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择时而断,致力成为调解高手,人民调解方法与技巧

择时而断,致力成为调解高手,人民调解方法与技巧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调解的最后拍板几乎都是由他一言而定,因此而成为调解高手。择时而断不但是调解员的工作需要,也是当事人参加代表的需要,这就是很多纠纷案子要等到下班的时间后一两个小时或深夜才能结案的原因。

择时而断,致力成为调解高手,人民调解方法与技巧

第二节 择时而断

春秋战国毛遂平原君楚王谈判“合从”联合抗秦。楚王曰:“秦新通好於楚,君欲寡人‘合从’救赵,秦必迁怒於楚,是代赵而受怨矣。”平原君曰:“秦之通好于楚者,欲专事于三晋,三晋既亡,楚岂能独立哉?”楚王终有畏秦之心,迟疑不决。毛遂在陛下颜视日晷,已当午矣。乃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可决,今自日出入朝,日中而议猶未定,何也?”楚王怒问:“彼何人?”平原君曰:“此臣之客毛遂。”楚王曰:“寡人与汝君议事,客何得多言?”叱之使去,毛遂走上几步,按剑而言:“‘合从’乃天下大事,天下人皆可议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色稍舒,问曰:“客有何言?”毛遂曰:“楚地五千余里,自文武称王,至今雄视天下,号为盟主,一旦秦人崛起,数败楚兵,怀王囚死。白起小竖子,一战再战,鄢郢尽没,被逼迁都,此百世之怨,三尺童子,猶以为羞,大王独不念乎?今日‘合从’之议,为楚非为赵也!”楚王曰:“唯唯。”遂曰:“大王之意已决乎?”楚王曰:“寡人已决矣!”毛遂呼左右,取歃血盘至跪进楚王之前曰:“大王为‘从约长’当先歃,次则吾君,次则臣毛遂。”于是从约遂定。数数几语显示了毛遂的胆略过人,毛遂见谈判陷于僵局,选定日当午时才敢仗义执言与楚王对质,这是毛遂根据谈判的气氛在时间上作出最佳的选择,所以才能一言即中。

民事纠纷的调解过程,什么时候能拍板结案,这是所有参与调解的人员关注的事。发生纠纷的过程往往是一个是非伴随成见、误会、报复、旧怨新恨等的复杂过程,要想当事人释疑解恨或澄清是非必须有一个过程,除认真倾听、耐心说服以外,还要洞识当事人的心理变化、语言变化、数字变化,在双方接近调解的要求距离时,才可以拍板结案。有经验的调解员,一般都会掌握好调解的气氛和时间。宜山镇有一位姓陈的老人,调解很有名气。据了解,在调解过程中,他似醒似睡,不愿多搭腔,只倾听双方的对话,仔细琢磨各方语气变化,待双方该说的都说了,随着时间煎熬,双方的距离逐渐接近时,他认为再僵持下去没有必要了,反而对双方无益,他就站出来与双方当事人的主要代表协商达成调解协议。所以,调解的最后拍板几乎都是由他一言而定,因此而成为调解高手。(www.xing528.com)

在纠纷调解时,双方各自邀请参加的代表中,不少人本身是民间调解的能手,有些人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很具有拍板的权威。在调解过程中,经过双方的争论和事实澄清后,这些人权衡双方的利弊关系,对调解的上下方案或许已经有腹稿了,但也不会轻易表态。说少了,没有必要遭受邀请的当事人嫌他不帮他们;说多了,会遭到对方的攻击,有失自己身份,老成持重是他们的风格,时机不成熟,他们同样不会表态的。随着时间消磨与双方的讨价还价的对抗,受赔方最后会认为再僵持下去,对方也不会让步或增加赔偿;赔偿方也会认为如果不让步一点,调解也许会破裂,调解不成功对自己不利。到了这种程度,调解员可以与当事人的权威代表商讨落实协议了,人脉关系好的话,当事人的代表还会主动向我们交底,促使达成调解协议。

择时而断不但是调解员的工作需要,也是当事人参加代表的需要,这就是很多纠纷案子要等到下班的时间后一两个小时或深夜才能结案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