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前生学|脏腑学说的重要理论价值

中国传统前生学|脏腑学说的重要理论价值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节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学说。人体脏腑功能系统的平衡协调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根本保障。脏腑学说对养生的医疗保健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六腑主要是消化食物,吸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同时皮、肉、筋、骨、脉及口、耳、目、鼻、舌等组织器官,也是通过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而得到气、血、津液的濡养。肝脏有病常会引起各种眼病。

中国传统前生学|脏腑学说的重要理论价值

第九节 脏腑学说

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学说。

人体脏腑功能系统的平衡协调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根本保障。脏腑学说对养生医疗保健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那么中医所说的五脏六腑到底是什么呢?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六腑主要是消化食物,吸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中医的五脏六腑理论主要是一种功能定位,比如肾并不是独立肾脏,而是泛指泌尿系统,包括膀胱等,脾也不是指独立的脾脏,而是泛指消化系统,包括胃等。

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这些物质又是通过脏腑活动而化生的。同时皮、肉、筋、骨、脉及口、耳、目、鼻、舌等组织器官,也是通过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而得到气、血、津液的濡养。祖国医学是以五脏为主与六腑相配合的脏腑表里(脏为里,腑为表)关系。经络是沟通内外、贯通上下、运行气血、使机体构成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经络系统和气血的联系,使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脏腑与皮肉筋骨脉、脏腑与五官九窍之间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五大功能系统,一方面对应于五行,如心功能系统属火,肝功能系统属木……,各功能系统之间相互生克、相互制约、相互承化,维持体内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对应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以维持人体与自然界的平衡。

一、心与小肠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而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与人们的思维意识活动有关,如我们经常说“用心想一想”,神志有“藏于脑,发于心”的说法,就是讲的心在人的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心又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临床有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甚至精神错乱、意识障碍等,都属于心的病变,治疗有宁心、安神、开窍等法。

心又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脉是指血液和脉管,“心主身之血脉”。心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血液通过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心血的盛衰都可以从脉搏上反映出来;通过养生锻炼,可使心气旺盛,血脉充盈,表现为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则血脉空虚,可出现脉搏细弱或节律不齐,面色苍白,心血瘀滞,面色青紫。

心主汗液:汗是津液经过心脏功能所化生的,散发于皮肤。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汗为心液”和“血汗同源”。如发汗过多,则容易伤津耗血,也能耗伤心阳,可见心慌、心悸等症状。心脏气血不足,也能引起自汗盗汗

开窍于舌:心的气血与舌相通,以保持舌体的功能。《灵枢》有:“心气通于舌,心和舌能知五味矣。”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心的生理及病理变化。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或心阴虚者则舌尖红、甚至糜烂;心血淤滞则舌质昏暗或有瘀点瘀斑;心热或痰迷心窍则见舌强语蹇等。

小肠位于腹腔,通过胃消化后的饮食水谷进入小肠,进行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排除其糟粕。小肠有了问题就会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清浊不分,大小便异常,如腹痛、腹泻、少尿等症状。

心与小肠互属表里,心属里,小肠属表,心之阳气下降于小肠,帮助小肠“分清别浊”区别食物中的精华和糟粕。如果心火过盛,可移热于小肠,熏蒸水液,常出现小便短赤、灼痛、尿血等症状;反之,小肠有热,也可引起心火亢盛,出现心中烦热、面红、口舌生疮等症状。

二、肝与胆

(1)肝主疏泄:疏泄有疏通畅达或舒展通畅之义。在生理上表现为人体气机调畅、心情舒展。病理上因肝气失畅则表现为某些内脏的病理变化,主要有:

1)情志方面:肝气舒畅方能气血和平,情志畅达。如肝气不畅失其疏泄之性,表现为情志抑郁和亢奋,肝气抑郁可见两胁胀痛,郁闷不乐,女子则有月经不调等;肝气亢奋则有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精神、情志的变化既是肝失疏泄所致,但也与外界的精神刺激如大怒或孤独抑郁有关。

2)消化方面:肝可调畅脾胃的气机,是保持消化吸收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如肝气郁结疏泄失畅——胸胁胀痛、烦躁郁闷、胃气不降——嗳气、脘胀、纳减或脾气不升的腹胀、大便溏泻。即肝气犯胃与肝脾不和。

(2)主藏血:《素问》有“肝藏血”,“故人卧,血归于肝”,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与肝的疏泄功能相联,影响气血的调畅。如肝气郁结则血流不畅从而发生气滞血淤,可见月经不调、经闭等病证;暴怒伤肝,肝气上逆,血随气涌,可见面红目赤、呕血、衄血。

(3)主筋,其华在爪:是指全身的筋依赖肝血的滋养。筋是联络关节,主司运动的组织,有“主束骨而利关节”之说。如肝血虚衰,筋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则关节的运动必然不能灵活,或肢体麻木,甚则手足振颤、拘挛、屈伸不利的“血不养筋”;若邪热劫津,津伤血耗则可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肝风内动”。“爪为筋之余”——爪也受肝气的营养。如肝血充足则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肝血虚,筋爪无力,爪甲多薄而软,甚则易脆。

(4)肝开窍于目:《灵枢》有:“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目的功能是来源于肝脏气血的营养。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则夜盲或视物模糊;肝经风热可见目赤肿痛;肝火上炎见目赤生翳。肝脏有病常会引起各种眼病。目虽为肝窍,但五脏精气皆上注于目,才能使目光有神,发挥视觉功能。目与五脏皆有联系,但肝为主。

(5)胆:胆附于肝,胆所贮藏的清净胆汁是由肝分泌来的比较洁净含有精气的精汁,“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胆汁味苦色黄,如胆火上炎则口苦、呕吐苦水;胆汁外溢则全身面目发黄。肝胆互为表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才能保证胆汁的贮存和排泄功能正常,若湿热内郁肝经,疏泄失常,熏蒸胆汁外溢可见口苦、胁痛、黄疸等;胆汁排泄通畅,肝才能发挥其疏泄之性。肝胆发病时互相影响,所以在治疗时肝胆同治

中医认为胆有主“决断”的功能,因此胆气与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有关。如惊恐、失眠、多梦等症也可由胆虚或胆热所致。人的情绪抑郁与肝气郁结有关,发怒、头昏胀痛,则为肝阳上亢、肝气上逆之证。气功修炼要求入静,全身放松,情绪安宁,肝气舒和条达,能引上亢之肝阳潜降,上炎之肝火自清,故练功后感到心情舒畅。同时由于入静时血液归藏于肝,故有助于肝脏机能的恢复健全。

三、脾与胃

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传输营养水分,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组织器官的需要,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此外脾还有调节水液、统血、主肌肉四肢的功能。脾与胃经脉互相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腐熟,脾主吸收、运化,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任务。胃主降,水谷得以下行,便于消化,脾主升,水谷精微才能输布到全身。

(1)脾为“仓廪之官”,职司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化生营卫气血津液,必赖脾的运化转输。

脾气健运则营卫气血津液生化有源,肌肉丰满,四肢活动健捷,口唇红润,故又有脾主肌肉、四肢及主口唇之说。脾失健运则会出现腹胀、腹泻、疲倦、纳食减少、消瘦等。若脾不能运化水湿或水湿过盛而影响脾的运化,可导致水湿潴留的各种病变。如聚湿生痰则为痰饮,溢于皮肤则为水肿,停留于肠道则肠鸣有声、泄泻

养生锻炼可以明显增强脾胃功能,练功后常见食欲增强,唾液增多,体重增加,口唇红润等脾胃健运之象。

(2)统血。脾有固护血液的正常循行,使其不致溢于脉外的作用。脾气虚衰,不能摄血则血不归经,血离脉道会出现失血病症,如长期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

(3)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不单指口的器官,而是包括口味与食欲。《灵枢》有:“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如饮食减少,口淡乏味则是脾虚失于健运;口甜、口腻为脾有湿热。唇是脾的精华所荣之处。久病脾虚则口唇多色淡、少光泽。

对脾胃之气常概括为“胃气”,并有“人以胃气为本”之说。临床十分重视“胃气”,如果胃气未败,预后多数良好;胃气已绝则预后大多不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要注意保护胃气。(www.xing528.com)

每因饮食不解、饥饱失常、冷热不当会影响胃的和降功能而发生恶心、呕吐、嗳气、嘈杂、胃痛,治疗以和温降逆,温中利气。

四、肺与大肠

(1)主一身之气。肺上连气管喉咙,开窍于鼻。肺是呼吸器官,肺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吸清呼浊,呼吸均匀和调。如果肺气不足,则可出现呼吸减弱,身倦无力,气短自汗等全身虚弱症状。

宗气是肺所吸入的清气与水谷之精气相结合而成的,聚集于胸中,作用有二:一是上出于喉而行呼吸,故关系到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二是关注于心脉而行气血,因血脉是心所生而又汇聚于肺,故有“肺朝百脉”之说。宗气通过血脉散布全身,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肺主气,气宜宣散。如受风寒外邪的侵袭,肺气不宣,可见胸满、鼻塞,肺气又以下降为顺,肺气失降则可见咳嗽、气喘。

(2)通调水道。肺主肃降,下输膀胱,保持小便通利。肺脏受邪,气机失宣,上则气逆为喘,下则导致小便不利,甚则水肿。

(3)肺又主宣发,外合皮毛。《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宣发到体表的卫气就有温养皮肤,调节汗腺的开合,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肺气虚弱,宣发不足可见皮毛憔悴枯槁、汗孔开合失常易受外邪的侵犯。

练功中有时会感到毛孔的开阖与呼吸相关,此即气功中的“体呼吸”。一般练功后也常感到皮肤温暖,微微出汗,系肺气宣发卫气之故。

(4)开窍于鼻。《灵枢》有:“肺气通于鼻,肺和而鼻能知香臭矣。”肺气不利,常有鼻塞不通和嗅觉不灵或声音嘶哑、咽喉痛痒。

(5)大肠主传化糟粕。即是吸收水分,排泄糟粕。大肠的功能异常:肠鸣、溏泄、秘结。

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大肠的传导有赖于肺气的肃降,肺气肃降则大便传导如常,粪便排出通畅。若大肠积滞不通,反过来也影响肺气的肃降。

五、肾与膀胱

(1)肾主藏精:精一是指禀于父母之精,称为先天之精,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本;二是指来源于脾胃的水谷之精,称为后天之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先天之精需有后天之精的滋养充实,后天之精也需有先天之精的气化,才能继续产生。

肾精属阴,故称肾阴、元阴、真阴,对人体脏腑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为阴气之本。肾阳又称命门之火,对人体各脏腑起着温煦和生化作用,为阳气之根。命门之火不足,常导致全身阳气虚弱,发生各种疾病。肾脏是人体的根本所在。肾脏元气的盛衰可以影响到五脏六腑的盛衰。

(2)主水液。人体水液的代谢和调节虽有关肺脾肾三脏,但以肾为主。肾气不足,会导致水肿、小便不利。

(3)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肾藏的精气对骨髓的生成有促进作用。肾藏的精能生髓,髓和骨的滋养、发育有关。如肾精虚亏,髓的化源不足,骨骼的营养欠缺。在小儿有囟门闭合迟延、骨软、发育不良;成人有腰腿痠软无力甚或脆弱。脊髓上通于脑,脑是由髓汇集而成。故称“脑为髓之海”,脑与髓既为同一物质,故脑亦有赖于肾精化生,以资补充。肾虚的病人,常见头昏、耳鸣、目花、记忆衰退等。

发即头发,发是受肾脏的精气荣养。发亦称“血之余”,即血能生发,而精和血是互相资生的,精足则血旺。故其根本仍在于肾。

(4)开窍于耳,司二便。《灵枢》有:“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气不足的病人,往往有耳鸣、听力减退等症;老年人肾精衰弱,故多耳聋失聪。肾阳不能温煦,小便便潴留不利;肾气不能固摄,又使小便失禁。大便的排泄是大肠所主,但在肾阳衰弱时也可形成便秘或腹泻。

(5)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膀胱的排尿功能和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其病变主要表现在小便方面。如膀胱不利为癃即小便癃闭不通;失约为遗即小便失禁。

肾气充足,尿液可以及时分泌于膀胱并排出体外,若肾气虚而不能固摄,就会出现小便频繁,遗尿或失禁,肾虚气化不及,则出现尿闭或小便不畅。肾左右各一,与膀胱构成表里。

(6)肾主藏精,主命门,为先天之本,生命之原,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关于命门的部位,各说不一,有以右肾为命门,有以两肾中间为命门,内丹派以下丹田为命门。历代气功家十分重视肾,重视命门。

气功锻炼通过意守丹田,配合呼吸开阖升降,纳气与先天之气相合,遂使真气充盈,命门火足,脾土得温,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受肾水之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得以增强。故练功后可见精力充沛,神思敏捷,记忆力增强,食欲旺盛,筋骨强健、寿命延长等良好反应。同时由于真气充阴,肾水上济心火,还能改善心悸失眠、遗精等症状。

六、三焦

三焦也是人体六腑之一。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而是指人体部位的划分,即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等。

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人体的气化作用与水谷的运行通路。这些生理功能,实际上是肺脏宣发卫气,散布津液,脾胃运化,肾与膀胱调节水液和排泄尿液等几个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而不是指单一脏腑的功能。《灵枢》有:“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所谓雾是指上焦心肺散布滋养物质,如雨雾一样;沤是指中焦脾胃对饮食物浸润腐熟、吸收;渎是指下焦肾和大小肠、膀胱如沟渠,能排泄二便。

七、脏腑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肾:心居于上属阳,肾属阴;心阳宜降,肾阴宜升;两者相济则心阳不亢,肾水不寒;如两者不能相济则可见心烦心悸、失眠、口干、腰痠、遗精、尿多等,成为“心肾不交”。

(2)肝与脾:肝藏血,血赖脾的资生;脾主运化,其功能宜升,要靠肝气为之疏泄。所以肝的疏泄调畅,脾气也就疏通,水谷的精气不断地上升,血液的生化有源,表现为肝脾的功能调和。

(3)肾与肺:在呼吸方面,肺司呼吸但需肾气的摄纳作用来协助,肺阴也需肾阴来充养;肾不纳气可见气喘、动则气急的肺虚症;肾阴不足也可发颧红、潮热、盗汗、干咳等肺阴虚症;反之,肺气和肺阴虚弱也可导致肾气和肾阴的不足。在水液代谢方面两者共同配合,肾气不能化水,水气上泛可致肺失宣降,出现咳嗽、气短、不能平卧、水肿等症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