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质分型及特点-你属于哪种类型呢?

体质分型及特点-你属于哪种类型呢?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体质分型及特点——你属于哪种类型呢?此外,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一生中要经历经、带、胎、产等生理阶段,其消耗的阴血要比男性大得多,所以阴虚体质在女性中常见。2.阳虚体质型形成:中医理论认为,阳虚则外寒。湿热体质的女性带下色黄,外阴异味大,男人则表现为阴囊潮湿和瘙痒。血瘀的人面色发青,对女人的美容影响甚大,长期患有血瘀的人面部还会出现紫色的血络,口唇紫黯。

体质分型及特点-你属于哪种类型呢?

不同体质分型及特点——你属于哪种类型呢?

1.阴虚体质型

(1)形成:除先天因素以外,主要是由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科学,如不喜欢喝水,就会导致体内阴血不足,其次是长期的情绪压抑,不得宣泄就会郁而化火,再有就是长期嗜好辛辣燥热食品,也会导致阴虚体质的形成。

此外,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一生中要经历经、带、胎、产等生理阶段,其消耗的阴血要比男性大得多,所以阴虚体质在女性中常见。

中医理论认为,阴虚生内热,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便秘等病症,也容易导致鼻衄、便血、尿血及咳血等病症。

(2)体质特点:阴虚体质的人大多数比较干瘦,面色潮红,其原因是体内津亏液少,就像树木枯萎了一样,也有的人表现为皮肤干涩、头晕、耳鸣口干、尿黄及习惯性便秘,这都是由于瘦人多火所导致。

其症状还有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若患病则上述诸症更加明显,或伴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肺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肾阴虚);或胁痛、视物昏花(肝阴虚)。

2.阳虚体质型

(1)形成:中医理论认为,阳虚则外寒。因此,阳虚体质的人平时比别人怕冷,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真正阳虚的人,手足发冷应超过肘膝,而不超过肘膝者是属于肝郁气滞,即所谓的“四逆散症”。阳虚的人主要指肾阳虚,也就是体内缺乏阳气的温煦鼓动,从而使生机委靡消沉。阳虚的人容易感冒,稍一着凉就会鼻流清涕、打喷嚏甚至口吐白痰。

(2)体质特点: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若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3.气虚体质型

(1)形成:气虚体质主要表现,气短乏力,容易出汗,说话声音低落,快走或上楼时就觉得气喘。如果细分,中医理论又分为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心气虚及肝气虚。如脾气虚的人,食少纳呆经常腹胀,大便干而不爽,心气虚的人,觉得胸闷气短,倦怠乏力等。

(2)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4.湿热体质型

(1)形成:主要由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不良习惯所导致的,如经常饮酒、吸烟、喜欢吃甜食、辛辣食品,还有经常熬夜以及缺少运动等。湿热体质的病机,主要是肝脾功能失调,由于脾虚、脾湿而导致湿久热化,就产生种种症状。那么湿气为什么能够热化呢?如一堆垃圾,一堆马粪刚开始堆积在那儿是不会发热的,可时间一久,就会出现发热、变腐和变臭。如果你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就不会忘记农民沤粪,发热所冒出的热气吧!这就是湿热形成的最形象的比喻。

遗憾的是有些人不明白这种道理,当身体出现症状时,以为虚弱盲目服用补品,岂不知湿热体质往往越补症状越重。

湿热体质的人一般皮肤都不会好,面色萎黄,易生痤疮,而很多女性并不是智慧地选择辨证施治,而是盲目地选用各种化妆品保健品。我曾治疗过一位女护士,她患痤疮已9年,花了两万多元钱,也没治好,这使她苦恼万分,而且性格越来越抑郁、内向。根据她的具体病症,我用大黄和苍术两味药内服,见效后,又嘱其常用决明子泡茶,同时又劝她去献血两次,不到3个月花了几十元钱就治好了9年的顽症。

(2)体质特点:湿热体质的体质表现为,体内具有湿邪和热邪两种病理实质存在,常见面色发黄,舌苔黄腻,口黏、口苦甚至口臭,大便黏滞不爽,小便黄赤,异味也大。湿热体质的女性带下色黄,外阴异味大,男人则表现为阴囊潮湿和瘙痒。

5.痰湿体质型(www.xing528.com)

(1)形成:临床实践表明,痰湿体质的形成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我国现有两亿人体重超重,有9 000万肥胖症,就足以说明这个道理。肥胖症多属于痰湿质,体内水分过多,而这种水分并不是真正的好水,而是属于痰饮水湿内停所致。中医认为,百病多兼痰,怪症多属痰,人体由于运动不足、久坐不动或者过食甜食寒凉食品,就会导致脾胃虚弱,而脾“主运化水湿”,其功能失调,就会导致痰饮内生。中医理论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主水,所以要想改变痰湿体质就必须从肺、脾、肾三脏功能入手。

(2)体质特点:痰湿体质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头晕乏力、好困、好卧、经常腹胀及大便不畅,女人则表现白带多、腰酸、经少或经迟,甚至闭经。不论青少年或成年人,都会表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痰湿体质的人其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舌体胖大,脉象沉细。

6.瘀血体质型

(1)形成: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可见气虚、气郁及气滞是导致血瘀的首要原因。导致气虚的原因有很多种,如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以及思虑过度等。导致气滞的原因主要是肝气郁结,因为肝喜条达,主疏泄,而厌恶压抑。正如朱丹溪所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所以平时要经常想开些,看得破,放得下,肝就不会郁结了。血瘀的人面色发青,对女人的美容影响甚大,长期患有血瘀的人面部还会出现紫色的血络,口唇紫黯。因此,真正的美容要内外兼顾,如果不考虑消除内在的瘀血,而仅仅做面子上的功夫,那无疑是隔靴搔痒。我曾治疗一位有钱的女士,她为了美容用尽了所有高档化妆品,并经常去高级美容院做护理,然而还是事倍功半。后来她听一位朋友介绍,找我咨询治疗。得知她是房地产开发商后,我说:“假如你盖楼不将地基上的垃圾清除,直接就在上面盖楼可以吗?”她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开悟说:“您是指我没有治好内在的疾病吗?”我颔首一笑,然后为其开了“四物汤”加“丹参”“益母草”等嘱其服用。15天后,明显见效。1个月后就判若两人了。

(2)体质特点:瘀血体质主要表现为血脉瘀滞不通,面色灰暗,眼圈发黑,口唇发暗,眼睛白眼球经常有细小的红血丝,面上容易生斑,皮肤粗糙,手脚发凉,舌跟紫黯或舌上有瘀点瘀斑。瘀血体质的人容易健忘,由于心阻血脉还经常心烦易怒,还容易表现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等。

7.特禀体质型

(1)形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过敏性体质也越来越多。过敏性体质的产生一是由于饮食不节、酒肉肥甘太过,二是由于压力太大。现代研究表明:正常人体胃肠道具有多种消化酶,使进入胃肠道的蛋白质性食物完全分解后再吸收入血,而某些“过敏体质”者缺乏消化酶,使蛋白质未充分分解即吸收入血,使异种蛋白进入体内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此类患者常同时缺乏分布于肠黏膜表面的保护性抗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缺乏此类抗体可使肠道细菌在黏膜表面造成炎症,这样便加速了肠黏膜对异种蛋白的吸收,诱发胃肠道过敏反应。

正常人体含一定量的组胺酶,对过敏反应中某些细胞释放的组胺(可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等)具有破坏作用。因此,正常人即使对某些物质有过敏反应,症状也不明显,但某些“过敏体质”者却缺乏组胺酶,对引发过敏反应的组胺不能破坏,而表现为明显的过敏症状。

(2)体质特点:好感冒,对气候的变化敏感;对别人的反应也很敏感。

特禀体质主要是指人体容易过敏,敏感性强,容易感冒,皮肤容易出现划痕,容易发生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

8.气郁体质型

(1)形成:其主要是情志失调,所愿不随,所思不得。如:高考不中、失恋、离婚、下岗、竞争不利、企业倒闭、人际关系不和谐、青少年时期的坎坷经历、父母离异或父母早亡等。

(2)体质特点:气郁体质和抑郁症紧密相连,经常表现面部严肃,面色发黄没有光泽,善叹息,女性则表现为月经颜色紫黯、痛经、量少,容易乳房胀痛、乳小叶增生或子宫肌瘤等。气郁体质的人大便经常干燥,排泄不爽,小便湿黄,饮食不佳,睡眠障碍或失眠,做梦。

9.阳盛体质型

(1)形成:中医理论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阳盛体质常见面颊潮红,口燥咽干,内热便秘,尿黄短少,喜凉饮而饮不解渴,少眠心烦,五心烦热,耳鸣耳聋,脉细弦数,舌红少苔或无苔。发病后常见内热炽盛,易入里化热,伤津液。中医临床所见阴易亏者常属此种体质类型。

(2)体质特点:形体壮实,面赤时烦,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熏臭为其特点。若病则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及饮冷等症。

10.健康体质型 祝贺你的禀赋是健康体质型,这说明你的父母是健康的,你的遗传基因是良好的,但请你不要盲目乐观,因为体质是会受“后天”的影响,生活方式、环境、年龄的增长及不良习惯等影响而随时能够转变的。这就需要你既要珍惜自己的健康体质,又要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同时要终生保持科学的生活方式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生的健康和长寿

特点:健康体质其表现脏腑功能平和,形体匀称,二目有神,行动灵活,面有光泽红润,饮食香甜,声音洪亮,头脑清晰,反应灵敏,大便通畅,入睡较快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