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抗战前的时代背景简介

抗战前的时代背景简介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战前后历时6个月,各方动员军力百万以上,军民死伤近30万人,豫鲁两省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日俄战争的结果,将日本晋级为世界强国之列。1915年,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出兵占领德国在中国的租界山东胶州湾。“一·二八”淞沪事件之后颁发给南京地区人民自卫组织有功人员的奖状。足见此次事件后国民政府亦在暗中多方进行准备“一·二八”淞沪事件时增援上海的第5军士兵以厄里肯机炮作防空射击。虽然参战的中央各部队数量、质

抗战前的时代背景简介

民国16年(1927年)4月18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简称国府)定都南京,中国在形式上结束了清末以来的分裂局势。实际上,国府的政令始终不能通行全国,中国仍是四分五裂的局面。东北三省到民国17年(1928年)12月29日才宣布“易帜”,四川一直到抗战军兴,刘湘病死,才真正受到国府的节制,云南到抗战结束,才解决龙云。其他的还有粤系的南天王陈济棠,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西北军前有冯玉祥、后有宋哲元,山西的阎锡山等,都掌有一方的军政大权。

另一方面,国府既然是中国的主权政府,就得承继由前清至北洋政府留下的各种借款、赔款的烂摊子,其中包括“庚子赔款”、“甲午赔款”等,本金利息达到了8亿9300万美元!民国16年(1927年)至民国26年(1937年),国府各级人员,在内忧外患之下,建设国家,缔造出了辉煌的成果。中外人士常称这段时期为“黄金十年”。今日的南京市,仍可见到整齐划一的道路,成荫的法国梧桐,也算是“黄金十年”为南京人留下的一份礼物。

民国16年(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武装起义”,从此开始了武装斗争,前后建立了江西井冈山、瑞金等苏维埃政权。在“安内攘外”的指导原则下,从民国19年(1930年)11月起,国民政府进行了五次围剿,迫使其向西退却,展开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共产党最后于民国25年(1936年)10月抵达陕西延安。

民国18年(1929年)3月,桂系与国府因湖南省主席鲁涤平事件,兵戎相见,一直到6月5日才以桂军的失败而结束。

北伐时期的蒋介石,领军逐鹿中原。中华民国从此定都南京,进入训政时代

民国19年(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联合“倒蒋”,是为“中原大战”。起因为北伐后军队的编遣、权力分配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终于爆发了这场大战。此战前后历时6个月,各方动员军力百万以上,军民死伤近30万人,豫鲁两省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民国20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借口中国军队炸毁柳条沟附近的南满铁路,大举进攻北大营,“少帅”张学良谕令:“遇有日军寻衅,务须慎重,避免冲突。”日本人得寸进尺,不断扩张,至民国21年(1932年)2月5日,占领东三省全境。国府代表施肇基在国联会议上抗议,国联组成李顿调查团,其结果虽无效果,但最终致使日本于民国22年(1933年)3月27日宣布退出国联。

随即由于国民党内宁、沪、粤各派的内争,12月15日,蒋介石辞去所兼各职,由广州的国民政府入主南京。

民国21年(1932年)1月28日,由于中国民间反日情绪高涨,先是日侨在上海生事,继而国民党第19路军在闸北与日军产生冲突,引发了“一·二八”淞沪事件。第19路军坚守阵地,国府虽不愿在此时与日本人翻脸,也暗中派出精锐部队,组成第五军开赴上海增援。日军虽数易主帅并一再增兵,始终无法突破国军阵地,最后以国军撤至二线阵地,中日签署《淞沪停战协定》而结束。国府表面上低调处理,希望以地方事件了结,却再度背负了不抗日的骂名。此役使外国人士对国军战力刮目相看,国人心目中,对日本人更加憎恨,对后来提早对日作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九一八”以来,日本人气焰高涨,但国府深知,此时开战,必无胜算,只有忍气吞声,厚植国力,再求一战;“一·二八”之后,国人反日情绪已经到了沸腾之地步,即使国府一再呼吁、禁止、镇压,民间抗争行动仍持续不断。

民国25年(1936年),蒙古德王部队,在日本人的支持怂恿之下入侵绥远,国府主动反击,傅作义兵分三路。在百灵庙附近将其击溃,陈诚指挥中央军的汤恩伯部,与傅作义的部队配合,决心乘胜追击。然而此时发生了“西安事变”。

民国25年(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扣留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事件和平解决,国府被迫停止剿共,开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一致抗日,为“七七事变”埋下了无可转圜的伏笔。

1853年7月8日,美国海军司令官贝利(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领4艘军舰抵达相州浦贺海面,是为“黑船来航”,敲开了日本的锁国政策。惊于西方科技人文之进步,日本开始了一连串急速西化、模仿的改革。

蒋介石头像章,背面刻有“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为孙中山黄兴的一幅联语,亦曾题赠给蒋介石。此处为按孙中山之原字镌刻

1868年睦仁天皇即位,改元明治,此时大政奉还、王政复古均已完成,从此开始了“明治维新”。

1871年4月,公布户籍法,编制户籍,平民百姓开始称姓,到1875年2月,强制性规定平民必须有姓。1871年5月,制定了新货币条例。

1873年1月,制定征兵令,将全国分为6个军管区,建立了国家化军队的基础。

1875年8月施行“学制”,建立了现代化国民义务教育的基础。

1875年,废琉球王,并琉球为日本冲绳县。

1885年,利用朝鲜的“甲申政变”,胁迫清政府签订“中日天津会议专条”,两国对朝鲜有同等的派兵权。

1889年2月11日,明治天皇颁布日本宪法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清政府与日本同时出兵朝鲜,是为“甲午战争”。中国海陆大败,不但失去了对朝鲜的宗主权、赔款,还割让了中国台湾。

针对中国的行动另有1900年的“义和团”之乱,日本参与八国联军的行动,攻入北京。

1904年,日俄开战。主战场却在中国东北。日本虽然付出惨重的代价,终于以俄国请和告终。日俄战争的结果,将日本晋级为世界强国之列。

1910年,日本废韩国王族,正式吞并朝鲜。

1911年,日本派使赴俄,订定密约,划中国长春以南及内蒙古东部为日本利益范围。

1915年,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出兵占领德国在中国的租界山东胶州湾。同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消息泄露之后,中外哗然,在列强的干涉之下,日方只好作罢。(www.xing528.com)

1925年,上海的日本纱厂厂主虐待中国工人,鞭挞致死,又于工人代表与厂主交涉时,开枪击毙工人一名,是为“五卅惨案”。

“一·二八”淞沪事件之后颁发给南京地区人民自卫组织有功人员的奖状。足见此次事件后国民政府亦在暗中多方进行准备

“一·二八”淞沪事件时增援上海的第5军士兵以厄里肯机炮作防空射击。虽然参战的中央各部队数量、质量都超过第19路军,为了保持低调,国府从未正面承认此事,造成了第19路军独力抗日的假象。图中前面的一名军人从穿着的大氅来看,可能是军官,将小帽帽沿放下,可以避寒、防尘,终于有照片可证

1928年5月,国民革命军克复济南,日军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割去耳鼻,然后枪杀,并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是为“五三惨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关东军占领东三省。

1932年,在上海发生了“一·二八”事变。日本在沈阳成立“东北行政委员会”,旋即改称“满洲国”,定都长春,年号大同,以清废帝溥仪出任执政。

1933年,日军1月进攻山海关,2月进攻热河,又攻长城各关口。中央军及西北军誓死抵抗,尤其是在喜峰口等地,成功阻挡了日军的攻势。但国府最后被迫签订《塘沽协议》,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区。

1932年,发生“五一五”政变,日本首相犬养毅被一部分海军军官及陆军士官生刺杀。之后又有“神兵队事件”(日本部分右翼团体和军官发动的政变),以及“士官学校事件”(以日本土官学校为首的军官和学生于1934年8月发动的政变)。经过这几次阴谋政变,日本的军方势力甚嚣尘上。1936年的“二二六”事变,皇道派军官21人、军士94人、士兵1358人,杀死了数名内阁大臣,并提出八项要求。由于事后日本政府处置态度软弱,军方反而利用这个机会,大肆扩张权力,造成少壮军人颐指气使的情势。

1937年1月,日本陆军常备军人数增至45万,同年,海军人员也大幅增加,军事预算额占全部国家预算总额的60%以上。

军方和其他拥护扩张领土的人认为,依赖外国市场是日本处于困境的根源,日本应建立一个使日本能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他地区的帝国。军方一直在鼓吹这一项理论,而世界性大萧条的破坏为他们提供了听众。

抗战宣传木刻。抗战时是中国木刻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由于缺乏照相器材,木刻是最容易传播信息的视觉媒介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在给天皇的奏书中说:“英国可得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美国可得到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资源。但是日本,粮食和原料供应相比人口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发展贸易,必将失败……我们将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取得在满洲和蒙古的特权……”

战前,日本军力达到了空前的境界。放眼亚洲太平洋地区,只有美国、俄国算得上是日本对手,国际上日本又与德国、意大利合流,可以说是跃跃欲试,踌蹰满志,准备放手一搏,争霸天下。

日本声称中国军队在柳条沟附近炸毁南满铁路,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图为日本披露的证据:掳获的捷克式步枪刺刀及炸毁的枕木与铁轨。这是东京游就社发行的“满洲上海事变纪念绘叶书”明信片之一

1921年11月,由美国国务卿查理·修斯(Charles E.Hughes)及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葡萄牙、荷兰、中国、比利时等国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其中的一个议题是商讨亚太地区情势,确保门户开放及中国之主权完整。会议结果之一是限制了各国海军的吨数,及鉴于中国军阀混战的情况,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于1922年2月6日签订《九国公约》,以十年为期。

《九国公约》组织后来演变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亚洲地区的主要国际组织,一直到“八一三”淞沪战役,中国仍期待其干涉、调停,但是届时该组织已经完全破产了。

1929年10月29日,华尔街股市崩盘,经济危机漫延全球,是为世界经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1933年底,才稍许复苏了些。直到1935年,世界主要国家的工业产量,多未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20世纪30年代,全世界都处于动荡飘摇的形势中,国与国之间签署各种不侵犯条约、同盟条约,但这些条约如同废纸,是否有效,完全视情势而定。弱小的国家希望仰仗国联,强权觉得国联碍手碍脚,动辄威胁要退出,注定了国联的失败。

针对“满洲国事件”,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亨利·史汀生(Henry L.Stimson)宣布了所谓的“史汀生主义”(Stimson Doctrine):凡是有损中国独立和领土完整、违背“门户开放”政策的条约,凡是使用违反《巴黎公约》行为而造成的条约,美国一概不予承认。当时,美国国会、内阁受到大萧条的影响,正笼罩在孤立主义的气氛之中,反对美国卷入国际纠纷。

在德国,希特勒于1933年率领纳粹党赢得选举,1933年10月退出国联。

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合约》,宣布重整军备。10月,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下令入侵埃塞俄比亚(Ethiopia)。

德国在1936年初派兵开入莱茵区。同年,德国与日本签订了反共协议,意大利在一年后加入。6月17日,西班牙驻扎在摩洛哥的军队叛变,内战全面爆发。德国、意大利都积极援助法朗哥将军,并派志愿军参与,俄国及共产国际则大力支持共和军。世界各国人士亦纷纷以私人名义志愿参战,包括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从1937年下半年起,一场新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漫延至其他许多国家。

希特勒接见满洲国特使。由于德国承认满洲国,中德正式断交(图片刊于日本世界画报16期)

日本天皇裕仁在靖国神社。他任由军人颐指气使,挑起战争,战后奇迹般地逃过了战犯的审判(图片刊于日本世界画报1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