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学家对市场机制问题的观点+通缩牛市

经济学家对市场机制问题的观点+通缩牛市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前,我发表了通缩型牛市的论述,收到了忐忑不安的支持。今天我参考二评苏共中央公开信之《关于斯大林问题》,就市场机制的问题二论通缩型牛市,作为对这部分读者的统一答复。所以,如果在通货膨胀阶段股票和原材料同时乱涨,市场本身的激励机制就失效了。如果在通货紧缩的阶段,股价也随着CPI一同下跌,我们会发现资本市场本身固有的激励机制丧失了。通胀无牛,通缩造牛。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对经济有激励约束机制。

经济学家对市场机制问题的观点+通缩牛市

此前,我发表了通缩型牛市的论述,收到了忐忑不安的支持。大多数读者内心希望我讲的是对的,但是面对摇摇欲坠的上升行情,他们又争先恐后地抛出手里的股票,然后安下心来细读我的文章。读罢之后,贪婪和恐惧同时控制着这些读者的思想,加之这部分读者头脑中本来固有一些经济学的错误思想方式,导致他们对于我所描绘的牛市前景产生了犹豫、动摇和反复。

我曾经说过要把通缩型牛市的文章写成一个“九论”的系列。今天我参考二评苏共中央公开信之《关于斯大林问题》,就市场机制的问题二论通缩型牛市,作为对这部分读者的统一答复。

什么是资本市场?有经济学家说,任何市场都是供求关系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许多人都相信这段话,这说明我们同“邪教”的斗争将是长期的、艰巨的。我认为市场是一整套完整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大家用提高生产力的办法去做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并在这个过程中收到回报。我们来看看在通货膨胀的时候,市场给了大家什么样的激励。全体企业(无论是否上市)都有足够的动机去囤积上游原材料,而不是开工生产,因为投资原材料比辛苦工作赚钱多。我们看到的就是开发商一面惜售竣工物业,一面飙购土地。我们看到企业纷纷去投资购买原材料,其结果是市场对企业的估值下降。估值下降的结果是,资本市场对那些打算创业、打算应用新技术的人,给出了负面的激励。由于新技术应用乏力,我们会看到经济下滑导致原材料价格下跌更快,通货膨胀结束,经济运行重新回到正常状态。所以,如果在通货膨胀阶段股票和原材料同时乱涨,市场本身的激励机制就失效了。

而在通货紧缩阶段,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人们已经没有动机去持有原材料了,而货币购买力则逐步加强。这时候,资本市场会自动给那些优质基因的企业一个高估值。尽管我从来不赞成市盈率估值方法,但是我相信我们将看到通缩时期的估值水平会远远高于通胀阶段的市盈率水平。高估值会鼓励大家去创业,去采用新技术提升毛利率。试想,如果有某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上市并在资本市场获得了高估值,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就会纷纷效仿,改进工艺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完善公司治理,向着上市的高估值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行业的竞争力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提高了,投资人的回报增强了。资本市场就是用这样的高估值提供激励机制。所以,通货紧缩时期,资本市场就会鼓励优质基因的企业对外投资,从而最终克服物价下降、信心不足的趋势。如果在通货紧缩的阶段,股价也随着CPI一同下跌,我们会发现资本市场本身固有的激励机制丧失了。在一个上市公司股价越来越低的市场上,不可能鼓励大家去投资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因为这样的努力将最终导致更低的价值。我们还不如手里紧紧握着现金,共同等待世界末日来得简单,不要再折腾什么创新和发展了。

通胀无牛,通缩造牛。这是资本市场本身固有的激励机制在帮助我们熨平经济周期,并在克服各种困难的同时取得技术进步,发展新的生产力。这个过程是符合客观规律的。(www.xing528.com)

有经济学家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现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依然严峻,股市不可能脱离实体经济的宏观背景走牛,否则就是不理智的炒作行为。他们认为股市是虚拟的东西,政府不应该救股市。如果要救股市,就应该先救实体经济;等实体经济好转了,股市自然而然会好的。他们还呼吁政府要严查股市资金来源,防止人为制造的泡沫。更有甚者还有人煞有介事地说什么炒高中国股市是美国的阴谋,目的就是要断送我们的经济。通货紧缩时期还需要政府来救股市?拜托经济学家们别添乱了。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对经济有激励约束机制。它可以自动运用定价和估值水平,给市场上其他非上市公司的投资人提供正面或者负面的激励,从而提前反映、熨平经济周期。巴菲特说得好,等空头确信那是报春鸟的时候,春天已经过去了。我想说的是,等到中国股市的空头们都看清楚这是一场牛市,都相信经济已经好转的时候,轻舟已在千山外;等到今天的空头们争先恐后地买股票的时候,我一定全数抛给他们。——君子成人之美嘛!

话又说回来,房地产倒真的是经济的晴雨表。房地产是被动体现经济的,有什么样的经济运行模式,就有什么样的房地产行情。所以我一直讲,我国政府针对房地产行业出台各种政策都是无效的。有事打孩子干什么!孩子已经生下来了,是无辜的,你要管的话,就应该在10个月前监督孩子的父母使用安全套。房地产就是孩子,实体经济就是父母,是父母的行为导致了孩子的出生,我们不该去惩罚孩子。2008年初,我国政府颁布了限制外资投资房地产的文件,业界简称限外令。我当时就写了一篇文章,预测中国政府半年之后将出台鼓励外资投资房地产的政策,那篇文章没有媒体愿意发表,至今还在我电脑的文件夹里。从最近我听到的消息来看,这些限制外资买房的措施似乎已经不再执行了。也许为了照顾政策制定者的面子,媒体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停止执行限外令的消息。

(本文写于2009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