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道解剖结构及难产问题

产道解剖结构及难产问题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道即胎儿自母体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骨盆是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内容中的基础,构成骨产道。Danforth认为,中骨盆与出口面实可归为一个问题,即出口问题,而将难产分为骨盆入口及出口难产。

产道解剖结构及难产问题

产道即胎儿自母体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

一、骨产道——骨盆

正确地熟知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位置和毗邻、盆腔组织间隙与层次、盆腔血管淋巴的走形与分布,是每一位妇产科医师的基本功,是一个优秀手术医师成功的前提。

骨盆是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内容中的基础,构成骨产道。生殖器官居骨盆腔之中。骨盆具有保护内脏、承受并传导重力等作用。

(一)骨盆三个面的特点及其径线

临床上将骨盆分为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及出口平面,而出口平面又分骨质围绕的出口平面及菱形出口平面。

1.入口平面 入口平面为横置的椭圆形,前方为耻骨联合,两侧为髂耻线,后方以骶骨上端为界。

(1)前后径:指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联线,称为真结合径,平均为11.6cm,临界值为10cm。真结合径并非耻骨联合至骶岬间的最短距离,实际最短距离是骶岬至耻骨联合稍下处的产科结合径。

产科结合径是胎头下降时必须通过的入口平面的最短径线,比真结合径短0.2~0.5cm。临床上通常测量从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间的距离——对角径,减去1.5cm,间接估计真结合径的长度

(2)横径:两侧髂耻线间的最大距离,平均长度为12.3cm。横径并非处于入口平面正中,而略向后偏。横径将前后径分为两段,前段为前矢状径,后段为后矢状径。入口平面以横径为最长,前后径最短,由于胎头的纵径(枕额径)较胎头的横径(双顶径)长,为适应骨盆的形态,多以双顶径通过骨盆入口的前后径,即以枕横位入盆者最多见。

(3)斜径:从左侧骶髂关节到右侧髂耻隆突为左斜径,从右侧骶髂关节到左侧髂耻隆突为右斜径,正常情况下两侧对称,长度相等,平均为12cm。由于乙状结肠位于左斜径上,胎头多取右斜径入盆,因此,枕左前位较枕右前位多见,枕右后位较枕左后位多见(图1-1)。

2.中骨盆平面 中骨盆为一竖向的椭圆形,前后径大于横径,故不论胎头以何种方位入盆,均应以双顶径通过中骨盆的横径。

(1)前后径:由耻骨联合下缘通过坐骨棘间径中点,至第4或第5骶骨的径线为中骨盆前后径。此径线可经阴道直接测量,不受骨质厚薄的影响,所得数据误差不大,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均值为12.2cm,临界值为10.5cm。

(2)横径(坐骨棘间径):是中骨盆最短的径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除X线测量或阴道旋转式B型超声显像仪测量外,难以测得准确,只能参考以下各项指标做出估计:①坐骨结节间径短小时,骨盆侧壁内聚,坐骨棘间径也短小;②坐骨棘按其突出程度分为三度:Ⅰ度为稍突出(正常);Ⅱ度为较明显突出;Ⅲ度为明显突出。坐骨棘突出越明显,坐骨棘间径越短;③米氏菱形横径平均为9.4cm,而坐骨棘间径平均为10.5cm,两者相差近1cm。坐骨棘间径的临界值为10cm(图1-2)。

图1-1 骨盆入口平面

3.出口平面 通常所指的出口平面为不在一个平面上的两个三角形组成的不等边菱形。前三角略小,后三角较大。前三角两侧边均为骨质构成(耻骨弓),其高为前矢状径,长6cm。因此,前三角可被胎头利用部分较小;而后三角除骶骨末端及两侧坐骨结节外均由韧带组成,可以伸展。后三角之高为后矢状径,长9.3cm,故后三角有被胎头充分利用的余地。当出口横径偏短时,只要后矢状径够长,胎儿仍可由阴道娩出。

图1-2 中骨盆平面

(1)坐骨结节间径:是菱形出口平面的横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中骨盆及骨质围绕出口平面的横径。由于中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往往以横径狭窄为主,故准确测量此径线至关重要。正常值为8.5~9.5cm,临界值为7.5cm。

(2)后矢状径:菱形出口平面的后矢状径是由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至骶尾关节之间的距离,正常值为9.3cm。当坐骨结节间径缩小时,胎头后移,需从后矢状径补偿。坐骨结节间径加后矢状径以15cm为临界值。

目前,对骨盆出口平面应有新的认识,实际上出口平面有两个,一个即上述菱形出口平面,另一个是骨质围绕的出口平面。在许多中外教科书中早已提及这个骨质围绕的出口平面,即由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是通过坐骨棘间径或略低处的一个平面。它与中骨盆平面的大小、形态极为近似,惟其后部略低1~2cm,两者均以坐骨棘间径为横径(1.5cm),而骨质围绕的出口平面前后径(11.8cm)略小于中骨盆前后径(12.2cm)。因此,骨质围绕的出口平面应是骨盆的最窄面,过去认为中骨盆平面是骨盆的最窄面,是指与菱形出口平面相比而言。由于中骨盆与骨质围绕的出口平面极其接近,就很难说什么时候胎头已通过中骨盆而进入骨质围绕的出口平面,甚至有些骨盆坐骨棘的位置特别低,致使中骨盆与骨质围绕的出口平面重叠。Danforth认为,中骨盆与出口面实可归为一个问题,即出口问题,而将难产分为骨盆入口及出口难产。Benson也有类似的见解,他将两个平面联合起来称之为中骨盆-出口平面,将难产分为入口平面难产及中骨盆-出口平面难产。因此,中骨盆-出口平面是骨盆真正的出口,只要胎头双顶径已经通过,绝大多数能经阴道分娩。

骨质围绕出口平面的横径是坐骨棘间径,前后径是由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之间的距离,如骶尾关节固定,应以尾骨尖为界。该径线是胎头真正要通过的骨盆出口前后径,临床意义十分重要,但常被忽视。此径线可由肛查或阴道检查测得,后者较前者更为准确。若此径线狭小,出口平面呈扁圆型,为骨盆前壁(耻骨联合)及后壁(骶骨)内聚所导致的另一种形式(前后径短小)的漏斗型骨盆,极易被忽略,故在做阴道助产术前,必须测量此径线(图1-3)。

图1-3 骨盆出口平面

(二)骨盆与分娩有关的部位

1.骨盆轴 即产道轴,是通过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站立时呈“(”形,平卧时曲线末端向前向上弯转,分娩的机转即沿此曲线完成(图1-4)。

2.骨盆倾斜度 产妇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或平卧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垂直面所成的角度,称为骨盆倾斜度(图1-5)。非妊娠时骨盆倾斜度为50°~55°,妊娠晚期增加3°~5°,≥70°时为骨盆倾斜度过大。骨盆倾斜度过大将阻碍胎头入盆和娩出,还可因产力作用方向的改变导致严重的会阴裂伤。让产妇取坐式或半卧式以改变骨盆入口平面的方向,有利于胎头入盆;采取膀胱截石位或平卧双腿屈曲紧贴腹部,可纠正过大的骨盆倾斜度,有利于胎头娩出及避免会阴严重裂伤。

图1-4 骨盆轴及骨盆倾斜度

凡孕产妇有以下表现者,应怀疑为骨盆倾斜度过大:①孕产妇腹壁松弛,子宫向前倾斜呈悬垂腹;②背部腰骶椎交界处向内深陷,骶骨上翘;③腹部检查时胎头有假骑跨现象,开始检查时胎头虽高于耻骨联合水平,但以手揿压可将其推至耻骨联合水平以下,这并不表示头盆不称,而是由于骨盆倾斜度过大,胎头不能适应入口平面的方向所引起;④耻骨联合低,产妇平卧时耻骨联合下缘降低1~2cm,更接近产床平面,检查者常怀疑为耻骨联合过长,实则是由于骨盆倾斜度过大所造成。

进一步检查时可让产妇平卧于硬质检查床上。检查者之手握成拳头状,如能通过产妇腰骶部与检查床之间的空隙者,则为骨盆倾斜度过大;或在产妇背部正中垂下一末端悬有金属小坠的线,并使之垂直于水平面,测量腰骶关节至该线的垂直距离,超过5cm表示腰骶椎交界处向内深陷,骨盆倾斜度增大。准确测量骨盆倾斜度的方法有:①X线骨盆侧位摄片,测量骨盆入口平面与水平面间的角度。因接受射线照射,目前很少采用;②产妇站立时用带量角器的马丁氏外测量器(图1-5),在测量骶耻外径的同时可测得骨盆倾斜度。

图1-5 骨盆倾斜度测量原理

3.骨盆深度 由入口平面的髂耻隆突,至出口平面坐骨结节中点的垂直距离为骨盆的深度。临床上可用骨盆外测量器测其长度,女性骨盆平均为8.5cm,而男性骨盆为10cm,约有6%的女性骨盆深度和男性骨盆一样。骨盆深时对分娩不利,尤其是较正常狭小的男型、猿型骨盆深度增加时,可影响胎头向前旋转,或使胎头下降停止于骨盆下半部。

4.耻弓角 耻弓角是由耻骨联合、耻骨体下缘、耻骨下支、坐骨结节的内下侧所形成,正常为90°。女性骨盆与扁型骨盆耻弓角宽大,猿型骨盆耻弓角中等大小,男型骨盆耻弓角狭小。耻弓角狭小者,菱形出口平面前三角可利用的面积减小。

5.骶坐切迹 骶坐切迹包括顶部和底部两部分。顶部即坐骨切迹,自骨盆入口平面最宽横径处至骶髂关节,然后下降消失于髂后下棘。可分为女型和男型,女型宽大,呈一平行线;男型狭窄,呈一山峰状。切迹顶部的形态和长度决定入口平面的后矢状径,但须依靠X线摄片方可作出诊断,临床检查只能以宽大、一般、狭窄表示。切迹底部介于坐骨棘与骶骨侧缘之间,有骶棘韧带相连。底部的宽窄决定于骶骨下段前倾或后倾程度及骶骨的形态及其弧度的深浅,因而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临床上可通过肛查或阴道检查估计其宽度,正常女型骨盆为三横指宽,而男型、扁型骨盆其宽度锐减,如减至二横指或以下,则有明显的中骨盆后矢状径缩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6.骶骨 骶骨是骨盆的后壁,它的类型、长度、翘度都将影响骨盆各个平面的前后径。

(1)类型:骶骨分为直型、浅弧型、中弧型、深弧型、上凸型及钩型6种(图1-6)。直型、浅弧型、中弧型及深弧型4类是按骶骨内平面弧度深浅不同分类的。

(2)节数:骶骨正常节数为5节,最为多见,6节者次之,7节及8节者是由2节及3节尾椎骶化所形成,4节者是由于第1骶椎腰化,甚少见。

(3)长度:骶骨长度的差异很大,最短的仅7.7cm,最长的达13.7cm。临床上米氏菱形的纵径能反映骶骨的长度。骶骨的长度代表骨盆后部的深度,骶骨越长对分娩越不利。

图1-6 骶骨的分型
(摘自凌萝达主编《难产》)

(4)翘度:是指在产妇直立时骶骨内面上下端联线与垂直线形成的角度。可将骶骨翘度分为<40°、40°~49°、≥50°3种(图1-7)。骶骨的翘度能影响骨盆入口平面以下一系列的前后径,翘度越大前后径越长,翘度越小则前后径越短。翘度在40°~49°之间者较适合正常分娩机制。翘度过大时骶岬往往向前突出,使入口平面前后径缩短;翘度过小时中骨盆及出口平面前后径缩短。

图1-7 骶骨的翘度

(5)骶骨与分娩的关系:骶骨的类型与分娩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中弧型骶骨最有利于分娩,骶骨上段的弧度有利于胎头的衔接与下降,下段的弧度有利于胎头的俯屈与内旋转。直型骶骨因缺乏弧度,妨碍胎头一系列分娩机制的进行。浅弧型则介于中弧型与直型之间,对分娩稍有不良影响。上凸型骶骨妨碍胎头的衔接,即使勉强通过,所需时间必然延长,然而,一旦通过上凸部分,胎头即可顺利下降。深弧型骶骨因弧度过大,骶岬及骶骨末端均向前突出,使入口平面及出口平面前后径明显缩短。此种骶骨多见于佝偻病患者的骨盆,不利于分娩。钩型骶骨上部直,缺乏应有的弧度,妨碍胎头衔接与下降,它的下部急骤弯转形成钩状,使出口平面前后径缩短,妨碍胎头娩出。从骶骨的长度可以推测骨盆的类型,上凸型骶骨最长,多为猿型骨盆;钩型与深弧型骶骨最短,常为扁型骨盆。

骶骨的翘度、类型与骨盆各个平面前后径的关系很大。例如,直型骶骨因缺乏应有的弧度,使入口平面以下一系列前后径缩短,而骶骨翘度较大时,前后径缩短不太明显,而翘度小,则前后径缩短较明显。

骶骨翘度与骨盆倾斜度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重要,若倾斜度大,骶骨翘度亦大,则骨盆前后壁无内聚现象。若骨盆倾斜度大而骶骨的翘度不够大时,则骨盆前后壁内聚,使骨盆入口平面以下一系列前后径变短。一般产科医师对骨盆侧壁内聚使出口横径短小比较熟悉,也比较重视;但对骨盆前后壁内聚使中骨盆及出口平面前后径短小重视不够,这种漏斗型骨盆同样可以导致难产。若遇中骨盆及出口平面横径较长时,虽稍能弥补前后径短小之不足,但常使胎头持续于枕横位而影响分娩机制。

7.米氏菱形区 米氏菱形区的上顶点为腰骶关节,下顶点为骶尾关节,两侧以髂后上棘与骶骨交界处为界,正常为对称的菱形,异常为不对称的菱形,多系髋关节及下肢病变性骨盆所引起。在体胖的产妇站立时髂后上棘清晰可见,犹如酒窝般的凹陷;但身体较瘦者则不能见,只能用手指触摸确定。正常骨盆米氏菱形区纵径为10.5cm,横径为9.4cm。纵径反映骶骨长度和骨盆后部的深度;横径反映骶骨的宽度,加1cm约等于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因此,也可间接反映中骨盆横径。米氏菱形区上三角的高度与骨盆入口的形态有密切关系,此高度越短,入口平面前后径也越短,入口平面形态也越扁。

(三)骨盆的类型

由于种族、营养、遗传和内分泌等的影响,骨盆的形态及结构的个体差异较大。实际上,每个骨盆也像每个人的脸一样无绝对相同者。目前,国际上仍沿用1933年考-莫分类法(Cardwell Moloy classification),即按骨盆入口形态分为4种基本类型:女型、扁型、猿型和男型。然而,骨盆入口平面以下部分包括耻弓角、坐骨棘、坐骨结节以及中骨盆、出口平面的形态和径线也各相迥异,临床上很难找到典型的骨盆,多是混合型的,不但形态不同,大小也不同。

1.女型骨盆 最常见,即所谓正常类型骨盆。骨盆入口平面横径较前后径略长,呈横椭圆形。前半部宽阔,后半部也较宽敞,后矢状径略短于前矢状径。骨盆侧壁直立,骶坐切迹较宽可容三指,坐骨棘稍突出。耻骨联合长6cm,耻骨弓角≥90°,坐骨结节间径为9cm,骶骨多呈中弧型。

2.扁型骨盆 入口平面前后径短,横径相对较长,呈横的扁圆形。骨盆浅,侧壁直立,耻骨联合后角及耻弓角均宽大,坐骨棘稍突,坐骨棘间径较长,骶坐切迹较窄,中骨盆后矢状径较短,骶骨宽而短。

3.猿型骨盆 各平面前后径长、横径短,呈纵椭圆形。骨盆深,侧壁可直立,稍内聚,甚至外展。耻骨联合后角及耻弓角较锐。坐骨棘稍突,但坐骨棘间径较短,骶坐切迹宽大。各平面后矢状径均较长,骶骨窄而长。(www.xing528.com)

4.男型骨盆 入口平面呈鸡心形或楔形,最大横径偏后,后矢状径短,故后半部短而宽,前矢状径虽长,但耻骨联合后角小,使前半部呈三角形,胎头可利用的面积较小。两侧壁内聚,耻弓角小,坐骨棘突出,骶坐切迹窄,中骨盆后矢状径缩短。耻骨联合长度>6cm,坐骨结节间径<9cm,骶骨下1/3向前倾,使出口平面前后径缩短,故男型骨盆不但侧壁内聚,前后壁也内聚,形成真正的漏斗型骨盆。

骨盆的种类差异较大。骨盆形态与大小对胎头入盆及入盆后的分娩机制均有直接关系,因此对骨盆结构与大小应做全面分析。女型骨盆最为正常,有利于分娩,胎头多以枕前位或枕横位入盆。扁型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短,胎头常取枕横位入盆,一旦通过入口平面,分娩即有可能顺利进行。猿型骨盆的一系列横径均短小,胎头常取枕后位入盆,往往持续于枕后位。若产力好,胎头下降至盆底可向后旋转45°,利用出口平面前后径长的特点以直后位娩出。男型骨盆入口平面呈楔形,耻骨联合后角狭小,最大横径又后移,后矢状径缩短致使入口平面前半部及后半部的可利用面积均减少,是最不利于胎头衔接的一种骨盆类型。胎头多取枕横位或枕后位入盆,又因中骨盆前后径及横径均较短,不利于胎头旋转及下降,因而常持续于枕横位或枕后位。男型骨盆常呈漏斗型,容易有出口狭窄,剖宫产的机会增多。

(四)妊娠期骨盆的变化

妊娠期间,由于雌激素孕激素及松弛素的作用,使骨盆的关节及韧带松弛,特别是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及骶尾关节有一定程度的活动性。

妊娠末期及分娩期由于先露部入盆下降,对骨产道有一定压迫及扩张作用,使耻骨联合可增宽5mm。由于骶髂关节向上滑动,使骨盆某些径线增大。

Borell和Fernstorm证实,在膀胱截石位时,骶髂关节移动性增大,可增加出口横径1.5~2.0cm,所以一般采用这个体位分娩。Gordosi等研究证实,第二产程改为蹲式体位,结果导致第二产程缩短,同时可减少会阴裂伤,因为蹲式髂棘间径和出口横径增宽;同时这个位置增加了产力,有利于胎头先露下降。

(五)骨盆的测量

1.骨盆外测量 骨盆外测量是了解骨盆大小的重要方法之一,虽然它不能精确地反映骨盆各平面的大小,但由于其简便,无伤害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尚无其他可以取代的方法。虽然国外许多学者对骨盆外测量持否定态度,亦有许多国家与单位已淘汰不用,但结合我国国情,特别是在基层,仍然是产前检查时了解骨盆的最重要手段。为使测量的结果尽可能反映真实情况,应考虑到软组织与骨质厚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必要时以内测量校正外测量,如用对角径校正骨盆入口前后径等。以下径线的数值均引自上海第一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2 500例女性骨盆外测量的研究”一文。

(1)髂棘间径:髂棘间径是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平均值为24.3cm。测量器末端应置于髂前上棘外侧缘而并非其上缘。

(2)髂嵴间径:髂嵴间径为两髂嵴外缘间的最大距离,平均值为26.6cm。测量时将测量器之两端沿两侧髂嵴外缘循行,测定其最大距离。

(3)骶耻外径:骶耻外径为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第5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区的上端,测量时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在髂嵴后联线中点找到第4、5腰椎间隙,再向下1.5cm处即是。骶耻外径平均为19.6cm,代表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

(4)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测量时取仰卧位,尽量使孕妇两下肢屈曲,双手抱膝,暴露会阴部。测量者先以两拇指沿两侧坐骨支向下循行,遇到的第一个转角处即为坐骨结节间径的据点。用已准备好的一套6~9cm测量器嵌入两侧坐骨结节据点,测量坐骨结节间径。

(5)出口后矢状径:坐骨结节间径≤7.5cm者均需测量出口后矢状径。检查者可将示指尖触及骶骨末端,测量此示指尖至坐骨结节中点的距离,即为菱形出口平面后矢状径,正常值为9.3cm。

2.骨盆内测量及内诊检查 经骨盆外测量后怀疑骨盆狭窄或头盆不对称者,应在妊娠晚期、临产后或产程进展异常时进行骨盆内测量及内诊检查。

(1)肛查:经肛查了解中骨盆以下骨盆后半部情况,比经阴道检查清楚。

产妇取侧卧位,两下肢尽量向腹部屈曲,检查者站于产妇背侧,以示指插入肛门,顺序了解以下情况:

①骶尾关节是否固定,尾骨大约有几节骶化。拇指在体外,示指在肛门内捏住尾骨摇动之,可活动者为正常,固定不动者为尾骨骶化。尾骨骶化的节数决定骶骨末端延长的尺度。3节尾骨全骶化者,使骶骨末端延长呈明显的钩型。此时应注意检查出口平面前后径是否短小。

②示指由骶尾关节顺骶骨内面向上可触及第5、4、3节骶骨内面,由此3节构成之骶骨下半段的弧度可推测骶骨系直型、浅弧型、中弧型或深弧型。怀疑为深弧型时,检查者之示指可离开骶骨内平面向骶岬直插,可触及骶岬者系骶骨严重弯曲所致。深弧型骶骨产妇的米氏菱形纵径也明显缩短。

③骶坐切迹:示指退至第4与第5节骶骨交界处,沿骶棘韧带向外2~3指处寻找坐骨棘。在韧带之上测量切迹底部的宽度,正常者应>3横指,若≤2横指即有中骨盆后矢状径明显缩短。肛查了解骨盆后下半部情况至关重要,故在入院待产第一次肛查时须了解清楚,并应将其列为常规。

(2)阴道检查:是比较全面的骨盆内诊检查,须按一定程序由入口平面至出口平面、由骨盆前部至后部逐项进行检查。

①耻骨联合后角:此角虽不能测量,但能感觉是宽、中(正常)或窄。

②对角径、中骨盆及出口平面前后径:检查对角径时,检查者之示指与中指沿水平方向插入阴道后,向上下寻找骶岬,再沿骶骨的内面向下直到骶骨末端,凡是能触及的部分都应测量其长度。需施行阴道手术助产时,应注意检查出口平面的前后径(图1-8)。

③耻坐径:此径测量比较准确。

④骨盆侧壁情况:直立、内聚或外展。

⑤坐骨棘突出情况。

⑥坐骨棘间径的估计:宽、中、狭窄。

⑦骶坐切迹:最好通过肛查了解,特别是初产妇,几乎不可能由阴道触及此切迹的底部,勉强行之,可造成阴道软组织损伤。

通过以上内外诊检查,对骨盆可有较全面的了解,对估计分娩预后有较大的帮助,特别是当分娩进展不顺利时更应逐项仔细检查,充分了解骨盆大小与形态后,才能对分娩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

图1-8 出口平面前后径的测量

3.X线摄片骨盆测量 X线摄片测量骨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用X线摄片测量骨盆至少要有2张X线片。①前后片:供测量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及出口平面之横径;②侧位片:供测量骨盆各平面之前后径。近10余年来,很多学者认为射线对母儿均有一定损害,而测量结果亦不能作为临床医师决定分娩方式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特别是在影响头位分娩的诸多因素中,骨盆大小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因而多数头位分娩需经试产后才能决定分娩方式,但多数学者认为对臀位需作X线骨盆测量。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X线计算机体层装置(compute tomography,CT)做正位与侧位的定位片,再做通过股骨头凹水平的体层片做骨盆测量。其优点是所用的辐射剂量甚低,仅为通常X线骨盆测量摄片剂量的3%~15%。测得的数据准确,无需再换算,操作方法简便,可于10min内完成,故在国外已有取代一般X线骨盆测量的趋势,国内目前尚未开展。

近年来,超声诊断在妇产科领域内有很大的进展,但尚未能作为骨盆测量的一个可靠手段,因为骨盆内有软组织,使图像中界面不够清晰,从而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虽然目前已有不少报道,但只限于以阴道内旋转式B型超声显像仪测量中骨盆横径及前后径,但价格昂贵,方法仍不够完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商榷。

最新的显像进展——磁共振图像(magnetism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妇产科领域中可应用的范围甚广。由于其对软组织显像特别清晰,因而广泛用于妇科诊断。在产科领域内可用于骨盆测量、胎儿整体显影,特别是对胎儿软组织病变与畸形的诊断,以及对母体软组织异常引起难产的原因判断。但由于价格昂贵,尚缺乏足够的设备和经验,目前仍停留在实验阶段。

二、软 产 道

软产道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软组织组成,是一个弯曲的管道。

(一)子宫下段的形成

子宫下段由非孕时长约1cm的子宫峡部形成。子宫峡部于妊娠12周后逐渐扩展成为宫腔的一部分,至妊娠末期逐渐被拉长形成子宫下段。

临产后的规律宫缩进一步拉长子宫下段达7~10cm,肌壁变薄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薄厚不同,在两者之间的子宫内面就形成一环状隆起,称生理缩复环。正常情况下,此环不易自腹部看到。宫口开全时,此环约在耻骨联合上方6.0cm。如分娩受阻,子宫下段变得更薄、更长,缩复环的位置上移,形成病理性缩复环。

(二)子宫颈的变化

1.子宫颈管消失 临产前的子宫颈管长2~3cm,初产妇较经产妇稍长。临产后的规律宫缩牵拉子宫颈内口的子宫肌纤维及周围韧带,以及胎先露部支撑前羊水囊成楔状,致使子宫颈内口向上、向外扩张,子宫颈管形成漏斗状。随后,宫颈管逐渐变短,直至消失。初产妇多是子宫颈管先消失,宫口后扩张;经产妇多是子宫颈管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

2.子宫口扩张 临产前,初产妇的子宫颈外口仅容一手指尖,经产妇能容一手指。临产后,子宫口扩张主要是子宫收缩及缩复向上牵拉的结果。胎先露部衔接使前羊水于子宫收缩时不能回流,由于子宫下段的蜕膜发育不良,胎膜容易与该处蜕膜分离而向子宫颈管突出,形成前羊水囊,协助扩张子宫口。胎膜多在子宫口近开全时自然破裂。破膜后,胎先露部直接压迫子宫颈,扩张子宫口的作用更加明显。产程继续进展,当子宫口开全(10cm)时,妊娠足月胎头才能通过。

(三)阴道、骨盆底及会阴的变化

在第一产程,前羊水囊及胎先露部对扩张阴道上部起重要作用。破膜后胎先露部下降直接压迫骨盆底,盆底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胎先露部的压力,使肛提肌纤维拉伸向外扩张,会阴中心部变薄,使软产道下段形成一个向上弯的长筒形,前壁短后壁长,阴道外口开向前上方,阴道黏膜皱襞展平,阴道扩张。

第二产程时,阴道前壁向前扩张伸展3~6cm,后壁向前扩张伸展8~11cm;肛门距会阴后联合的距离从3.7cm扩展到7.5~10cm,肛门扩张,当宫缩时,肛门明显扩张到2~3cm,可看到直肠前壁黏膜翻出。

在第一产程末至第二产程,由于先露部的压迫,肛提肌向下及两侧扩展,肌纤维拉长,使5cm厚的会阴体变成2~4mm,以利胎儿通过。在妊娠期,阴道及骨盆底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肥大、血管增粗、血运丰富。分娩时如保护会阴不当,容易造成裂伤。

(张秀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