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中医论治冠心病-陈某、王某心肌梗死前壁治疗验案

老中医论治冠心病-陈某、王某心肌梗死前壁治疗验案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验案1陈某,男,61岁。[《张伯臾医案》]验案2王某,41岁,男。患者经常头晕头痛,胸部疼痛,疲乏无力,在某医院心电图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因此,治疗首在调气,气开血畅,胸痛、胸闷就会好转,其余症状如心悸、梦多、腰痛、大便不畅、胃脘疼痛、泛酸往往会随着主症的好转而消失。来院当天复查心电图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本证的治疗用温通胸阳,化痰宣痹,佐以疏肝理气通络之法。

老中医论治冠心病-陈某、王某心肌梗死前壁治疗验案

验案1

陈某,男,61岁。1974年2月7日初诊。

胸骨后刀割样痛频发4天,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症见胸痛掣背,胸闷气促,得饮则作恶欲吐,大便3日未解,苔白腻,脉小滑。

阴乘阳位,清阳失旷,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金匮要略》曰:“胸痹不得卧,心痛掣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治从其意。

瓜蒌9g,薤白6g,桃仁9g,红花6g,丹参15g,郁金9g,制香附9g,制半夏9g,茯苓12g,橘红6g,全当归9g,生山楂12g。6剂。

2月13日二诊:胸痛5日未发,胸闷亦瘥,面部仍有灰滞之色,大便4日未通,苔薄腻,微黄中剥,脉小滑。痰瘀渐化,心阳亦见宣豁之机,还宜通寓补,以其本虚标实故也。前方去香附、郁金、山楂,加炒酸枣仁9g,生大黄(后下,后改用制川大黄)3g。9剂。

2月21日三诊:胸闷胸痛已罢,便艰,苔腻已化,舌红,脉弦小,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恢复期,病后心阴耗伤,拟补中寓通,以图根本。

太子参15g,麦冬9g,五味子3g,炒酸枣仁9g,浮小麦30g,炙甘草6g,丹参15g,当归9g,桃仁6g,红花6g,火麻仁(杵碎)12g。10剂。

按:本例痰滞交阻,气滞血瘀,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通阳散结豁痰化瘀,服15剂症状消失;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恢复期,生脉散益气养阴调治。住院2天,未用西药。[《张伯臾医案》]

验案2

王某,41岁,男。1975年1月13日初诊。

患者经常头晕头痛,胸部疼痛,疲乏无力,在某医院心电图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现在胸痛胀闷以左侧为主,心悸,梦多,胃痛泛酸,大便2日1次,腰痛(曾诊断腰椎骨质增生)。舌质嫩,舌边齿印,脉间歇参伍不调。

治宜宽胸理气,通阳化瘀。

拟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方加味治之。

全瓜蒌12g,薤白9g,姜半夏9g,茯苓9g,杏仁6g,甘草6g,远志9g,侧柏叶9g,石菖蒲9g,丹参15g,玄参9g,糖参6g,桔梗9g,五味子1.5g,麦冬9g,枳壳9g。3剂。隔日1剂。

1月20日二诊:胸脘胀痛发闷感减轻,头晕较前好转。仍梦多,便干。舌苔润腻,脉大,间歇消失。1月13日处方基础上加龟甲9g,龙齿9g。3剂。隔日1剂。

2月22日三诊:诸症大减,精神好转,胃脘微胀,脉气调匀无间歇。1月13日原方3剂,隔日1剂。(www.xing528.com)

按:本案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仍有胸闷胀痛,心悸梦多,舌质嫩,舌尖有齿印,脉象间歇,参伍不调,有本虚标实之象,胸闷胸胀属于宗气不畅,血脉不活。因此,治疗首在调气,气开血畅,胸痛、胸闷就会好转,其余症状如心悸、梦多、腰痛、大便不畅、胃脘疼痛、泛酸往往会随着主症的好转而消失。初诊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宜痹通阳;茯苓杏仁甘草汤和中利水,开肺化痰;远志、石菖蒲宁心开窍;生脉散益气养阴。二诊加龟甲、龙齿养心安神。[《刘星元临证集》]

验案3

陈某,男64岁。

高血压病史15年,近2个月来反复发作心前区疼痛似刀割,全身冷汗,活动及劳累后加剧,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来院当天复查心电图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中医会诊:患者体型肥胖,心前区疼痛如刀割,大汗淋漓,大便干,舌质紫黯,舌边缘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数。

证属真心痛,阳微厥逆,气滞血瘀型。

人参附子龙骨牡蛎、桂枝、益母草、丹参、川芎

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守方不更,再进3剂,复查心电图为前壁心肌梗死演变期。由于舌黯转润,苔腻亦化,即改用益气养阴,化瘀祛浊法以善其后。

按:本案患者体型肥胖,心前区痛如刀割,舌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有痰瘀阻络之象,但患者大汗淋漓,脉数,有欲厥脱之象。证属阳微厥逆,气滞血瘀,故以丹参、川芎、益母草活血通络,桂枝温通心阳,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益气温阳固脱,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用益气养阴,化瘀祛浊法善其后,用药丝丝入扣,步步有法。[《医海涓聚》——张志雄]

验案4

杨某,女,70岁。

患者于2个月前因冠心病大面积心肌梗死入院抢救,出院后,因气候突变,寒流袭来,又感胸部闷胀,气短,心前区隐隐作痛,两胁亦持痛不休,左手臂胀麻。伴有咳吐白黏痰,腹胀,大便干燥等症。患者精神紧张,夜寐易发惊悸。其舌苔白腻,脉来沉弦而滑。

脉证合参,辨为胸阳痹阻,痰浊凝聚,心胸脉络不通则痛。

治宜宣痹通阳,豁痰通络止痛。

糖瓜蒌(先煎)30g,薤白6g,半夏15g,旋覆花10g,红花10g,茜草10g,桂枝10g,丹参20g,郁金10g,木香10g,降香10g。

服5剂后,胸满、胸痛大为缓解,咳痰减少,夜睡已能成寐。又续服5剂,诸症皆安。

按:《金匮要略》将胸痹一证的病因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四字。“阳微”即寸脉来微,主胸中阳气不足;“阴弦”,指尺脉见弦,主在下痰浊水邪反盛。《辨脉法》云:“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故胸阳不振,反使下焦之阴邪乘虚犯上,使心脉痹阻,气血不能。《素问·调经论》曰:“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因此,导致了胸痹心痛发生。至于两胁疼痛的原委,亦属胸痹胁逆气冲之类。本证的治疗用温通胸阳,化痰宣痹,佐以疏肝理气通络之法。以瓜蒌薤白半夏汤、旋覆花汤及颠倒木金散三方相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开痹,宣化痰浊之邪;旋覆花汤活血通络止痛,斡旋胸胁之气;颠倒木金散则专以疏肝理气,而行气血之滞为特长也。[《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