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缩型牛市:三论+郭末弱解答

通缩型牛市:三论+郭末弱解答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10月25日.我发表了《A股反转指日可待》的文章,并没有给黑暗隧道中苦寻出路的投资人带来一丝光明,因为他们对我的乐观言论根本听不进去。这也不能责怪普通投资人,当时的媒体和舆论都是一边倒的空头言论。我的老朋友,一个绰号“郭末弱”的老股民曾经在股市跌到l 600多点的时候,发了一条这样的短信给我:“最近翻看了列宁同志的《批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定了必胜信念。”

通缩型牛市:三论+郭末弱解答

20081025日.我发表了《A股反转指日可待》的文章,并没有给黑暗隧道中苦寻出路的投资人带来一丝光明,因为他们对我的乐观言论根本听不进去。这也不能责怪普通投资人,当时的媒体和舆论都是一边倒的空头言论。我在20089月底的时候,曾经写了一篇《为什么我看四千点?》的文章交给某主流媒体去发表,编辑同志断然拒绝,并义正词严地责备我:“周先生,你这样的文章是要误导广大股民的!”我不以为然,我说:“你们报社在2007年底发表那些看8 000点乃至10 000点的文章,难道不是误导股民?怎么在l 800点左右你反而认为看4 000点的文章是误导?”但是,我说服不了这位编辑同志,他似乎不是代表他个人来和我谈话的。现在回头看,凡是仔细阅读并始终追随这份主流报纸的读者,可能会在5 000点以上建仓,然后又在2 000点以下抛出,这样就吃了两遍耳光了。

我的老朋友,一个绰号“郭末弱”的老股民曾经在股市跌到l 600多点的时候(当时他已经满仓),发了一条这样的短信给我:“最近翻看了列宁同志的《批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定了必胜信念。”不久以后,行情渐渐稳住,1 600点附近的底部似乎很坚实了,我又收到他的短信:“回望千六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竹等到上证指数向上攻击年线的时候,老郭又发来贺电:“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竹老郭不愧为中国股市的老游击队员、老布尔什维克,今天我就他最关心的“控制CPI增幅和保持GDP增幅,这两个指标对于股市上涨哪个更重要的问题竹,专门做一个答复。

早在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就明确提出了2009年保持经济增长8%以上,同时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这对于当时被套在股市中还在挣扎并渐渐陷入悲观的股民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特大利好;而且以中国政府一贯的执行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目标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发改委经济学家顾问团似乎赞成增加政府开支,增加政府主导的投资,以投资增长来拉动GDP的增长。这是一个学会了四则运算的小学生都会举手赞成的提议。因为增量就是加法,而这个增量就是我们一砖一瓦堆出来的GDP数字。

恕我直言,如果有人认为这个提议将得到普遍的共识,可能他低估了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的智慧。首先,这个提议只能有效地拉动GDP增长的数字,而不能直接促进经济内生性增长。其结果就是政府赤字扩大,而经济增长的效率下降,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背离。其次,这个以政府投资为龙头的经济刺激计划,几乎没有考虑到资本市场本身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政府头顶“理性的反周期投资”的光环站到了舞台中央,进而把资本市场贴上一个“非理性的趋势投机者的乐园竹的标签并将其边缘化了。

如果我国的资本市场能够出现我所梦想的“通缩牛市”的繁荣,就能够带来两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股市上涨能够给广大股民带来财富,并能够促进消费,从而抵消了部分出口下滑带来的不利因素。其次,股市的上涨在全流通时代将带来更广泛的财富效应,促进社会资本投资实体经济。一旦这样的激励机制存在于股市之中,我们就会看到全社会迸发出蓬勃的投资热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切以政府的4万亿投资为火车头。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许多行业社会投资能够取得比政府投资更高的效率,而效率进步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根本成功经验。(www.xing528.com)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两个政策的配套措施。一是证监会应该推进创业板,并重新启动主板中小板IPO,并鼓励非募集式的IPO,即一个企业可以在A股取得上市地位却不触发其融资需求。二是央行货币发行机制要改,不能从四则运算法则出发去事先确定我们的货币发行量,只要我们的经济没有出现过热的迹象(最好CPI1%之内),我们就不应该对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进行干涉。满足了这两条之后,我们就会启动国内民间投资需求,其效果一定远大于政府发债主导的投资。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而且能够取得温总理提倡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观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来的经济刺激政策,完全是另外一种逻辑。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将给各大产业带来更大更强的产能,并将推升国内的原材料价格。由此形成的这些巨大产能除非都能出口,否则将对国内的物价造成更大的压力,使得我们的上市公司继续在原材料涨价、产成品跌价的泥潭中挣扎。到那个时候,我们非但改变不了固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可能还得要花更大的力气,用更多的政府投资去拉动经济。这样一来,保八的任务就成了一个事倍功半的体力活儿。

“通缩型牛市是我信仰的一部分,我当恪守下去。竹每次讨论起股市的情况,我总是重复这样一句令听者扼腕的话。我的“通缩造牛”的理论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说服大家,我知道许多人的内心并不认同我的观点。但是我现在觉得,无论我的理论是否站得住脚,在一场普遍预期即将到来的通缩面前,我们确实需要一次股市的牛市。这将使得我们保八的任务变得稍微容易一些,并且使得我们在实现保八任务之后,更容易驾驭其后的复杂局面。

从最近两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我的“通胀无牛市”的观点无疑是成立的。如果上述“通缩牛市”的观点也是正确的话,那么对于政府来说,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甚至1%)以内的目标是实现GDP健康增长8%这个根本目标的基本前提,因而前者比后者更重要。

(本文写于2009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