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新面孔:洋教材揭示新中国的未来

中国新面孔:洋教材揭示新中国的未来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洋教材里的新中国随着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欧美高等学府的原版教材也将进入中国大学校园。洋教材在中国受到的欢迎,一方面反应了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它更反映出中国希望与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相接轨的迫切愿望。从源源而来的洋教材中,人们能够隐约看到中国年青一代的面孔和有别于现在的未来。

中国新面孔:洋教材揭示新中国的未来

洋教材里的新中国

随着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欧美高等学府的原版教材也将进入中国大学校园。与其他一般商品所不同的是,中国不仅以极其开放的态度看待海外大学的课本,而且还早已张开双臂迎接它们的到来。

2000年9月,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尝试开设了一个展区,专门展示外国大学的一些原版教材,结果引起了热烈反响。此后,中国教育部与国内十二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专门讨论了教材问题,各校普遍反映国产教材已经严重落伍,因此迫切需要引进和使用欧美名牌大学的原版教材,以便尽快缩小与先进教育体制的差距。上个月,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在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地多所大学里,首次举办了国外大学原版教材巡回展览,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异乎寻常的欢迎。这些教材来自哈佛、牛津和剑桥等顶尖大学,涉及社会学、管理学和理工学科,总数达二千七百多种,不仅装帖精美,印刷质量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崭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引发了一场不同凡响的“地震效应”。

根据有关计划,中国将尽快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教材,由教育部统一推荐给各所大学使用。根据目前的情况来分析,中国对洋教材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电脑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经济管理金融领域的教材。事实上,在巡回展览期间,一些大学已直接与外国出版商签订了采购合同,其迫切心情可想而知。

洋教材在中国受到的欢迎,一方面反应了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它更反映出中国希望与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相接轨的迫切愿望。据中国媒体报道,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目前一直紧盯着国外一流大学所使用的最新教材,以便随时进行研究和借鉴。清华大学目前开设一千四百四十门课程,其中五十四门课程采用英文授课,今后三年内还将有五百门核心课程全部采用国外名牌大学的原版教材。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开放进程中,中国从发达国家引进的各类产品不计其数,它刺激了中国人物质文明的向往和追求,从而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但是,把使用西方原版教材作为一项政策,这在不久的过去仍然是难以想象。大学教材关乎人才的成功模式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在意识形态曾经无孔不入的社会里,它很容易变成敏感的政治问题。因此,中国现在热情拥抱西方先进教材的态度,首先说明了它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www.xing528.com)

洋教材的长驱直入,显然表明中国的大门正在进一步敞开,但更为重要的是,如同物质产品的引进影响着生活方式一样,大学教材的引进也将对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西方名牌大学的教材固然只涉及某个领域的先进知识,但先进的知识必定有先进的思想和思考模式。因此,与其说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是要在现代科技知识和管理水平上与国际接轨,倒不如说首先要在思想方法上与国际领先潮流保持协调和一致。在这方面,直接采用外国先进教材的做法显然是一条捷径。

在海外教材巡回展览期间,中国大学生们普遍认为,与翻译过来的中文版本相比,阅读英文原版教材更清楚明白,仿佛与外国一流教授直接对话。不仅如此,他们还借此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可以想象的是,当中国与国际社会完全融合之后,使用海外原版教材的学生将比他们的前辈们更加得心应手。

在一定程度上,什么样的教材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又决定着一个国家具有什么样的未来。由于直接使用西方教材将成为一种制度,因此,在中国塑造现代人才的庞大工程中,伴随教材而来的新知识和新思想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源源而来的洋教材中,人们能够隐约看到中国年青一代的面孔和有别于现在的未来。

2001年1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