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中医论治冠心病,从五脏同治心绞痛

老中医论治冠心病,从五脏同治心绞痛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认为冠心病虽病位在心,但与胃、肝、肺、脾、肾等脏器亦关系密切,所以在治疗当中设立了以下5法。这段经文说明了心胃的关系甚为密切。曾治张某,女,54岁。用心胃同治法,以上方 4剂,服后病情好转。所以心血不足之心悸、失眠与肝血不足之两目昏花、月经涩少同时出现。曾治李某,男,62岁,既往高血压、冠心病史。[樊瑞红.马连珍从五脏同治冠心病心绞痛经验.四川中医,2002,20:1]

老中医论治冠心病,从五脏同治心绞痛

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认为冠心病虽病位在心,但与胃、肝、肺、脾、肾等脏器亦关系密切,所以在治疗当中设立了以下5法。

1.心胃同治法 《内经》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这段经文说明了心胃的关系甚为密切。所以冠心病患者常伴胃脘不适。主症:胸闷、憋气、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牵及后背,胃脘部胀闷不舒、隐隐作痛,纳少寐差,舌质胖淡,苔白厚腻,脉沉。方药用定痛救心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细辛3g,高良姜白芷、荜茇、半夏、黄连黄芩党参甘草各10g,冰片(冲服)0.3g,丹参24g,干姜6g,大枣5枚。曾治张某,女,54岁。既往冠心病、慢性胃炎史。近日出现心前区疼痛,伴胃脘部胀闷,时胸闷心悸。舌质胖淡,苔白腻,脉沉。用心胃同治法,以上方 4剂,服后病情好转。

2.心肝同治法 心主血,肝藏血。若心血不足,则肝血亦因之而虚,肝血不足,心血亦因之而损。所以心血不足之心悸、失眠与肝血不足之两目昏花、月经涩少同时出现。主症:胸闷、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后背压迫沉重感、两目干涩。方药用定痛救心汤加归脾汤:细辛3g,高良姜、白芷、荜茇、白术、党参、当归、炙甘草、远志各10g,冰片0.3g(冲服)。如表现肝郁之症,伴随两胁胀满、口苦咽干,应加用柴胡疏肝散。处方:细辛3g,高良姜、白芷、荜茇、柴胡、川芎、香附、枳壳陈皮、甘草、赤芍各10g。曾治李某,男,62岁,既往高血压、冠心病史。近日由于生气后情绪波动,造成胸胁胀满不舒,心前区后背沉重疼痛。舌质红,苔黄,脉弦。辨证为肝郁气滞,心脉瘀阻。治疗以心肝同治法。用定痛救心汤合柴胡疏肝散,取得很好疗效。

3.心肺同治法 在气血运行过程中,肺朝百脉,为相傅之官,佐心气以行血。若肺气虚弱,则血行无力,可致心血瘀阻,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口唇青紫。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则可使脉络瘀阻。主症:胸闷憋气,心悸气短,心痛掣背,咳嗽气喘,痰白质黏,口唇青紫,舌苔黄腻,脉滑数。方药用定痛救心汤合二陈汤加减:细辛3g,高良姜、白芷、荜茇、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杏仁各10g,黄芪30g,大枣5枚。曾治唐某,女,58岁,慢性支气管炎史10年,肺心病、冠心病史5年。每年冬季发作哮喘,咳白痰,伴有心痛掣背,口唇发绀。于立冬前以上方10剂煎服,连服2年奏效。(www.xing528.com)

4.心脾同治法 心主血,脾统血,心阳不足脾阳亦虚,脾虚不运则水湿不化,脾病多湿,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主症:胸闷憋气,面黄少华,心悸腹胀,纳少便溏,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方药用定痛救心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细辛3g,高良姜、白芷、荜茇、附子(先煎)、党参、甘草、白术各10g,干姜6g。曾治柴某,男,67岁。有五更泻病史,经常腹痛便溏,少气懒言。近日出现胸闷憋气,心前区隐痛。查心电图心肌缺血。拟心脾同治法,用上方5剂,疗效满意。

5.心肾同治法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亦需上济于心,使心阳不亢。即所谓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如心阳不振,心火因之不能下温肾水,以致水寒不化,从而表现为心悸、水肿等水气凌心之症。若肾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或心火独亢,不能下交于肾,均可出现心悸、怔忡、失眠。主症:心悸怔忡,胸闷憋气,失眠多梦,肢肿尿少,后背刺痛,腰酸腿软,舌质胖淡,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方药用定痛救心汤加参附汤:细辛3g,高良姜、白芷、荜茇、红参(先煎)、附子(先煎)、泽泻、甘草各10g,丹参24g,黄芪、茯苓、猪苓各30g。曾治王某,女,50岁。胸闷憋气,心烦失眠,腰背疼痛,面浮肢肿。舌胖淡齿痕,脉沉细无力。治以心肾同治法,用定痛救心汤合参附汤,连服15剂病愈。[樊瑞红.马连珍从五脏同治冠心病心绞痛经验.四川中医,2002,20(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