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广钧内经:奇经八脉与经络详解

李广钧内经:奇经八脉与经络详解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奇经八脉关于奇经八脉,在《内经》中只是散见于各篇章,还没有系统、完整的记述。至《难经》在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的三难中,开始论述了奇经八脉的作用、循行起止及所主疾病。尔后《针灸甲乙经》又记述了奇经八脉的有关穴位。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从其内容来看,还不能十分明确“奇经八脉”在经络学说中的地位与作用。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李广钧内经:奇经八脉与经络详解

(一)奇经八脉

关于奇经八脉,在《内经》中只是散见于各篇章,还没有系统、完整的记述。至《难经》在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的三难中,开始论述了奇经八脉的作用、循行起止及所主疾病。尔后《针灸甲乙经》又记述了奇经八脉的有关穴位。至明代李时珍在研习之后,撰有《奇经八脉考》附于《濒湖脉学》后。现综合上述内容,以示应用于临床的意义。

1.任脉

[原文]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素问·骨空论》)

[释析]任脉主要循布于人体腹面的正中线。后一段是言督脉与任脉之气脉相通。

[原文]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素问·骨空论》)

[释析]任脉为病,主要表现在前后二阴及生殖系统病症。

[原文]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灵枢·经脉》)

[释析]任脉之别属十五络脉之一。

2.冲脉

[原文]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灵枢·五音五味》)

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灵枢·逆顺肥瘦》)

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素问·骨空论》)

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斜)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斜)入踝,出属跗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灵枢·动输》)

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灵枢·海论》)

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素问·痿论》)

[释析]冲脉主要循布位置,前循于腹胸;后循于脊背;上可至口咽;下可至足趾,所以称之为“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原文]邪气入则病作……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灵枢·岁露》)

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即冲脉的深层),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灵枢·百病始生》)

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灵枢·海论》)

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素问·骨空论》)

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灵枢·五音五味》)

冲脉者……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灵枢·逆顺肥瘦》)

[释析]冲脉又称为“血海”,其为病较为复杂,既可有神志异常,也可有气逆里急,还可有血虚寒厥等病症。

3.督脉

[原文]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眥,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素问·骨空论》)

[释析]督脉主要循布于人体背部的正中线。

[原文]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素问·骨空论》)

[释析]督脉为病,主要表现为后背及脊柱和肾的病症。骨上,指曲骨穴;脐下营,指阴交穴;但这两个穴都是任脉的穴位。

[原文]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灵枢·经脉》)

[释析]督脉之别属十五络脉之一。

4.阴、阳

[原文]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脉有阴阳……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灵枢·脉度》)

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阳,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灵枢·寒热病》)

[释析]脉起于足踝之下,主要循行于下肢的内外侧,并上达头面。眼睛之开合失常,当与阴、阳有关。

5.阳维、阴维脉

[原文]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去地一尺所。(《素问·刺腰痛》)

[释析]“去地一尺所”为阳维之郄,即太阳承山穴。

[原文]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则悲以恐,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素问·刺腰痛》)

[释析]飞阳即阴维之脉。起于足少阴筑宾穴。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即阴维之郄,筑宾穴。怫怫然,指怒貌。

6.带脉

[原文]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灵枢·经别》)

以上是散见于《内经》部分篇章中有关“奇经八脉”的记载。从其内容来看,还不能十分明确“奇经八脉”在经络学说中的地位与作用。至《难经》始对“奇经八脉”存在的作用,以及每条经脉的起止点、循行部位和所出现的病变证候,做出简要的论述。

[原文]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有阴、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难经·二十七》)(www.xing528.com)

[释析]奇经八脉是由《难经》明确提出的,并指出此八经“不拘于十二经”,即不受十二经的约束,并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霶霈[pāng pèi],音乓配,形容大暴雨的水势,借此形容当经脉盈满流溢之时,奇经可像沟渠一样,将络脉满溢的气血蓄积起来;诸经,即指十二经。

[原文]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继也?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

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内经》谓并足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还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气,蓄则肿热,砭射之也。(《难经·二十八》)

[释析]奇经八脉的起止及循行分布,《难经》与《内经》稍有出入,但较之《内经》更为详尽。

注:下极之俞,即会阴穴;中极,即中极穴,在脐下四寸;气冲,即气街穴,在少腹下方横骨两侧处,股动脉部位;诸阳会,即足太阳膀胱经的金门穴,在足外踝前下方;诸阴交,即足少阴肾经的筑宾穴,在足内踝的上方;不还周,即不像十二经脉那样环周不息。但事实上十二经脉的环周并不是与奇经八脉无关的,如任、督、冲三脉最为明显;不能拘,也就是不能约制八脉。

[原文]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为病,阳缓而阴急,阳为病,阴缓而阳急。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督之为病,脊强而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难经·二十九》)

[释析]此主要论述了奇经八脉的病症。溶溶不能自收持,形容倦怠乏力的样子。

《难经》虽对奇经八脉做出综合系统的论述,但仍不是完整的。至李时珍撰《奇经八脉考》,始将每条经脉的起止循行过程中,与其他经脉相互沟通、联络及其穴位表述的比较完整。事实上,奇经八脉并非是八条孤立的经脉,而是属于整个经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既是调节、灌注十二经脉(包括十五络、经别等)血气的脉道,又是使十二经脉相互沟通、协调的主导。仅举一例,“冲为血海”,女子在14岁左右冲脉始盛,月经来潮,婚后受孕,又是冲脉养胎;产后哺乳,其乳汁同样是冲脉的作用,当然,这是中医学的理论。

(二)其他相关的经络内容

1.皮部论

[原文]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

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素问·皮部论》)

[释析]人体的皮表是属于经络的外层。外邪伤及人体,同样看伤到哪条经络的皮部,由皮部沿其络脉而入中,络邪不去,则就要入传于经,经邪不去,则入传于腑、脏。

注:上下,指手足二经;阳,指络脉;阴,指经脉;主内,指阳气入内;主出,指阴气外出;不与,即不是通过皮部→络→经→脏腑。

2.气穴论 详见《素问·气穴论》。

所谓“气穴”是指脏腑经络之气与穴位相通。所以称之为“气穴”,实际讲的是头面、胸、腹、脊背及四肢的穴位名称。并提出365穴(实际记载的是358穴),以应一岁。文中谈及“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说明经络与营卫实质是一个系统,而且还必须依赖于“大气”即氧气。

3.气府论 详见《素问·气府论》。

本篇是对“气穴论”的补充,所以称之“气府”,主要讲的是手足三阳经脉的穴位数,阳经属府,故称之为“气府”。其数目是:足太阳76穴,足少阳62穴,足阳明68穴,手太阳36穴,手阳明22穴,手少阳32穴;另督脉28穴,任脉8穴,冲脉22穴,其他如足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脉、手少阴脉、阴阳脉及手足诸鱼际脉等12穴。手足三阳的穴数为296;督、任及其他诸穴等为90穴。二者合计共为386穴,但其中有重复穴21个,所以实际为365穴,以应一岁之数。

以上所言的气穴、气府,讲的是所有经脉的穴位名称及数目。

4.海论

[原文]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冲),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灵枢·海论》)

[释析]四海亦有顺逆,顺则生,逆则败。故在《灵枢·海论》中列举了四海有余与不足所出现的典型病症及治则,具体内容放在病机中讨论。

除此,尚有营卫与经络的关系,已有专论于前,不再赘述。

总之,以上所摘述之经络学说当为其学说的全部。欲研习或对经络进行现代研究,笔者认为首先应熟悉经络学说的整体、全貌,然后再进行分析研究(包括现代实验手段),得出的结论、成果才不会是片面的。

笔者在研读王树权先生所著《图注八十一难经译》时,在奇经八脉后有一段王树权先生的论述,甚为精辟,故摘录于后,以供后学参考。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经络学说的研究就有着精湛的论述。

中医学不是巫术,不是假想,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真正的科学。中国科技工作者用核探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研究经络实质。采用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生物大分子作为踪剂,按照中医经典著作的论述,注入到人体经线上,在测量方法上着重于示踪核素沿经运的时间空间关系,显示经络的位置。观察到经络走行的方向性,测出了大分子沿经传播的速度,明显地看出大分子团沿经运行时有波动现象。这项科学的、可靠的实验,不仅验证了中医经络学说的科学性,而且迈出了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学实践的可喜一步。

东方和西方有两种不同的科学传统,其深刻差别孕育了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西方随着科学的发展,对组成物质粒子的认识从思辨走上实证,创造了近代科学的光辉成就,也形成了一条固定化思维路线——把粒子作为认识的焦点,即‘实物中心论’。其特点是撇开广泛的联系,把事物一步步分解为其组成部分,用各部分来解释整体。正是在这条思路的指导下,西方医学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实物粒子’上,器官、细胞、分子;特异性原因,特异性药物成分等等,走上了一条分析还原的道路。

东方文明充满着哲理,源于《易经》,是一种‘系统中心论’。认识的焦点不是实物粒子,而是粒子之间的关系、演变、转化等等。认为整体是基本实在,分割开来的各部分不能真正说明整体,自发地倾向于今天的场、场与粒相统一的观念。正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中医学形成了整体观,着重从阴阳、五行、藏象、运气、正邪等矛盾关系上,从整体的功能活动、动态过程、自组织机制来认识疾病,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思想。

我们可以把上述两种不同的科学传统作比较研究。但是,把一种传统作为唯一正确的标准,用来评价另一种传统,只能导致认识上的错误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从‘分析时代’进入‘系统时代’,科学正处于结束‘现实世界简单性’信念的转变中,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哲学的思想。现在科学的这种转折在医学领域深刻反映出来,表现为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相应的方法论从还原论向系统论转变。当从这个新角度重新考察中医时,发现它把握着疾病的深层规律,其内容与现代科学前沿领域的一些课题直接相关;它的理论与方法论模式,与当代医学发展的最新趋势相一致。

中医学的真理随着科学的发展将放射出更灿烂的光芒。”

笔者之所以引录王树权先生的这段论述,是因为他是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来揭示东、西方的传统思路体现在医学领域中的差异性。东方的,也可以说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所体现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将逐渐证实他的优越性。因此,在现代中西医相互补充的年代,如果只从一方、一药、一症、一病的角度去研究、探索,是推动不了中西医结合步伐的,只有从两种医学体系的认识论、方法论的高度进行比较研究,才能从实质上找出两者在思路上的差异,互相取长补短,逐步地、可以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特医学体系,不仅为我国人民,也为世界人民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