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西名胜概览:阳朔县兴坪古镇

广西名胜概览:阳朔县兴坪古镇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阳朔县兴坪古镇>>>旷古而悠远的“漓江明珠”兴坪古镇位于桂林市阳朔县城东北部,距阳朔县城25公里。如诗如画的漓江一隅兴坪是“中国旅游名县”阳朔县的旅游重镇。久远的历史为兴坪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其中主要集中在圩上的兴坪古街及离圩场约2公里的渔村。兴坪古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条街上。兴坪古街是一条长1公里多的石板街。九马画山位于兴坪镇西北4公里处,是漓江上的著名景观之一。

广西名胜概览:阳朔县兴坪古镇

阳朔县兴坪古镇>>>旷古而悠远的“漓江明珠”

兴坪古镇位于桂林市阳朔县城东北部,距阳朔县城25公里。著名的漓江蜿蜒流于该镇西南部,长达20多公里,两岸群峰连绵,万态千姿,绿水萦回,翠竹成林,相映成趣。

如诗如画的漓江一隅

兴坪是“中国旅游名县”阳朔县的旅游重镇。这里有著名的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僧尼斗嘴、朝板山、榕潭览胜、雾绕青螺;这里有两位总统游览过的神秘古朴村落——渔村;这里有堪称世界岩溶奇观的莲花岩;这里还有被作为1999年版贰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的兴坪大河风景……

古往今来,兴坪秀丽的山水,引得无数名人为之陶醉。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陈毅杨尚昆江泽民李鹏、乔石等以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叶剑英元帅1963年畅游兴坪时还写下了“春风漓水客舟轻,夹岸奇峰列送迎。马跃华山人睇镜,果然佳胜在兴坪”的不朽诗篇。

兴坪古镇历史悠久,早在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即为熙平县治,治所设在今兴坪镇狮子嵅村。隋开皇十年(590年),熙平县治由狮子嵅迁往阳朔镇,此处仅作圩集,“熙平”年深日久便逐渐讹传为“兴坪”,至今已有1730多年历史。久远的历史为兴坪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其中主要集中在圩上的兴坪古街及离圩场约2公里的渔村。该区域西临漓江,北接景点小河背、童子山,东南为古熙平县治遗址狮子旦和五指山、天水寨,面积4.5公顷。这里的古桥、古渡、古亭、古戏台、古庙、古寨、古树和古村落建筑群,比较完整地保持了原有的历史环境风貌。

兴坪古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条街上。一条是老街,这里有数百年以上的老房子,一律是青砖青瓦青石板,雕龙画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另一条是新街,这里多数是百年左右的房子,到现在只剩下些木板房了。第三条是湖南街,这是因当年湖南会馆在此街而得名。不过,现在已找不到它的具体位置,只能从一块铺在路上的石碑上隐约看到一些有关它的文字。

每逢初一、十五,街上的人们都要做好吃的菜来祭奠先祖。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九,全镇的男女老少便都聚集到街上来,开展盛大的民间文体活动,或舞龙舞狮,或搭台唱戏,或对山歌等,热闹非凡,当地人称此为赶庙会。为此,家家户户都杀鸡宰鸭甚至杀猪宰羊来庆贺。同时,各寺庙也在这一天作盛大佛事,善男信女们便纷纷前往朝拜进香。

兴坪古街是一条长1公里多的石板街。从兴坪古镇东南至漓江榕树潭、古渡码头,便于居民、客商来往,各省的会馆建于古街的两旁,现大都保存完好。古街的东南侧狮子旦为熙平县城遗址,昔日“车马来往人看人”的繁华虽已不再,但城墙轮廓尚清,随处可见古砖瓦陶瓷残片,呈现出一派青山幽幽、村舍几座的肃静氛围。传说为建县时所种的一株8人方可合抱的古榕树,现仍枝繁叶茂,其根须竟将5尊菩萨、一块重约20吨的大石头吞进树里,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着古镇1730多年来的历史沧桑……

兴坪古街边的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距今已有270年的历史了。庙内现存的“万年戏台”,为桂北地区较为古老又保存完好的清代戏台,对研究广西的戏曲史及沿革衍变很有价值。戏台台口两柱因演戏所留叉眼痕迹20多个,尚依稀可见,台缘横贯着四幅木雕,图中人物栩栩如生,手法生动明快,经鉴定乃是四出传统戏曲浮雕图,即《五代荣封》中的“仙姬送子、满门荣封”,《古城会》中的“关羽斩蔡阳”,《聚子会》中的“姚通金殿举狮”,《活捉子都》中“颖考叔金殿举鼎夺帅”。戏台内左侧有一面四幅一体可折叠的木质屏风,均为楠竹浮雕图,下端落款为“乾隆乙丑年板桥赠”,是否出自怪杰郑板桥之手,有待专家考证。

青砖青瓦青石板是古镇建筑的主要特色 (阳朔县委宣传部)

兴坪古街临江段有乾元桥,桥面石板光滑平整,昔日廊桥檐口滴水形成石板面上的个个小坑,清晰可见。在榕潭古渡码头边,仍见到横倒在石基上的大石条,石条上雕着龙凤,这便是古渡口的六角亭遗址,沿石阶拾级而上,可见古代三层八角亭和北帝庙遗址。(www.xing528.com)

九马画山位于兴坪镇西北4公里处,是漓江上的著名景观之一。山高400余米,宽200米,临江而立,石壁如削,壁上五彩斑斓,远望如一幅巨大的画屏,细细地端详,画屏中似有一群骏马,或立或卧,或昂首嘶鸣,或扬蹄奋飞,真是一幅美妙杰作:“应是天公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

清代徐弓赞道:“自古山如画,如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有民谣相传:“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八匹中榜眼,看出九匹状元郎。”据说1960年周恩来总理与陈毅游漓江时,面对画山揣摩了许久,周总理看出九匹,陈老总看出八匹。游客每每到此,总要细细揣摩,发挥想象力数一数。九马画山,堪称漓江画廊“巨壁美”之冠,也是兴坪贡献给人类的无价之宝。

中外名人聚焦地

距兴坪码头2公里,便是中国第一位总统孙中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均访问过的渔村。渔村位于漓江边,充分展示了中国乡村传统建筑的文化艺术内涵。村中房屋与圩上古建筑风格相近,青砖青瓦,坡屋面、马头墙、飞檐、画栋、雕花窗,结构独特,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桂北民居特色,距今近500年历史,仍保存完好。村前漓江环绕,江对面一带鲤鱼山、金宝山、元宝山、剑刀山、笔架山风采各异。全村主要以赵姓世居。相传,明代时,其远祖从湖南迁至阳朔杨堤浪石村,正德年间,始祖曾到此一游,见山川气势不凡,便举家在此拓荒居住,后来发展成兄弟六系。因村中有大鱼塘,村前有大沙洲,故命名为鱼塘洲,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为现名。

1921年冬天,时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率船队300余艘,从广东溯江而上,准备到桂林建立北伐大本营。到达阳朔时,孙中山作了《实行三民主义及开发阳朔富源方法》的演讲。渔村人赵丹瑶是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先后在国民革命军中任营长、团长,直至战死沙场,被追封为少将之职。孙中山先生在到达阳朔作演讲后的第二天就到渔村。孙中山还在胡汉民等人的陪同下,登上了该村的天水寨。在天水寨上,孙中山对秀丽的水光山色赞叹不已,当晚即在停泊村前江中的船上夜宿,并亲笔题写“天水寨”三字,次日才带队去桂林。

1998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及夫人一行,从桂林乘船而下,到达渔村参观访问。克林顿对渔村典型古朴的中国农村风貌赞许有加,他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古老的马头墙,漫步在幽深的小巷中,被那些雕花门窗深深吸引,忍不住驻足抚摸,爱不释手。在参观了村民赵家仕的小卖部后,克林顿说:“我祖母是开小卖部的,我喜欢看小卖部。”随后主动与赵家仕全家合影留念。在渔村经过近一小时的参观,克林顿对在场的村民和记者说:“在这里我要向新闻单位和帮助我们的中国人民说,在江泽民主席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将越来越好,生活变得像鲜花一样美好。”克林顿总统访问渔村,世界各大传媒争相报道,使小小渔村名扬天下。

渔村或许真是一方“贵地”,自建村以来,历代将官、富绅层出不穷。明代有进士赵海吾,清代有进士赵卫卿、赵际隆、赵儒廷、赵克进、赵日卿、赵克诚等6人,并有多人中举。这里出了清末维新派首领康有为的弟子、参加“公车上书”的赵春台;出了追随孙中山革命的黄埔一期学生赵丹瑶;这里有富甲阳朔的赵家堂;这里有留学海外并寓居加拿大的造船主赵元典博士……

渔村是个村落,却像个城堡。据说这里先前外人是不能轻易进得去的,就算进得去也不易出得来,它恍如一个八卦图。村内全是一幢幢的青砖建造的大宅院,院内雕梁画栋,木雕、砖雕比比皆是。

古镇全景 (苏道深/摄)

(佚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