世界依然存在着很多隔阂,彼此之间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的时候,中国的民意更需要理智、理性与思辩的能力,其表达方式也应该避开周边国家的模式,尤其是容易走入极端的韩国模式。

2004年2月2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