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莲思想:佛教通史看点!

日莲思想:佛教通史看点!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应该指出,在日莲之前日本已经存在神国思想,但这主要是历史上的天皇、公卿贵族、上层武士用来粉饰自身,神化其统治的工具,与民间百姓无关。日莲作为一个佛教庶民化运动的推动者,同时也是一个神国思想的推动者,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应该指出,日莲对净土、真言等宗派进行攻击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华至上主义”的排他性,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因此,对日莲宗的排他性应加以客观的、历史性的分析。

日莲思想:佛教通史看点!

日莲是一个既有独创性,同时又善于吸取他人长处的宗教思想家。他与同时代的新佛教领袖们乃至此前的大多数佛教祖师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对自身和自己生身之处日本,抱有独特的敏感和自负。

日莲从不掩饰他强烈的自负情绪,这与他自认“法华经行者”的使命感是密不可分的。《法华经》“寿量品”描写了释迦说法时大量菩萨从地涌出,称他们实为释尊过去无量劫的弟子。“神力品”则进一步举出了地涌菩萨的四大代表,即“上行菩萨、无边行菩萨、净行菩萨、安立行菩萨”,以上行菩萨为上首。日莲即自称“上行菩萨”,认为自己肩负着末法时代弘扬《法华经》的使命,是应时而现的大菩萨。《显立正意钞》说:“大觉释尊入灭后,经历二千二百二十余年,虽尔月(指印度)、汉、日三国之间未有此大本尊。或知不弘之,或不知之,我慈父以佛智隐留之,为末代残之,后五百岁之时,上行菩萨出现于世,始弘宣之。”在经历百般磨难后,他自比《法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反复以经中“如来现在,尤多怨疾,况灭度后”的话自勉,把世人对他的不解乃至迫害当作对法华行者的考验。“松原法难”后,他身负重伤,但仍表示“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称自己为“日本第一法华经行者”。

“日本国”一词经常出现在日莲的著述中,这不但在镰仓佛教诸祖师中是一个特例,就是在中世的日本文献中也不多见。佛教一直有正报、依报的说法,正报指佛或众生自身,依报则指其所处于其中的环境。日莲是这样定义正报和依报的:他将释迦佛(通过《法华经》展示的本尊释迦)、日莲自身(“上行菩萨”)定为正报,相应地将娑婆世界和日本国定为依报。

早在伊豆流放期间,日莲就写作了《教机时国钞》,在此书中他首次提出了“教(所弘的法)、机(弘法对象的根机)、时(弘法的时机)、国(弘法的区域)、序(弘法的次序)”的概念。这组概念是对佛教传统“根、机、时”说法的发展。其中的“国”很有创意,指出了弘法对象与所处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表明日莲不仅具有自觉的民族意识,还具有民族宗教的自觉意识。

与印度和中国相比,日本不仅是一个小国,还是文化上的后进国。当时的日本人对印度和中国还普遍怀有艳羡之情,佛教徒更是将印度看作世界的中心。日莲深知此点,在《妙法比丘尼御返书》中,他说:“月氏(印度)人、汉土(中国)人看此国(日本)人,正如此国人看伊豆、奥州以东的夷岛(北海道)人一样。”但是,在日莲心目中,日本却是优于前二者的,他说:“我日本国于一阐浮提内,优于月氏汉土,超过八万国。”(《神国王御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日本国不同于印度和中国,属于一向纯圆之机”(《当世念佛者无间地狱事》)。也就是说,日本因为一向信奉大乘,因此优越。他进而提出了日本是“神国的佛国”的说法。

应该指出,在日莲之前日本已经存在神国思想,但这主要是历史上的天皇、公卿贵族、上层武士用来粉饰自身,神化其统治的工具,与民间百姓无关。在承久之乱(1221)中皇室被打败,作为神子的天皇被武士流放的情况下,民间对这样的说法甚至产生了怀疑。自文永(1274)、弘安(1281)之役,日本不战而胜强敌(元军)之后,普通日本人才越来越相信大和民族是受到神庇护的民族,日本是神国。日莲作为一个佛教庶民化运动的推动者,同时也是一个神国思想的推动者,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正因为如此,日莲及其思想在历史上多次被民族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利用。客观地说,日莲确实是一个民族意识的先行者,但他所认为的日本是神国、日本优于中印的理由,主要在于日本是一个奉行大乘正法的国家,其目的还是推行他的《法华经》信仰。因此,这种所谓的“优越”不是没有前提的,其出发点与后来的军国主义种族优越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www.xing528.com)

毋庸讳言,日莲是一个攻击性很强的宗教家,他的立场曾被概括为一首短偈:“念佛无间禅天魔,真言亡国律国贼。”其实,他从对手那里借鉴、吸收了很多东西,例如法华经题唱诵,无疑是受到了净土宗称名念佛的启发,经题的书写乃至使之曼陀罗化则源自密教,等等。

应该指出,日莲对净土、真言等宗派进行攻击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华至上主义”的排他性,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但其中也带有一定的策略性。日莲本身是一个具有很强政治敏感度的人,在给时赖的上书即《立正安国论》中,日莲就特意将火力对准净土而省略了他一向反对的禅,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深知时赖信奉禅宗而对净土怀有戒备之心。他在很多场合刻意对体制内宗教采取挑衅态度,不能不说是为了吸引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的注意。因此,对日莲宗的排他性应加以客观的、历史性的分析。

除了吸收佛教的其他宗派外,日莲思想中还融入了大量的神道元素。与法然、亲鸾等人只拜阿弥陀佛不拜神道神祇不同,日莲不但在自己的教义中暗自糅入神道,还公开倡导神道崇拜,他的神国思想与神道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说,日莲创立的日莲宗特别富于日本民族特色。

[1] 七难: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