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灵川县大圩古镇:广西四大古镇之一

灵川县大圩古镇:广西四大古镇之一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灵川县大圩古镇>>>古韵犹存的广西四大古镇之一灵川县大圩古镇位于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东南18公里处,距县城30公里,地处漓江中游,在漓江北岸由西向东沿江而建,自古商业繁华,文化底蕴厚重,曾被称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灵川县大圩镇曾名长安市、芦田市。大圩镇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大圩漓江清水鱼最为出名。

灵川县大圩古镇:广西四大古镇之一

灵川县大圩古镇>>>古韵犹存的广西四大古镇之一

灵川县大圩古镇位于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东南18公里处,距县城30公里,地处漓江中游,在漓江北岸由西向东沿江而建,自古商业繁华,文化底蕴厚重,曾被称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

灵川县大圩镇曾名长安市、芦田市。史载,大圩古镇始建于北宋初年,中兴于明清,鼎盛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远在600年前,大圩即与宾阳的芦圩、苍梧的戎圩、贵县(今贵港市)的桥圩一起被称为广西四大圩镇,而且是四大圩镇中规模最大的。

明清时,大圩已是南北商贾云集之地,各种商行应有尽有,明初解缙诗曰:“大圩江上芦田市,百尺清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昏后,壮人荷叶裹盐归。”清为桂林东乡的“水陆码头”,抗日时期有“小桂林”之称,赶圩人数多达1万余人,泊船多达二三百艘,地方商业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民国初期,大圩已形成八条大街,即老圩街、地灵街、隆安街、兴隆街、塘坊街、鼓楼街、泗瀛街、建设街。沿江亦形成10多个停靠码头,有“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东”之说。铺面商号有“四大家”、“八中家”、“二十四小家”之称。如今,沿江约2华里的老街多用青石板铺设路面,基本保持当年的格局和风貌,风格别具。很多的建筑保持较好,如高祖庙、清真寺、祠堂廖宅(东方街47号)、黄宅(民主街28号)、李宅(民主街37号)等等,有二进、三进的深宅大院。长约1公里的青石板街、鹅卵石拼花的道路依旧古香古色,街区之间的隔火墙,沿街骑楼,可拆卸的木结构铺面等,使沿街的古风依旧。

大圩镇古镇街貌 (黄吉遇/摄)

大圩镇古今文化厚重,镇内有许多名人的活动遗迹。当年孙中山从广东到桂林组织指挥北伐时,就是从梧州乘船沿漓江而上,途中在大圩下船抵桂林的。孙中山在磨盘山脚下作北伐讲演,受到大圩人的热烈欢迎。至今大圩老辈人还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灵川县最早的中共组织——中共桂林东乡区委员会和中共毛村支部就是1928年8月在大圩建立的。毛洲磨盘山下还有清末抗法抗日名将、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墓地。镇内有万寿桥,始建于明朝,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单拱石桥,位于马河与漓江汇合处,桥体稳健古朴,为县重点保护文物。(www.xing528.com)

2001年建设桂林至磨盘山码头旅游公路时,在大圩镇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古墓群,7座古墓排列成天上的北斗七星状,而且各墓封土堆的大小与星星的亮度有关联,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古墓群位于大圩镇马山东麓(俗称七星坡)。当地老百姓流传,此墓群是靖江王的宗室——附近村屯中朱姓人家的先祖坟墓。但经考古工作者对墓中发掘出土的陶盒、陶罐青铜剑、铁斧和石璧等随葬品进行考证研究,认为它与1974年发掘的平乐银山岭战国至西汉墓相似,应属同一时期的墓葬。

古朴的大圩镇,还是电影刘三姐》外景拍摄基地,而且近年来还有十几部电影、电视剧均在此拍摄外景。大圩镇传统的文化、娱乐节庆、民间习俗丰富多彩。端午节的龙舟赛,以及桂剧、彩调、龙船歌、送船歌等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曲目。所有的风貌和习俗如今依然存在,有的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含义,是大圩商业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大圩镇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大圩漓江清水鱼最为出名。

(佚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