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爱琴文明:西方文化源流(前30~12世纪)

爱琴文明:西方文化源流(前30~12世纪)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爱琴文明时代是古希腊文化的初始阶段,也是持续时期最长的阶段,历时约8个世纪之久。克里特文化与迈锡尼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前后相继共同组成了爱琴文明,不仅是西方文化的源泉,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爱琴文明:西方文化源流(前30~12世纪)

一、爱琴文明时代(前30~12世纪)

公元前20世纪,希腊爱琴地区的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先后出现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习惯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古希腊文化的爱琴文明时代,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是爱琴文明时代的两个阶段。爱琴文明时代是古希腊文化的初始阶段,也是持续时期最长的阶段,历时约8个世纪之久。

(一)克里特文化

克里特是孤悬于希腊本土南端之外处于地中海东部的一座岛屿,是欧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中心。

大约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进入铜器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在克里特岛北部的克诺索斯产生了欧洲最早的国家。从这个时期开始,克里特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450年达到鼎盛时期,成就了东地中海霸权。有了初具规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对外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范围日益扩展,近到东地中海沿岸地区,远至埃及、小亚细亚、西西里等多个地域。荷马在其《伊利亚特》、《奥德修斯》史诗中,描述了公元前1900年时的克里特岛,有多达90个城镇约10万居民。手工业相当发达,文化发展有了较高水平,已经能制作精美的陶器,描绘风格灵巧秀逸的壁画考古发现的克里特岛洞穴岩壁上距今3000多年前的《克里特贵妇》壁画,异常精美。

克里特文化最伟大的创造,一是发明了欧洲地区最早的文字——线形文字。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王朝的官员发明了线形文字A,为经济和商业事务服务。但线形文字A至今还没有被解读。公元前1600年,迈锡尼人根据自己的语言需要改进了米诺斯人的线形文字A,形成了被称为现行文字B的音节文字。考古学家在迈锡尼人统治的克里特岛上发现了几千片线形文字B的泥版文书。1952年英国考古学家文特里斯将线形文字B解读为音节文字。二是修建了欧洲最早的规模庞大的米诺斯王宫。据希腊神话传说宙斯诱拐了西亚推罗城邦国王的女儿“欧罗巴”,并将其带到了克里特岛。“欧洲”即“欧罗巴”据此得名。为躲避夫人即天后赫拉,宙斯将自己变成了一头公牛,将欧罗巴安置在米诺斯迷宫中。宙斯与欧罗巴共同生下的儿子米诺斯,在克里特岛建立了米诺斯王朝。米诺斯王宫曾多次遭到破坏,可能和火山爆发或地震有关,但每次破坏后都修造得更为宏伟富丽,最后落成的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间以上,厅堂院落众多,布局不讲对称,空间高低错落,走廊迂回曲折,梯道交叉复杂,不熟悉路径的人一旦进入便难觅出路,因此,人们便把这座王宫誉为“迷宫”。这座伟大的王宫数千来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下,直至19世纪经考古发掘才重见天日。

公元前1450年左右,克里特文化突然消失:据考古分析,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北方游牧民族迈锡尼人入侵这两种因素都有。(www.xing528.com)

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人占领了米诺斯王宫,成为克里特岛的主宰。当希腊人逐渐完全融入克里特岛与克里特人之后,克里特文化便随之消亡。

(二)迈锡尼文化

迈锡尼文化是由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

克里特文化消亡后,文明的中心转移到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公元前1400~1200年,迈锡尼达到其文明的盛期。迈锡尼文化的最大创造是在克里特的线形体文字基础上发明了自己的文字,考古学家称为“线形文字B”。迈锡尼文化时代拥有兴旺的农业,繁盛的海上贸易,修建了卫城、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圆顶墓,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都具有比较高的水准。从出土的精美手工艺品、青铜武器、金器和陶器的风格可以看出,迈锡尼文化时代的物品形制和纹饰虽然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但处处留存着克里特文化的影响和烙印。

在公元前12世纪初,迈锡尼及附近各国组成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挑起了希腊传说中著名的特洛伊战争。虽然迈锡尼最终攻克了特洛伊城,但自己也元气大伤,迈锡尼文化从此开始衰落。12世纪末,北边的多利亚人入侵并灭亡了迈锡尼,迈锡尼文化就此消亡。

克里特文化与迈锡尼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前后相继共同组成了爱琴文明,不仅是西方文化的源泉,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