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村庄建设

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村庄建设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就使得农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方面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工业提供优质廉价的劳动力,充当中国廉价劳动力的蓄水池,同时又要提供相对有序的稳定条件,充当稳定器作用。如何让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劳动力的蓄水池和社会的稳定器,农民的素质、农村的社会状况是重要因素。

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村庄建设

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全面实现小康生活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村庄建设的程度、水平很重要。因为无论是加速城市化,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是进行农村社会、经济组织和体制创新,都需要农民具有现代素质、现代化思想意识观念,需要农民生活、生长环境的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新世纪切实解决我国二元结构问题的发展目标,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是要建立起一个发达的、社会化的大农业和一个富裕、文明的现代农村。即: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劳动的组织和管理不再是凭经验而是依靠科学,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完成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的转变;农村劳动者成为有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农村形成了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农村人口大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了环境的良性生态循环。因此,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改变农村落后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农村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变传统农村为现代农村的过程,也是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知识改造自己生活条件和文化世界的过程。它必须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体现环境、资源、生态协调发展,保持人与自己内心世界、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于这样的要求,农村村庄建设必然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现代村庄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反映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水平,它不仅是城市化不可或缺的基础层次,对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普及现代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素质有着极大的作用。通过现代村庄建设,巩固、提高目前一些农村已达到的总体小康,现代村庄建设水平成为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程度的测量器。

中国农村的村庄是农村社会基本的地域单位和聚居形式,是农村社区各种发展活动的经济、社会、组织基础。农民大部分常年生活在自己的村庄里,生于斯,长于斯,繁衍生息,世代相居,彼此熟悉,形成一种牢固、持久而复杂的社会关系。村庄同家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村庄被看作是家庭的繁衍和扩大,在中国“二元结构”体制下,村庄成为农民工“进”、“退”的“留守地”。中心村庄(镇)是较大的农民聚居社区,是农村政权建设的基础,农村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管理的基础层次,它设有农民生活必需的生活服务设施,为本村镇和所属基层村服务。现代村庄建设目前主要指这样的中心村镇建设。进行现代村庄建设使村镇布点逐步趋向集中,节约土地和资源,达到城市化所要求的规模性、集聚性最初始的集中,是一种早期准备;通过现代村庄建设把村庄建设成城市住宅小区式的现代化居民点,使从事农业的农民感受现代城市文明,培养城市意识,增强文明素质。现代村庄是城镇的雏形(或称隐性城镇),待时机成熟,可以很快推动其向小城市甚至大中城市发展。所以,中心村镇的村庄建设是农村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基础层次,因势利导地建设中心村镇村庄,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特别边远贫困地区来说,是缩小城乡差别,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顺利完成城市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现代村庄建设也不能忽视。(www.xing528.com)

按照全面小康目标,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提出,为使中国城市化水平2015年达到45-50%,从2001年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每年将提高1个百分点(不包括市镇人口自然增加的4000万),以使2.5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2010年湖南城市化率也将由2001年的30.8%提高到43%,2020年达到55%。如此大规模的“农民变市民”,国家、地方、城市、农村各方面都要接受考验。城市化提速,并不是简单的户口转移就解决了问题,如何让大批涌入城市(大、中、小城市或城镇)的农民,真正完成由农民到工人、农村人到城市人的完全跨越,是最艰难的任务。这里,除了打破“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建设真正意义的小城市、小城镇外,怎么让农民、准备进城的农民、已经进城的农民工人,转变传统的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现代城市化意识,具有农村、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现代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率差距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人口素质差距大。浙江的城市化率42%,而湖南的城市化率只有30.8%,在于浙江农村农民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更高、市场意识和现代观念更强,有一大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有经营管理意识、应变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农民(城镇居民)和复合型人才。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要实现城市化目标,需要把农村的村庄建设好,因为建设现代村庄,农民素质提高就有了现实的基础。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二元结构问题不会很快、很均衡、很彻底地解决。据预测,未来50年农村人口仍将相当稳定地保持8-9亿的规模,农民收入与整个社会收入存在差距、农民的出路仍然是问题和困难。这就使得农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方面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工业提供优质廉价的劳动力,充当中国廉价劳动力的蓄水池,同时又要提供相对有序的稳定条件,充当稳定器作用。当城市需要劳动力时,农民愿意到城市相互竞争劳动机会,从而将劳动力价格竞争到最低水平;当出现世界性经济衰退,或进城农民远远超出城市的容纳能力,他们中的大部分无法在城市就业时,他们又能自愿回到农村。如何让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劳动力的蓄水池和社会的稳定器,农民的素质、农村的社会状况是重要因素。建设现代村庄、进行村庄治理也就成为很有意义的任务。

改革开放20多年,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部分农村具备了进行现代村庄建设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如:2000年湖南省株洲市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有178个,其中30万元以上的村有67个,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的村有333个,分别占村庄总数的8%、3%、15%。一部分收入有较大增长的农民迫切希望改变村镇面貌,改善传统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和农田基本建设需要,丘陵山冈地区较小规模村庄迁村并点要求也颇为迫切,一些农村正在进行“拆小村、并大村、建新村”工作,并且卓有成效。较贫困的炎陵县已有30多个中心村完成了村庄规划,其中10多个村已经是房舍齐整,路面硬化,设施配套。据统计,2000年湖南全省农村竣工住宅面积6466万平方米,其中砖木和钢筋混凝土住房占93.2%。部分农民住房装修水平达到或已超过城市一般住宅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