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广钧内经10讲:探讨藏象学说

李广钧内经10讲:探讨藏象学说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藏象学说的专题共有七个题目:命门、相火、营卫、三焦、精、气、神,现分述如下。这个部位就是解剖学两枚肾脏的正中线。宗气以元气为根,下达纳入于命门,故有“肾为气之根”和“肾主纳气”之说;而元气亦以宗气为养,以保存元气的持续力。其中《求正录》一卷,提出对“命门”的独到看法。笔者认为他的这一看法,应该说是对《内经》中有关“肾”的学说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发展。

李广钧内经10讲:探讨藏象学说

有关藏象学说的专题共有七个题目:命门、相火、营卫、三焦、精、气、神,现分述如下。

(一)命门说

命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内容,归属在“藏象”部分,始见于《黄帝内经》。在《内经》的162篇中,有3篇提到“命门”,文句基本相同,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灵枢·根结》)、“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灵枢·卫气》),此处的太阳是指足太阳膀胱经脉,至阴为穴名,在足趾部分;命门是指目,即眼睛。为什么把眼睛称为“命门”呢?在《灵枢·大惑论》中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指睛明)……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灵枢·口问》谓:“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灵枢·决气》谓:“气脱者,目不明”。由此可以看出《内经》把眼睛称为“命门”,即生命之门的理由皆如上述。

现存古医经的另一本书《难经》中,对“命门”却有不同提法。在《难经》三十六难和三十九难的记载是:“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然: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为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这两段文句,很清楚点出“命门”是指生殖系统,如从形态学上看“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的论点,很难成立,从而也导致千古之争。但是,自《难经》提出的“命门”之后,在历代古籍中,可以说已没有“命门者,目也”的提法,基本上都是认同《难经》之说,把“命门”列入“肾”的范畴

对命门争论的焦点主要是:①对“左为肾,右为命门”有不同的认识;②命门是“相火”,夹于两肾之中间,为水精中之阳;③命门是人体内另一系统,不仅主管生殖系统,即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而且还“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盈虚在根”(见《类经附翼·求正录》)。

应该说以上3种观点,都是在各自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

1.中医诊脉法虽始于僦贷季,但据《内经》所论“三部九候”是指头颈为上部有三候,手为中部有三候,足为下部有三候。然自《难经》第一难指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之后,寸口即为两手腕之桡骨动脉,属手太阴肺经,中医的诊脉法,皆从《难经》之说,只是在诊危重病时,才取足之“趺阳”及“太谿”脉,看是否还能救治。故此,《史记·扁鹊仓公传》中谓:“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即秦越人,相传为《难经》的作者。其实,《难经》的“独取寸口”也是有三部九候,三部是寸、关、尺,九候是三部各有浮、中、沉。晋·王叔和著《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脉学专著,根据《难经》之说,立左手的寸部主心、关部主肝、尺部主肾,右手的寸部主肺、关部主脾、尺部主命门之论,也就是两尺部的脉左主肾,右主命门,这一诊脉方法一直延至今日。当然,王叔和的左肾、右命门是指诊脉,并不是指解剖学中的两枚肾脏

2.中医经络学中的“督脉”位于躯干后脊正中线,第2腰椎棘突下,有个穴位名“命门”,《内经》中有“七节之傍,中有小心”,所谓“小心”指的就是命门穴。这个部位就是解剖学两枚肾脏的正中线。而历代诸多学者,即以此为据,提出肾为“坎”水,即上下两个阴爻,中间夹一阳爻。这就是说“命门”为肾水中之阳火。中医学者都知道,《内经》中所论之“肾”并不是单一的概念,归纳起来包涵着3方面内容:一为水液代谢系统,二为生殖系统,三为“先天之本”。这是人一生中生长、旺盛、衰老的体现,如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主骨,齿为骨之余;开窍于耳,瞳孔属肾。并提出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等。据此,将“命门”视为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即人体热能的发源地,肾气又叫“元阳、元气、真阳、真火”;肾所藏之精,无论是先天之精或后天之精,都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才能发挥其营养全身各组织器官和衍生后代的作用。先天、后天精气中的温度和动力,就是命门之火的表现。如果命门火衰,一方面在男子可以出现阳痿或精冷无子,在女子可以出现子宫虚寒、不孕或带下过多等病症;另一方面,也可以出现脾胃消化功能低下而造成泄泻、下利清谷,即所谓“火不生土”等症。

在水液代谢方面,三焦气化的功能也是依赖命门火的作用。如果命门火衰,导致气化失司,可引起水肿或小便失禁等病症。此外,命门之元气与胸中之宗气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宗气以元气为根,下达纳入于命门,故有“肾为气之根”和“肾主纳气”之说;而元气亦以宗气为养,以保存元气的持续力。上述的这些论点,时至今日仍是绝大多数学者的一致认识,成为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的基本观点。

3.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用40年的时间将《内经》中《素问》与《灵枢》162篇的全部内容进行分类,著成《类经》,书中内容分为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12类,共32卷;同时还附著《类经图翼》15卷,主要是他本人就中医理论中一些内容的独特论点而撰写的文章。其中《求正录》一卷,提出对“命门”的独到看法。即把“生殖系统”及“先天之本”从《内经》所论的“肾”中分离出来,并对《难经》的“命门”说作出新的更具体的阐述。令人遗憾的是,张景岳的这一论点,并没有引起明代以后的中医学者们的重视。笔者认为他的这一看法,应该说是对《内经》中有关“肾”的学说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发展。因为张景岳的这一论点,不仅是受《内经》的启发,更主要的是来自他个人的医疗实践。从现在的医疗实践看,中医所谈的阴阳失调,即体液与热能的损伤方面,的确有着程度与性质上的差异。如一般的津液、血液与精液的损伤,一般的阳气(热能)不足,急症中的所谓“亡阳”,都是可以救治的。而“真阴、真阳”的衰竭,也就是生命之根——命门的衰竭,却是难以治愈的。仅举一例,在中医古籍中记载的“亡阳”有两种不同表现。一是汗出如油、转出不流的“亡阳”,一是汗出如洗、手足厥冷的“亡阳”。前者的“亡阳”属真阳衰竭,是不可逆转的绝症;后者的“亡阳”是一过性的阳气衰危,经过及时救治,一般是可以恢复的,不属绝症。张景岳所论之“命门”说,其意是五脏各有阴阳,而“命门”是五脏阴阳之根。

这里之所以要谈及“命门”的问题,一是因为这一学说从名词上看,为中医学所独有,它不像肝、心、脾、肺、肾五脏,在与西医学参照时,既有其相同之处,如心主血脉、肺司呼吸、肾主水液等,又有着不同的认识。而“命门”从名词和形态学上都是无法参照的;二是通过“命门”学说启示我们,中医学几千年来始终是在不断的发展着的。尊古,虽主张读经典著作,但不等于泥古;在原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对《内经》中一些内容的否定或发展,并不等于忘祖。

(二)相火论

“相火”之名,始见于《内经》。其名与“君火”对称,即无君既无相。《素问·天元纪大论》谓:“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君火以名,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文中的“六”指六气,“节”指节奏,“五”指五行,“制”为制约。所谓君火、相火并不神秘。火,指的是运动的动力,天体运动不息的动力就叫火。一年寒来暑往,六气变化,五行运动,都有规律,如风→热→火→湿→燥→寒;木→火→土→金→水,有方向,如东、南、西、北、中。主持这个规律、方向的叫“君火”;推动这个运动变化的能力叫“相火”,即“名”指的是运动方向与规律;“位”指的是运动的能力作用。简而言之,《内经》中所说的君火、相火,指的是自然气候变化,即五运六气学说问题,并没有涉及到人体脏腑生理或病理的问题。《内经》中在讲到人体生命运动的“火”时,只讲了“少火”,即体内正常的热能,“壮火”即体内异常的热邪。

唐代王冰在论及人体之“火”证,即病理现象时,提出有“人火”(即邪实之火)与“龙火”(即由阴虚而产生的火证)。

宋、金时,刘完素虽在“火热论”中,将《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的四条热证,归为“君火”类;五条火证,归为“相火”类,但这只是借用“君火”“相火”的名词,作为归类的符号而已,并未具体涉及到人体的生理、病理方面。

至李杲(东垣)在其所著《内外伤辨惑论》的“饮食劳倦论”中谓:“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即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胃之证,始得之,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本文中“相火代之”是指生理之相火;“相火,下焦包络之火”,为病理之相火,此包络指的是命门,即“包络命门说”。如“气高而喘”,即为阴火上炎所致。脾胃之气下流,谷气不得升浮,生长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

文献来看,将“相火”用于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首创于李杲。附带分析一下,李杲所论之相火,与王冰所论之龙火(即虚火),都是根据《内经》的理论阐发的。王冰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认为是下焦肝肾阴虚而龙火浮越,故提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李杲则是根据《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而提出脾胃虚弱,清阳之气下流,引动相火上乘于胃而发热,阴火即内火,故治以甘温除热。王、李之说,其相同点指的都是病理现象,其性质都是“虚”证;不相同之处是一源于肾,一源于脾,故前者用潜降,后者用升发。

元·朱震亨在其所著《格致余论》中有一篇专题研讨相火的文章——“相火论”。其思路是在《素问》运气学说中君火、相火含义的启示下,认为一切事物的生存离不开动与静两个方面。其中动是基本的、主要的。自然界产生万物及人体维持生命均以动为常。至于“动”的产生,是由于相火的作用。因此,他提出:“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可见丹溪所认识的相火之常,就是人体的元阳之气和在大自然中的阳气,就是说相火之“火”,实际是指天地间一切生物的“生生动力”。所以他十分强调相火对于维持生命的重要意义。他说:“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也就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之意,这说明朱氏视相火作用为生命之说。

但是,一切事物总是相对的,在相火的机制上也不例外,它也有动与静的两个方面。尽管相火是以“动”为主,而相对的“静”也是必要的。如果没有相对的“静”,就会出现妄动,妄动当然会造成灾害。所以丹溪在《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中说:“吉凶悔吝皆生乎动”,即正常与反常都是由“动”产生的,也就是说相火的动,有正常与异常两种情况,相火正常的动,有助于生生不息;相火动失其常,则为元气之贼,有害于人体。可见,朱氏所言之“相火”,有正常与异常两种不同的含义。附带说明一下,现在临床中,谈及相火时,多是指异常,即所谓“相火妄动”。

1.相火之常 “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实际是指“命门”火,而朱氏则认为人身相火“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包络者肾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下者也”。又说:“火内阴而外阳”“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惟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从丹溪在《格致余论·相火论》的这几段话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第一,相火之所以“寄于肝肾”,即依赖肝肾,是因为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而相火之所以生生不息,是依赖于精血为其物质基础,即内阴外阳;第二,“五火之动皆中节”,指五脏功能活动正常是相火正常的重要保证,“五”指五脏,“火”即功能活动的动力,“中节”指一定度数,即正常的功能活动。同时相火的正常活动,又是裨补五脏气血,使生命延续的重要根本。一句话,人的生命根本,就在于“火”的中节,生生不息。

2.相火之变 既然相火之动与人体的生命活动攸关,那么一旦相火之动失常就必然会导致病变。上面谈到保持相火正常需有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肝肾之精血充沛,精血即阴,是相火的物质基础,又是保持相火不妄动的主要条件,即涵养相火;二是五脏之火动皆中节,如果五脏之火一旦偏亢,很容易引起相火妄动。因此,丹溪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指出:“二脏(肝、肾)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同时他又指出“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大怒则火起于肝”(《格致余论·疝气论》),“五脏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随起”(《局方发挥》),也就是说,无论是情志过极、色欲无度,还是饮食厚味,都会导致“五性(指五脏)厥阳(指有阳无阴)之火相煽”(《格致余论·相火论》),引起相火妄动,而相火妄动必然又要消耗阴精,引起多种病变。所以丹溪认为“人之疾病亦生于动,其动之极也,病而死矣”,就是指因相火妄动,“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而死”。除去因情志、色欲、饮食等因素之外,若外感六淫之邪,传变入里化热,同样也会引动相火偏亢。故此,丹溪所言的相火,亦包括属六淫之火而诱发的部分。

总之,朱震亨“相火论”的基本要点是:相火为人身生命的动力,但它必须依赖精血这个物质为其涵养的基础;一旦脏腑的阴液、精血有所亏耗,或是外来的邪火过盛,伤及了阴液,都会导致相火妄动,出现动则复灼阴液的恶性循环,危害机体。朱氏这一论点,既继承并阐发了“阳气”(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又阐发了“阴气”对“阳气”涵养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这是丹溪在继承东垣相火为“元气之贼”的观点基础上所提出的新创见

综观丹溪之“相火论”,虽短短千言,但有理有据,言简易赅,富有创见。至于各家对“相火”之争议,我认为主要是名称之争,并无原则分歧。如张景岳认为“相火”只能言其生理,但并不否认相火有妄动的病理变化,只是说不能再叫相火,而应叫作“邪火”;赵养葵(献可)认为生理不讲相火,只叫肾之真火,一旦妄动则称之为“相火妄动”,或“龙雷之火浮越”。至于相火的位置,则多承认是寄于肝肾,肝与胆为表里,三焦亦为元气之别使,故“少阳为相火”亦为通理。因此,笔者认为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相火”这一问题,似应在丹溪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与阐发。

(三)营卫论

营与卫是中医基础理论独有的内容。在《黄帝内经》中,除有《灵枢·营气》《灵枢·卫气》《灵枢·五十营》《灵枢·卫气行》《灵枢·营卫生会》《灵枢·卫气失常》等六篇以营卫命名的章节外,尚有在《素问·痹论》《素问·胀论》《素问·逆调论》《灵枢·五味》《灵枢·本藏》《灵枢·阴阳清浊》《灵枢·痈疽》等多篇内容谈及到营卫的问题。其论述的营与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内经》营卫主要观点

(1)营与卫皆归属于“气”的范畴,即营气与卫气。

(2)营气运行在十二经脉之中,是推动血液运行及使血液再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卫气运行在十二经脉之外,是推动水液运行及使津液再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实际就是十二经水。《灵枢·经水》篇谓:“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3)营气与卫气皆由饮食物所化生,《灵枢·营卫生会》谓:“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4)营气与卫气已含有自然界之“大气”,即氧气。《灵枢·五味》谓:“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咙,故呼则出,吸则入”。

(5)营卫与脏腑的关系。《灵枢·卫气》谓:“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于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说明营气贯注在十二经脉之中,而卫气实际就是十二经水,营卫与脏腑的关系实际就是脏腑与经络的关系。

(6)营气与卫气的循行规律。《灵枢·营气》谓:“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即:“营出中焦”,出于中焦→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上注于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从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督脉)→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任脉)→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于手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

《灵枢·卫气行》谓:“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上行→足太阳→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足阳明→手阳明→至于足→入足心→下行阴分→复合于目于为一周。二十五周于身,阳尽于阴,阴受气,从足少阴注于肾→心→肺→肝→脾→复注于肾→二十五周复合于目。由此可见,卫气以肾为根,故曰“卫气出于下焦”。

(7)营气与卫气的生理作用。《灵枢·本藏》谓:“经脉(指营气)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素问·痹论》谓:“荣(指营气)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灵枢·邪客》谓:“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8)营气与卫气变异的表现举例:《素问·逆调论》谓:“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素问·汤液醪醴论》谓:“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病不愈也;”《灵枢·营卫生会》谓:“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漏泄指汗出;又谓:“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灵枢·胀论》谓:“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灵枢·痈疽》谓:“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9)血液、汗液、精气神与营卫的关系:《灵枢·营卫生会》谓:“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又谓:“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由此可见,营与血,卫、汗、津(汗出溱溱是谓津)是不可分的统一体,皆来源于水谷之精气。神是人的生命体现,神气舍心,心主血脉,故血为神之根。

(10)营卫与三焦的关系:《灵枢·营卫生会》谓:“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但是,营卫的循行与再生,皆通过上焦与宗气合之后而如环无端。

通过对《黄帝内经》所论述的营卫内容加以综合分析,可得出这样的认识。

(1)营与卫皆属于“气化”范畴,而“气化”正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体现。“气化”的运动规律,即“升降出入”“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

(2)营卫之气虽根于先天,但它的生成与运行皆来源于后天饮食物。即“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经脉》)、“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天年》)。

(3)营气运行在十二经脉之中,以营养五脏六腑、筋骨关节,使之形质健康,功能旺盛;卫气运行于十二经脉之外,濡润全身肌肤、腠理、胸腹腔膜,使之御卫功能保持正常。也就是说营与卫实际上就是营养与护卫人体的两种精微物质,是通过十二经脉与十二经水,即“经络”来体现的。

(4)营与卫的实质就是气血津液的异名而同类。“营出中焦”,主要说明后天之本,胃的功能作用健全,营血的化生自然正常;“卫出下焦”,主要说明先天之本,肾气旺盛,人的卫护能力自然健壮。但营卫之气都必须与自然界的大气相结合后,才能发挥其营养与护卫的作用,即所谓宗气位于上焦。这就是三焦与营卫气血的关系。

(5)身体的强弱、健康与否,以及疾病的发生,往往与营卫之气的盛衰和失常有着直接的关系,其表现主要是通过十二经来体现的。如《灵枢·经水》谓:“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灵枢·卫气》谓:“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能得病之高下”;《灵枢·经脉》谓:“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别》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以上四段条文,虽未谈及“营卫”二字,但实际上已包涵着营卫在内。

2.《难经》营卫观点摘要

继《内经》之后,《八十一难经》中所论“营卫”内容共有七难,现分述如下。

三十难曰:荣气之行,常与卫气相随不?然:经言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息,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故知荣卫相随也。

三十二难曰:五脏俱等,而心肺独在膈上者,何也?然: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故令心肺在膈上也。

三十五难曰:五脏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独去大肠、小肠远者何也?然:经言心荣,肺卫,通行阳气,故居在上;大肠、小肠,传阴气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远也。

四十六难曰: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经言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于常,故昼日精,夜不寤也。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七十一难曰:经言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何谓也?然: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荣腧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也。

按:针阳者,指针刺卫分:刺阴者,指针刺营分。

七十二难曰: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

七十六难曰:何谓补泻?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泻之时,何所置气?然: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其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阴气不足,阳气有余,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荣卫通行,此其要也。

《难经》所述之营卫,营常称之为荣,归纳为三部分内容:一是讲营卫的生成与循行规律,这部分内容与《内经》无异;以及心主荣血,肺主卫气,心营肺卫之说从《难经》始;二是讲壮年与老年在睡眠方面的变化,实际与《内经》相同;三是讲治法中针刺手法与营卫的关系,包括刺卫无伤荣,刺荣无伤卫。调气之方,必在荣阴卫阳;补泻手法亦分荣卫。总之,《难经》讲的荣卫,一为生理,二为病理,三为刺法。

3.《伤寒论》营卫观点摘要

后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仅在太阳篇有三节条文谈及荣卫。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宋本原文第53条)。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宋本原文第54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宋本原文第95条)。(www.xing528.com)

[释析]太阳主表为六经之藩篱,统一身之营卫。故风邪侵表,伤及营卫而引发太阳病。在《伤寒论》中除太阳篇外,其他五篇均未谈及营卫,也就是说,在六经辨证中,仅有太阳病与营卫有关。这与《灵枢·营卫生会》“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是一致的。

4.《金匮要略》营卫观点摘要

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第9节条文)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8节条文)

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气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第2节条文)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第17节条文)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第2节条文)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8节条文)

阳衰之后,荣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咽喉塞噎,胁下急痛。(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0节条文)

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9节条文)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第4节条文)

[释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从《难经》,皆称“营”为“荣”。

后世“温病”学派,根据《难经》肺主卫、气,心主营、血之说,根据温热病毒伤及人体的发病证候及传变情况,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从而确立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应该说是中医学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内容之一。

这里之所以罗列《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对“营卫”的论述,是为了说明“营卫”学说是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及指导治疗的独特理论之一,也是从事中医工作必须要清楚、要掌握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三焦

1.人体整体观

三焦是中医学中一个特有名称,始见于《黄帝内经》。在“藏象”学说中,三焦为六腑之一,即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在“经络”学说中,三焦为手少阳经,包括经脉、经水、经别、经筋。从名词上分析,“三”是指人体躯干的3个部分:胸腔,包括心、肺为上焦;腹腔,即膈以下、脐以上,包括脾、胃等器官为中焦;脐以下即小腹部,包括肾、膀胱等器官为下焦。所谓“焦”就是火热的意思,即人体热能(阳气)的表现。《内经》中大约有25篇论述有三焦的部位、生理功能、经络的循行起止,以及病理、病症的变化等内容。而在《八十一难经》中也有4篇论述了三焦的有关内容。

2.不必争论有形无形

(1)从形态学,即解剖上讲,三焦虽称之为腑,但它又不同于胃、胆、小肠、大肠、膀胱那样,有一个固定的部位和形状。三焦不仅包罗着胸腔、腹腔,而且人体的腠理,即皮肤的内层、脏腑的外膜及汗孔、毫毛等,都是三焦的通行之处。其“府地”可谓大矣。所以《难经》认为三焦是“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是个有名而无形的“外腑”。可以看出《难经》说三焦是有名而无形,是针对胃、胆等五腑有着固定的部位与形状而言。因而,没有必要在是否“有形”与“无形”上争论。

(2)从生理作用上讲,《内经》称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主管水液代谢;又谓“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而这个“气”在上焦分为两行,一为营气,一为卫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下焦则包括传导糟粕的大肠和水液渗入的膀胱。因此统称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沤有浸泡之意,渎则有排污之沟之意。同时还谓:“三焦出气,温肌肉,充皮肤。”《难经·三十一难》则提出:“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又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即命门),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难经·六十六难》)。从《内经》和《难经》可以看出“三焦”在人体的作用,它既是生命所依赖的饮食物之消化、吸收与排泄的概括,又是先天之原气(命门)敷布于胸腹腔膜及腠理的使者。汉·张仲景谓:“腠者,是三焦通会元贞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3)从病理、病症的变化上讲,《灵枢·经脉》篇中有手少阳三焦经脉所行之处的病变,如耳聋、嗌肿、喉痹、肩、肘、臂的外侧疼痛等;《素问·咳论》中有“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灵枢·胀论》中有“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以及《灵枢·五癃津液别》“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溢则为水胀”;《灵枢·本输》“三焦者……实则闭癃(小便不通利),虚则遗溺”等病症的记载。

3.维护五脏五腑的城垣

综合上述,在中医学中之所以有“三焦”这个独特的内容。它体现着:第一,人体的整体观。就是说从形态上讲,心、肺、肝、脾、肾五脏,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五腑,它们之所以能够固定在各自的位置上,是因为有个腔囊和脂膜包罗着,而这个腔囊和脂膜有着一定的温度(热量),是流动着的,如同城垣一样,起着维护作用的物体,它就是三焦;第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体液与热能,而体液与热能这一综合体的持续再生,正是三焦生理作用的表现。以上两点就是中医学中所以要设立“三焦”一腑的意义所在。自明代之后,一些医家即明确提出“三焦者,确有一腑,在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腑也”;“三焦者,指腔子而言”;“三焦之形质可考,三焦之气化难见,故曰有名而无形也”。至于清代吴瑭的《温病条辨》一书,将温邪伤及心肺的,称为上焦温病;伤及脾胃的,称为中焦温病;温邪久羁,伤及肝肾的,称为下焦温病;这仅是借用三焦之名,进行辨证分型而已。

(五)精

在《黄帝内经》中所谈的“精”,不是单一的概念,它和“气”“神”,都是多义性的,即没有定义性,并且涉及内容较广。从《内经》所述之“精”来看,有单指一个“精”字,也有“精神”“精气”“精明”“精微”“精髓”并论。综合其内容,大抵可归纳为:一是指大自然之气;二是指人体内之精,而人体之精又分为几个方面;三是指思维意识。现仅就其相关的主要原文,做如下分析。

1.精为大自然之气 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载有“天地之精气”“呼吸精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雾不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精,地有形”,《素问·六节藏象论》“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以及《素问·五常政大论》的“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等,都指的是大自然界之大气(含氧气),它是人类甚至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外在条件。

2.精为人体内之精 关于人体内之“精”,则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构成人体之精,叫做“生殖之精”,如:“生之来谓之精”(《灵枢·本神》),“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又如,养生中谈到的“以欲竭其精”“精气溢泻”“精少,肾气衰”以及“精时自下”等,指的都是“生殖之精”。

《内经》谓:“肾藏精”“肾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所藏之精,是指两个部分,一为“生殖之精”,又叫“先天之精”;二为“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这个“精”,就是由饮食物所化生的、具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所以又叫“水谷之精”“后天之精”。就是说肾所藏之精,一为先天之精,一为后天之精,也就是广义之“精”。

3.精为营养物质 《内经》中将凡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统称之为“精”,并认为这些精都不能随意过耗、伤损。如:“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精于脉……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脾气散精……水精四布……”(《素问·经脉别论》)、“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灵枢·卫气》)、“荣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痹论》)、“营卫者精气也”(《灵枢·营卫生会》)、“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五脏,主藏精者也”(《灵枢·本神》),就是指:藏精于肝,藏精于心,藏精于脾,藏精于肺,藏精于肾,合心于精,故“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素问·五脏别论》)。又如:“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引起精气不足甚至衰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素问·厥论》)、“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灵枢·本神》),“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灵枢·本神》),其中不正当人即指其人出现异于常人的言行,“精脱者,耳聋”(《灵枢·决气》)、“尝富后贫,名曰失精……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素问·疏五过论》)、“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灵枢·本神》)。上述之精气伤损,指的都是广义之“精”。

4.精与神的关系 《内经》的多篇内容往往是精神并述,如“精则养神”“精神乃治”“积精全神”“精神内守”“精神乃居”“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等。那么,精与神是什么关系呢?《内经》谓:“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前一句说的是后天之精与神的关系,即人之神靠水谷之精气来涵养;后者一句说的是先天之精与神的关系,即男女媾合,即由两个生命的结合,而孕育下一代的生命物质是精产生的。这种精与神的关系表现为互根关系,所以精气充沛,神就旺盛;如果精气亏耗,或者神气耗伤,都会出现“精神内伤”“精坏神去”“精神将夺”“精神乃殃”的病态。

在《内经》所谈及的“精神”还有另一个含义,即是指人的思维意识,如:“志意者,所以御精神”(《灵枢·本藏》)、“精神不专”“精神不进”“移精变气”“移精祝由”以及“圣人传精神”“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灵枢·终始》),“专意一神”指精神要专一,皆是指人的狭义之神。

另外,精尚有指诊脉时的体验,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所谈及的“有余为精”“不足为精”等,所有这些,与前面所谈的属营养人体的物质之精无关。

5.关于“精”与“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谓:“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这里是讲气、味、形、精四者之间的关系,而突出的是气与精。即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气伤精、精化为气。这就是精与气的互根,所以经常在谈“精”时,则多“精气”言之。至于“精髓”,则是指由精化生在脊骨中之髓而言。

6.关于“精明” 《素问·脉要精微论》谓:“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灵枢·大惑论》也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为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故阴阳合传而精明也”,这二段内容所谈的“精明”,指的就是眼睛,一方面说明眼睛是受五脏六腑之精气来营养;另一方面又说明眼睛可观察五脏之异常变化,以及人的神气是否健旺。

《素问·脉要精微论》又谓:“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说明在诊断切脉时,要观察患者的精明,即眼神;面部之五色亦为脏气精气的外在表现,要观察其是否润泽;人的头部为视、听、嗅、味及思维之所在,故称“头者精明之府”,视力、听力、嗅觉、味觉及思维能力都健康,说明人的精气充沛,否则就是精神衰败。

对于《内经》所述有关“精”的内容,本文所列并不完全,但总的说来,不外上述六点。

(六)气

我所以要谈“气”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中医古籍中所论述的这个词,都没有定义性。“气”是什么?并没有固定的概念。其中,在《黄帝内经》中谈到的“气”就有:真气、正气、邪气、大气、宗气、卫气、营气、精气、神气、阳气、阴气、清气、浊气、淫气、上气、中气、下气、脏腑之气、气实(有余)、气虚(不足)、气脱、百病皆生于气……等等。讲了这么多的气,应该怎样理解、怎样认识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分析、归纳、比较这种方式,还是可以弄清楚的。主要把它归纳为三个方面。

1.气的表现 在古医籍中,无论讲了多少种“气”,其共性都指的是一种动态现象,也是流动着、活动着的表现。

2.气的大分类 气有两个大分类,一个大分类,是指大自然的各种气。即除“大气”(氧气)之外,尚有正常的六气,称之为“正气”,出现异常变化而伤及人体的六气,称之为“邪气”,又叫虚邪或贼邪。如《内经》中说:“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正气者,正风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灵枢·刺节真邪》)。“所受于天”之天就是说其源于大自然;风为六气之首,即含寒、暑、湿、燥、火在内。

另一大分类,是指人体内的各种气。其内容又含两个部分:一部分讲的是生理活动的表现;另一部分讲的是病理活动的表现。

在生理方面,又分为物质之气与功能之气两个类别。凡能够营养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各种精微的物质,如《灵枢·决气》所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而这种水谷之精气与水液共同滋养人身的叫“卫气”;与血液共同行于脉中而营养人身的叫“营气”;具有与精液并存,保证正常生殖能力的叫“原气”。无论是卫气、营气与原气,都必须与体外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大气”相结合之后,才能起到营养全身的作用。这四种气综合在胸中之后,称之为“宗气”,又叫“气海”。如《灵枢·邪客》所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又《灵枢·五味》说:“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咙,故呼则出,吸则入”,也就是说积在胸中的宗气,是饮食物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吸入的自然空气相结合的产物,因其是体内之气与体外之气的综合体,又是贯注全身精微之气的起点,所以叫做“宗气”。

在生理方面的另一类别,是指“功能”之气。也就是古代医家把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皆称之为“气”。如《灵枢·本神》谓:“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痹论》谓:“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又《灵枢·天年》说:“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衰……九十岁,肾气焦……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以上所举之例,即可说明五脏之气是指功能活动,其中,阳气指热能,阴气指五脏之功能。

人体之气的另一部分,讲的是病理表现。如:“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闷”(《灵枢·口问》);“气脱者,目不明”(《灵枢·决气》);“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气虚则厥,实则胀”(《灵枢·本神》);又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以上所列举的气,都属于病理现象。

3.气的其他含义 在古医籍中所论之“气”,既有一词多义,又有多词一义。所谓一词多义,如《内经》中谓:“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灵枢·营卫生会》),“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灵枢·卫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灵枢·营卫生会》);又如“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素问·经脉别论》),本节条文中的“淫”字,作“贯注”解,绝不是“邪”的意思;浊气归心的“浊”字,是指精微的营养物质,与病理之“浊气”截然不同。以上可以看出“精气”“卫气”“营气”“清气”“浊气”等,都不是单一的概念。

所谓多词一义,如“宗气”又叫“气海”,而“气海”又有“上气海”与“下气海”之分,上气海指的是“宗气”,下气海指的是“丹田气”。多词一义,仅举此一例,不再赘述。

总之,中医学所讲的“气”,其内容十分广泛,本文所列也并不完全。正因为它没有定义性,不是单一的概念,所以也不能用简单方法来解释,只有通过分析、归纳、比较之后,才会弄明白的。

(七)神

这里谈“神”,是因为“神”这个词,没有定义性,没有固定的概念。而且在中医古籍中比“气”更加多义性。概括起来神有以下几层含义:一讲天地万物即大自然的运动变化;二讲一切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等的变化规律;三讲人的养生之道;四讲人体的生理活动;五讲人体的病理变化;六讲中医诊断疾病的要领;七讲治疗疾病的原则。现分述如下。

1.神与大自然的运动变化 《黄帝内经》谓:“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素问·气交变大论》),“纪”指的是规律性;又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不测谓之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这几段话中的“神”字,指的是观察认识的能力,“明”即明白的意思。就是说大自然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虽然风、热、湿、燥、寒五种在天之气,和木、火、土、金、水五种在地之形的活动变化,很难预测,但人们通过认真的观察,逐渐的加以认识,还是可以弄明白的。

2.神与生物的变化规律 《素问·五常政大论》谓:“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素问·六微旨大论》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文中“根于中”指的是动物,“根于外”指的是植物。一般说来,动物是有血气心知的,其生命在于五脏,又叫“五内”,其知觉运动就是“神”的表现。换句话说,所谓“神机”指的就是人的知觉和运动,没有知觉,不能运动,神机也就化灭了;而植物是无知的,其生成之本,主要是靠外界的气化而生长,故以皮谷为命,皮剥即死,所以说“根于外”。动物的生命是靠有出有入,其规律是生、长、壮、老、已(即死);植物的生命是靠有升有降,其规律是生、长、化(即变成果实)、收(即收获)、藏(即贮藏种子)。

3.神与养生之道 《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意思是说人之神,是依附在有形之体的营血卫气之中的,所以欲使“神”充沛,必须护养好形体内的营血卫气。而营血属“阴”,卫气属“阳”,故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说,“阴平”即静的意思,“阳秘”即固的意思。《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谓:“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服”即顺应的意思,就是说聪明的人在养生中,不仅知道保持精神充沛,同时还要顺应大自然的气候变化;所谓“通神明”,也就是通过观察、认识来弄清地理与气候变化的规律。

4.神与人体的生理 《内经》谓:“两神相搏,合而成形”(《灵枢·决气》)、“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以母为基,以父为楯(音shǔn,材具之义),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何者为神……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天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刺法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指五脏),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神者,正气也”(《灵枢·小针解》),“血者神气也”(《灵枢·营卫生会》)。上述所选的内容说明:①神就是人的生命,来源于父精母血。父母身体健康,其胚胎就能正常成长为人;出生之后,就要依赖饮食物的营养来维持其生命活动。只有形体没有神,就等于没有生命;而生命又是依附在形体之中,即所谓“形神互根”。②神就是人的知觉、感觉、思维意识能力的体现,由心脏来主宰。③人体所摄入的饮食物,通过消化功能,所化生出的营养精微物质,包括血液、津液、热能等,不仅是维持人体各脏器组织的功能活动,同时也是保持“神”的充沛旺盛的物质基础。

5.神与人体病理变化 《灵枢·邪客》谓:“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弗”是不的意思,“容”有侵入之义,意思是说心这个脏器是很坚固的,由心包来保护,一般所谓的心受邪而发病,是指心包发病,如高热神昏。若心脏真的受邪,如现在常见的心肌梗死、心绞痛而影响血液循环,就有生命危险了。关于神的病理变化,《灵枢·本神》谓:“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怵即恐,惕即惊,流淫指精时自下,其机理是因神伤则心肾不交,恐惧则伤肾,肾伤则精不固,故精自下,本段的意思是说无论是暴喜或突然受到恐吓,都会引起神伤而心跳加快,心悸不宁。又谓:“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素问·脉要精微论》),意思是如果心阳虚衰,则神不守舍而善悲;反之,心阳过亢,热扰心神,则多喜狂笑,或烦躁不安,语言错乱,行为不能自控,如精神分裂症。《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辛”指食物之味辛辣,“沮[jǔ],音举,败坏之义,“弛”松纵之义,“央”同殃,这段话的意思是,过于吃辛辣食物,会使筋脉受损而松弛,引起膝关节疼痛或活动有碍,因过辣散气,则精神耗伤,所以说乃殃。由此可见,心脏的阴阳失调,血脉瘀滞或血气虚少,情志的喜怒惊恐过激,以及饮食的五味偏嗜,皆可影响到“神”而发病。

6.神与中医诊断学 《素问·移精变气论》谓:“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意思是说古代医生僦贷季对人的面色和脉搏的变化,已经观察认识的很清楚了,这个“神明”,指的就是观察、认识明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又谓:“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而且明矣”,此处所说的“神”,指的是认识能力;“知一”,指问病情;“知二”,指诊其脉;“知三”,指观察气色形体状况;“神而且明”,即认识判断的很清楚。又谓:“积神于心,以知往今”(《灵枢·五色》),即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观察了解病情,既可以知道初病之因,又可以根据现状而判断预后的情况。还说:“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素问·气交变大论》),就是说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其初始、发展及转归、预后的变化,能够全面认识每一种病的发病变化规律者,才是高明的医生。《难经》谓:“望而知之谓之神”,这个神字作反应迅速准确解,即在望其面色、舌象及形体动态时,应反应迅速而准确。《素问·宝命全形论》谓:“道无鬼神,独来独往”,《素问·五脏别论》谓:“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意思是说:医道是不相信有鬼神的,只是凭借诊断来认识疾病变化。因此,凡相信有鬼神作祟,而不相信医学的人,也不必向其讲述医学的道理。由此可见,中医学的科学性。

7.神与治疗原则 《灵枢·官能》谓:“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灵枢·本神》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这两段话的“神”字,都是指要仔细观察的意思,即在用针灸(包括用药)治疗时,首先要观察人的形态、阴阳、表里及血气盛衰、精神情绪等,以判断五脏之虚实,然后再选择用针的手法和药物的配方。《灵枢·九针十二原》又谓:“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意思是说粗心的医生,只观察病人的形体症状;而细心的医生,则是观察病人的神气变化,所谓“神乎神”是指观察人之正气的盛衰;所谓“客在门”,客是指邪气,即要清楚邪气在人体活动的情况。《素问·刺法论》又说:“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意思是掌握针刺方法,必须修养自己的神气,医道常存不衰,也是在于神气根固,而神气又是以精气为根,精气没有耗散,神才能固守不衰。《灵枢·胀论》还说:“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补虚泻实,神归其室”,虚,是指人体的正气虚弱;实,是指致病因素亢盛;室,指体内。此段意思是说,病属正气已虚,医生反用损伤正气的针刺手法或用攻泻之药,结果必然会使神气受损不能内守;遇到正虚邪实的病人,应采用在扶助正气(即补虚)的前提下,攻其病邪,这样才不会损伤神气(即正气)。《素问·汤液醪醴论》又说:“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神不使也”,不立,即治疗无效之义,就是说,形体已衰败,血气亦虚极,通过治疗没有效果,这是因为神气已经耗损。这个神字,指的是正气。用针经气不应,用药脏气不应,说明人体出入升降功能已衰竭。

综上所述,中医学所谈的“神”,涉及面十分广泛,本文所列并不完全。但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概括为三点:①神就是依附在形体之中的生命活动,包括知觉、感觉、运动、情志变化,也就是类似于神经系统等,即所谓“形神互根”。②神是指人的观察、认识、分析、判断一切事物的能力,以及处理事物的精心程度和敏感度,即所谓“神而明之”。③神是指人体健康与否的外在表现,即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至于《内经》谈到的所谓“鬼神”,很清楚是与医学内容无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