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医外治荨麻疹:21方,795例有效

中医外治荨麻疹:21方,795例有效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按摩方一1.取穴大椎、肺俞、曲池。每日按摩1次,用治荨麻疹,效果亦佳。3.备注适用于急、慢性荨麻疹。3.疗效治疗795例慢性荨麻疹,全部有效。2.操作采用单纯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留罐15分钟。5次为1个疗程。3.疗效治验甚多,有效率达100%。在发病期间忌食鱼、虾、蟹等食物。病情严重者,如出现气闷、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采取中西医方法综合治疗。

中医外治荨麻疹:21方,795例有效

【病证介绍】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俗称“风疹块”,是由风热、风寒、某种食物、药物、花粉、烟尘等因素过敏引起,或由病灶感染、肠道寄生虫所致。内分泌失调、内脏疾病、精神因素的刺激也可导致本病发生。本病发病突然,奇痒难忍,旋即皮肤出现红色或白色局部性风团,小如芝麻、大如豆,形态各异,搔抓后风团扩大隆起,自感虫爬蝇叮,数分钟或数小时迅速消退,不留痕迹,累及内脏者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全身症状。

【按摩外治2法】

按摩方一

1.取穴 大椎、肺俞、曲池。

2.操作 按揉大椎穴3分钟,按揉双侧肺俞、曲池穴各2分钟。重者加擦脊柱两侧,擦之发热为度。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3.备注 适用于急性荨麻疹。屡用皆效。注意:按摩时要避开皮损区;避免受风着凉;防止继发感染;忌食辛辣食物、发物,少饮酒。

又点揉曲池、三阴交、血海、阴陵泉、大椎、脉俞、膈俞、肝俞穴,每穴各1分钟;再用手掌推法由上向下在脊柱两侧推50次。每日按摩1次,用治荨麻疹,效果亦佳。

按摩方二

1.取穴 大椎、肺俞、神阙。

2.操作 按揉大椎穴3分钟,按揉双侧肺俞穴2分钟,再用闪火法在神阙穴(肚脐)上拔罐(吸力不紧时取下),连拔3下。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3.备注 适用于急、慢性荨麻疹。

【拔罐外治9法】

拔罐方一

1.取穴 神阙(肚脐)。

2.操作 取塑料瓶盖1只,将大头针插在瓶盖中央,再将酒精棉球安在针尖上,置于神厥穴,然后点燃酒精棉球,随即扣上玻璃罐具,待吸力不紧时取下,如此连续拔3下。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3.疗效 治疗795例慢性荨麻疹,全部有效。轻者1~2次,重者4个疗程即获痊愈。

4.备注 引自《中医杂志》。又据《新中医》报道,用闪火法在神阙穴上拔罐,吸力不紧时取下,连拔3下,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隔3~5日再行第2个疗程。治疗174例,轻者1~4次,重者2~3个疗程,全部治愈。无一人复发。据临床观察,凡由药粉、油漆、冷空气、食物过敏、蛔虫或受潮湿即起病者,都可用此法治疗。治愈后,再接触过敏原而不再致病。

拔罐方二

1.取穴 肺俞、曲池、大肠俞(均取双侧穴)。

2.操作 用药水罐法。取麻黄连翘薄荷荆芥各15克,水煎成30%药溶液,每次用20~40毫升,在上述穴位拔罐20~40分钟。每日1次。

3.疗效 屡用效佳。

4.备注 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

拔罐方三

1.取穴 大椎、血海、肺俞。

2.操作 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拔罐,留罐15~20分钟。隔日1次。

3.疗效 临床屡用,总有效率达100%。

4.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

拔罐方四

1.取穴 大椎、神阙。疹发上肢者配曲池;疹发下肢者配血海、风市、委中;顽固性者配脾俞、肺俞;疹发背部者配膈俞、风门

2.操作 采用单纯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留罐15分钟。神阙穴可用闪火法拔罐,连拔3次。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

3.疗效 治验甚多,有效率达100%。

拔罐方五

1.取穴 分三组:一为曲池、大椎、肺俞;二为血海、足三里、肾俞;三为大肠俞、中府、神阙。

2.操作 采用单纯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每次选用一组穴,交替使用,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

3.疗效 屡用效佳。

4.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

拔罐方六

1.取穴 曲池、肺俞、大肠俞、中府、血海、足三里、大椎、脾俞、肾俞、膈俞。

2.操作 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每次选用3~4个穴位。疹发上部者,重点拔曲池、大椎、肺俞;疹发下部者,重点拔血海、足三里、大肠俞;疹发背部者,重点拔膈俞、肺俞、大椎;顽固性者,重点拔大肠俞、膈俞、肾俞、脾俞。每日1次。也可用刺络拔罐法,或拔罐后加温灸。

3.疗效 屡用效佳。

4.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

拔罐方七

1.取穴 大椎。

2.操作 采用单纯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留罐3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3.疗效 屡用效佳。

拔罐方八

1.取穴 大椎、曲池、委中、血海。(www.xing528.com)

2.操作 深用单纯拔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1次。

3.疗效 临床屡用,均有良效。

4.备注 引自《外治心悟》。

拔罐方九

1.取穴 肺俞、膈俞、天枢、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2.操作 肺俞、膈俞穴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每穴点刺2~3下,然后拔罐,使出血1~3毫升为佳。其他穴位用毫针刺法,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3.疗效 多年使用,疗效较为理想。

4.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

刮痧外治4法】

刮痧方一

1.取穴 分两组:一为风门、肝俞、肩髃、委中;二为曲池、鱼际、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并随证配穴:风寒束表配风池、肺俞;风热客肺配大椎、风池、神门;脾胃湿热配脾俞、胃俞、肾俞;气血两虚配中脘、郄门、大都、膈俞;冲任失调配气海、关元、膈俞、内关、公孙、地机、气冲穴。

2.操作 用刮痧法。先刮第1组穴,再刮第2组穴,均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然后随证加刮配穴。手法力度中等(其中气血两虚型较轻),操作范围较广泛。

3.备注 用之临床,有一定的疗效,若配合药物内服疗法,则可取得较佳效果。适寒温,调冷暖,尽早去除诱因。

刮痧方二

1.取穴 分两组:一为风门、肝俞、肩髃、曲池和鱼际;二为委中、阳陵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2.操作 用刮痧、点揉法。先刮第1组穴(其中鱼际以指点揉),再刮第2组穴,均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3.备注 屡用有效。在发病期间忌食鱼、虾、蟹等食物。病情严重者,如出现气闷、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采取中西医方法综合治疗。

刮痧方三

1.取穴 脊柱两侧,胸1~2及其两侧,病变局部及周围,肘弯区,膝弯区。

2.操作 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尾椎)轻刮3行,刮至出现潮红为止,并重点刮胸椎1~5及其两侧,中度刮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肘弯区、膝弯区(均可适当延长),然后用梅花针在病变局部及周围,从外(正常皮肤)向内(患部)反复叩刺4或5圈。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3.备注 屡用效佳。若属湿热亦可重点刮腰骶椎及其两侧5行。

刮痧方四

1.取穴 风府、大椎、膈俞、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

2.操作 用刮痧法。先刮颈背部风府、大椎、膈俞,再刮上肢部曲池、合谷,然后刮血海、足三里。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3.备注 屡用效佳。

【指压外治1法】

1.取穴 耳穴:肺、神门、荨麻疹点。

2.操作 将王不留行籽置于小块方形胶布上,准确地贴敷两侧耳穴,予以适度的揉、按、捏、压,每日揉压5次,每次15分钟,隔日更换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备注 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避免诱发荨麻疹的食物和药物。积极治疗胃肠道、内分泌等疾病。手法治疗需要坚持,并定时按压。

【耳穴贴压外治4法】

耳穴贴压方一

1.取穴 肺、神门、内分泌、肾上腺、抗过敏点、相应部位。

2.操作 探寻出耳穴最痛点,用绿豆贴在痛点,嘱患者每天按压3次以加强刺激。两耳交替使用,冬季每周换1次,夏季4天换1次。

耳穴贴压方二

1.取穴 风溪、肺、肝、神门、肾上腺、内分泌、耳中。

2.操作 用王不留行籽固定于所选耳穴上,每隔2小时顺次按压耳穴10分钟,双耳交替隔天贴换1次,贴3次为1个疗程。

耳穴贴压方三

1.取穴 荨麻疹区、内分泌、肾上腺、对屏尖、枕、神门、肺、心。

2.操作 探出耳穴敏感点,用脱敏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穴上,按压至耳郭胀痛发热。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4或5次,每次10分钟,每次贴一侧耳穴。双耳交替,隔天换1次。5次为1个疗程。

耳穴贴压方四

1.取穴 荨麻疹区。配穴:内分泌。

2.操作 在穴区敏感处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按压时有疼痛发热感,嘱患者每天按压3或4次,每次10~15下,3~5天贴1次,一般选两侧耳穴,7天为1个疗程。

【梳头外治1法】

1.持梳呈90°,梳齿深触囟会区、本神1区双侧(图2-35左),用厉梳法上下梳刮各3分钟,频率每分钟60次。

2.用梳角按刮风池(双)各2分钟,每分钟80次。

3.梳棒按揉肺、肾上腺、内分泌(图2-35右)各2分钟,每分钟60次。

图2-35 梳头外治荨麻疹穴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