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中医论治冠心病:赵锡武经验

老中医论治冠心病:赵锡武经验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知,冠心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心、胃气血之亏虚及它们关系之失调,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其证属实者用橘枳姜汤加减,以达到通阳降胃之作用。4.扶阳抑阴本法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中属阳气虚、阴寒盛一类情况而制定的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之水肿,常以真武汤助心阳以平冲利水,此为治本。[《历代名医临证经验精华》——赵锡武]

老中医论治冠心病:赵锡武经验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之“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可谓是胸痹心痛病之总纲。“阳微”是指明上焦胸中之阳不足,胸中阳气不足则胸中冷而血不足,血不足则脉不通,即为阴弦。胸中冷与胃阳虚有密切关系,营、卫、宗气都来源于中焦,胃阳虚、谷不消则三气乏源,故使胸中冷而导致胸痹心痛。反之胸中冷亦使胃气无余,故可见呕吐、哕、下利等症。按以上分析,胸痹的发生乃因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胸中冷则脉不通。营虚由于无气,无气又由于胃阳虚,胃阳虚又可归于心血不足。由此可知,冠心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心、胃气血之亏虚及它们关系之失调,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再从临床实际上看,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等消化道症状,以及由于饱食腹胀而引发心绞痛的情况,皆证实了这种认识。

鉴于以上对冠心病发病的认识,在治疗上强调要处理好虚和实、心和胃、气和血、阴和阳的关系,总结出冠心病治疗的6条法则。

1.宣阳通痹 本法为临床上治疗胸痹心痛之主要方法。阳不宣可令血痹,血痹亦可令阳不宣,故通阳可宣痹,宣痹亦可通阳。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方,其中瓜蒌开胸宣痹以通阳;薤白化痰、通阳以宣痹;半夏和胃降逆,起到扶助心阳的作用。如胸胁逆满可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有胸痛掣背、背痛彻心表现者,说明阴寒极盛,可在主方中加乌头赤石脂丸;失眠者合酸枣汤。若有精神异常,表现为脏躁之无故悲伤或反复无常者,可于主方中加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半夏厚朴汤等。

2.心胃同治 心与胃之气血亏虚及它们相互间关系的失调是冠心病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所以冠心病治疗中的心胃同治法非常重要。

冠心病之胸中气塞短气,多责之于胸阳痹阻,脉络不通,胃气痞塞。其证属实者用橘枳姜汤加减,以达到通阳降胃之作用。临床上亦有无明显胃不和见症者,可用茯苓杏仁甘草汤益心气开胸痹降逆气;若主要表现为心气不足者,可用人参汤加味。若临床上见除有胸部的痛、闷感及心悸表现外,还有食后上腹部胀满、食滞不下等明显的胃气不和证,必于宣痹通阳的同时加和胃降逆之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之组方即体现了心胃同治的原则。(www.xing528.com)

3.补气养血 冠心病的病机总的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指明气血虚,气虚则营虚,血不足则胸中冷;血虚则气不生,气不生则脉不通。对于冠心病之胸痛、胸闷、心悸,属病久正气衰弱而见脉虚者,常投当归补血汤类以补气养血,此为以补药之体做攻邪之用,扶正以祛邪,为治本之法;若心悸脉数明显,则增用生脉饮加酸枣仁、龙骨牡蛎、当归等;若见脉结代、心动悸,则用炙甘草汤以益阴复阳。

4.扶阳抑阴 本法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中属阳气虚、阴寒盛一类情况而制定的治疗方法。王好古之《阴证略例》治疗心肾阳虚、阴邪内盛敢用大剂辛温扶阳药,鼓动心阳,抑阴邪上乘;赵献可《医贯》用益气治疗血脱,取阳生阴长之意。故治疗冠心病,取《阴证略例》“尺脉不至者加黄芪”之意,以大剂黄芪(45g左右)加人参汤(人参、白术、生姜、甘草),治疗属于气损阳衰者,取得满意效果。对于胸中痞满或痛者,取附子散寒复脉,令血气条达。阴阳之要,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故扶阳即是抑阴,抑阴亦是扶阳。胸痹一病,由于胸阳虚微,阴寒隔塞不通,所以扶阳抑阴法不可少。其病时缓时急者用薏苡附子散;四肢厥逆,脉微下利者加四逆汤;阳虚胃冷者加附子汤。若阴寒甚可加细辛、桂枝等。

5.活血行水 冠心病患者,由于体内血运失常,络脉瘀涩,可使水液停滞而见眼睑及下肢肿胀。对此,《内经》有“去宛陈莝”法,即疏导血液中的陈腐瘀积,使血流畅而水肿消。水肿出现的根源,乃由于心阳虚而不能运水,故在活血利水的同时又要助心阳以顾其本。对于冠心病之水肿,常以真武汤助心阳以平冲利水,此为治本。瘀血征象明显者加当归芍药散,增强活血行气利水力量;肺部瘀血或肝大充血者,加参苏饮。

6.补肾养肝 本法亦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正常情况下,肾与心水火同济,肾与肝乙癸同源。若肾不能上济于心则心血不养,心气不通,故见心悸、脉迟、胸闷、少寐等症;肾精不足则肝血亏虚,肝阳上亢,故见头晕、耳鸣、腰酸软等症。呈现高血压的一系列表现。对此,不仅要从心治,而且要通过滋补肝肾来复心血、益心气。常以瓜蒌薤白汤方加杞菊地黄丸,令患者久服,若见微寒肢冷、脉微等肾阳衰微症,则宜加桂附地黄丸或右归丸;血压高者加天麻钩藤饮。[《历代名医临证经验精华》——赵锡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