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发展观与五个重庆建设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五个重庆建设的关系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科学发展观与“五个重庆”建设的关系“五个重庆”建设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统一,是在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决策,是科学发展观在重庆的具体实践。可持续发展观更加关注人本主义。《宣言》提出的27条原则极大地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发展观与五个重庆建设的关系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与“五个重庆”建设的关系

“五个重庆”建设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统一,是在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决策,是科学发展观在重庆的具体实践。

一、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然而发展本身及人类对发展的认识却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2003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得以正式提出,它是在不断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基础及未来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发展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演变,体现了发展观念的不断成熟特征。

经济增长发展观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传统发展观,盛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种发展观以GDP总量和人均GDP增长为中心,把经济总量的增长,即总产出的增长作为发展的标准与目标,认为增长等于发展。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标志。不可否认,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曾经对人类经济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很多发展中国家因此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民生产总值的迅猛增加,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由于对GDP的过度追求,造成了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对人文较少关怀。

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是对经济增长发展观的反思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人口剧增、食物匮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大量失业、社会两极分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难题的涌现,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受到了严峻挑战,人们开始对传统的以GDP增长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行反思,开始从更宽的视野去审视发展,逐步认识到忽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经济增长,不可能带来人们所期望的普遍福利。基于这样一种理论背景,美国学者率先发动了一场“社会指标运动”,提出了建立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生活文化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1983年,法国学者弗郎索瓦·佩鲁出版了《新发展观》一书,把发展视为“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理论。这种发展观比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更全面更成熟,表明了人们对发展内涵的认识已由单一性、片面性向多元性、全面性的拓展。

可持续发展观更加关注人本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72年世界环境大会上,但其概念的正式形成和真正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则是在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完成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问世以后。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和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了行动。《宣言》提出的27条原则极大地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4年9月召开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进一步发展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行动纲领》提出的15条原则充分阐明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这一重要命题,把“可持续发展”定位于人本主义的发展观。1994年3月,中国政府也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为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实施奠定了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在认真分析上述各类经济发展理论,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为更好更快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宏观目标而提出的发展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我们的发展观也逐渐完善和科学。邓小平同志首先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20多年的经验教训,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指出在新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胡锦涛同志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深入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深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直接动因,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基础,经济增长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演变的前奏。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www.xing528.com)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因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发展确立正确的道路和目标,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在孜孜以求的古老而常新的课题。人类所有的思想理论甚至文化,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探索发展问题的,科学发展观当然也不例外。围绕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致力于解决要不要发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离开发展就没有所谓发展观。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科学发展观,既强调要时刻铭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强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深刻解释了发展的价值取向,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对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阐明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二、“五个重庆”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五个重庆”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途径、建设目标,均源于科学发展观并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五个重庆”建设坚持发展的第一要义,科学绘制了重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五个重庆”建设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城市环境、交通条件、生态环境、安全程度、市民健康水平五个方面为核心内容,提出了重庆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战略目标,是通过全面的发展落实国家赋予重庆的历史使命,致力把重庆从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向国家中心城市、世界城市,开创了推进经济社会和城市科学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五个重庆”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五个重庆”首先明确了“重庆的发展为了谁”。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一方面承载着国家战略需求,其发展必须以国家战略利益的实现为前提;另一方面,其发展又必须满足3200万重庆人的利益需求。因此,“五个重庆”建设充分体现了国家根本利益和重庆人民切身利益的有机统一。2010年重庆经济工作会提出:“抓民生既是发展目的,也是发展动力。”“五个重庆”建设的方方面面均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宜居重庆”是着力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环境;“畅通重庆”是要改善交通条件,实现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森林重庆”是要改善环境,老百姓多吸氧;“平安重庆”是要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健康重庆”是要让孩子长得壮,老人寿命更长,全民生活得更健康。

“五个重庆”建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确保重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五个重庆”建设回答了“如何结合重庆实际,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问题:一是从战略上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作出全面规划,推进重庆全面发展。二是从事物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观点出发,通过五个方面的建设,努力做到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推进全市协调发展。三是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问题,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抓好三峡库区、渝东南山区生态功能区规划和建设,做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推进重庆可持续发展。

“五个重庆”建设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能够正确处理事关重庆改革发展全局的复杂问题。“五个重庆”建设的统筹兼顾特色尤其体现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以“宜居”“平安”“健康”等为重要目标,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促进。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以“宜居重庆”“森林重庆”为重要目标,将人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统一。在统筹市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以“畅通重庆”为重要目标,以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抓手,以“一江两翼三洋”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为重要途径,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