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丛林英雄对决:美日精准狙击手竞技大战

丛林英雄对决:美日精准狙击手竞技大战

时间:2024-01-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狙击手也开始正式上场。在训练中,日军狙击教官近乎变态地要求狙击手尽量远离陆地,到荒岛上生活,随身携带很少的一点水和大米。与日本狙击手相比,美国的狙击手有很大的优势。后备队员的主要作用是使用步枪或者冲锋枪为整个狙击小组进行警戒保护,陆战队每连配备一个侦察狙击小组。

丛林英雄对决:美日精准狙击手竞技大战

珍珠港事件中被轰炸的美国船舰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次日,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结束。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围国家为战场。美国对日宣战后,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也对美宣战,欧亚两大战场合一,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狙击手也开始正式上场。日本狙击手的实战经验很丰富,这是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他们就已参加了侵略战争。在训练中,日军狙击教官近乎变态地要求狙击手尽量远离陆地,到荒岛上生活,随身携带很少的一点水和大米。这样训练出来的狙击手在野外的生存能力很强,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依靠很少的一点食物潜伏一周或更长的时间。当然,日军的狙击手不是自愿的,是专家经过精挑细选以后,被认为最适合这个行当的士兵才能成为狙击手,对日本军人来说,这些人是帝国的荣耀。日本人的训练非常实用,重点是实战中的射击、伪装和隐蔽战术。在超过600码(548米)的距离上,日本狙击手被教导要绝对熟悉自己的武器,要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进行射击训练,希望自己了解在不同的风力、空气以及其他因素条件下弹着点的变化情况。另外,日军的许多狙击步枪没有安装可调节式瞄准镜,这样做有一大优点,那就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步枪的零度位都是固定不变的,狙击手不用为瞄准镜出了故障而担心。许多日军狙击步枪还安装有可折叠的金属支架,帮助狙击手在瞄准的时候稳定枪身。稍细心的对手会发现,日军狙击手经常随身携带一小块U型金属板,一头尖尖,用于插入泥土中,凹口处支撑步枪。事实上,日军狙击手很少在较远的距离上进行狙击,不是因为技术上达不到,而是因为金属瞄准具在距离上的限制。

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进行MK19榴弹发射器射击训练

Mk19榴弹发射器是美军从越战时期开始装备至今的一种弹链供弹的全自动榴弹发射器,发射40毫米榴弹,理论射速为每分钟375至400发,实际射速约每分钟40至60发,采用后座作用原理运作,机械瞄准标尺上限为1500米,最大射程达2200米。Mk19所发射的弹药最小引爆距离为75米,其消焰器能有效散去发射时喷出的烟雾以避免被敌人发现,夜间作战时机匣顶部可安装AN/TVS-5夜视镜。其常用弹药为M430多用途高爆弹,在一定范围可对抗装甲运兵车,甚至是步兵战车。Mk19的可靠性使它成为了美军各种载具的主要武器,如悍马、两栖突击载具(AAV)、史崔克装甲车、军用吉普车、突击快艇、直升机及大型船舰等。

与日本狙击手相比,美国的狙击手有很大的优势。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就已经有一些专注于靶标的优秀射手,对他们来说,参加海军陆战队一年一度在佩里堡进行的远程射击比赛,是一项异常残酷但也具备巨大吸引力的竞争。

即使在今天,海军陆战队也是美国军队中那些狂热射击爱好者的支柱。在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陆战队的狙击训练课程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到1942年末,又分别在加利福尼亚的绿地军营等3个地方建立了侦察—狙击手训练基地。陆战队的狙击学员们被教授一些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包括如何测算距离、纠风偏、阅读地图、伪装、观察和一些野外技能,以及从100码到1000码(91-914米)范围内的射击技巧。

很多人都觉得美国海军陆战队采取的这种训练方式有点杀鸡用牛刀,因为狙击手不可能有机会在那么远的距离对目标进行狙杀。可二战爆发后,这种训练方式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冲绳战役中,一个美军狙击手丹尼尔·卡斯居然在1200码(约1100米)的距离上把日军机枪手的脑袋打开花了。

海军陆战队的基础训练是侦察和进攻性狙击,不过,太平洋战争的战场由于丛林地形而使得这些目标很难达到。陆战队的侦察和狙击小组由三人组成,包括一个狙击手、一个观察员,以及一个后备队员。后备队员的主要作用是使用步枪或者冲锋枪为整个狙击小组进行警戒保护,陆战队每连配备一个侦察狙击小组。不过,在实际行动中,由于伤病和死亡造成的减员,陆战队狙击小组最后经常只有一个人,由步兵在后面实施支援。

M1903春田步枪

M1903春田步枪(M1903 Springfield rifle)是一种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由春田兵工厂生产,俗称“30步枪”,是美军在一战及二战的制式步枪。

M1903步枪是春田兵工厂在毛瑟兵工厂的特许下研制的,旋转后拉式枪机仿自德国Kar 98,可以算是以毛瑟步枪为基础的变型枪。M1903因为缩短了枪管,所以长度比毛瑟步枪短,拉机柄改为向下弯曲便于携行。由容量5发子弹的弹仓供弹,用5发分离式弹夹装弹。M1903步枪配用的M1906步枪弹(.30-06步枪弹)是在毛瑟式无底缘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早期的M1903步枪还配有杆式刺刀,后改用了匕首型刺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美国参战时,M1903步枪数量不足,美国将同样仿自德国毛瑟步枪枪机的一种恩菲尔德M1917命名为“M1917步枪”作补充装备,甚至一度在前线美国军队使用的M1917比M1903还多。一战结束后,美国军队只保留M1903作为制式步枪,M1917全部撤装作储备。

1938年,取代M1903步枪的半自动M1加兰德步枪产量不足,因此M1903步枪仍然是美国军队装备的主要步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仍然大量装备。剩余的M1903步枪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包括改装成狙击步枪,狙击步枪版本加装光学瞄准镜,具有精度上的优势,而为不妨碍瞄准镜的使用,所以拆除了机械瞄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根据援助法案大量的M1903步枪装备中华民国军队,在解放战争期间广泛使用,由于在外观与与设计上和中正式步枪类似,在老兵的回忆中除了“30步枪”这称呼以外另外还有“花旗牌中正式”这个另类的昵称。

美国海军陆战队早在1941年3月就决定采用安装了8倍Unertl瞄准镜的“春田”M1903作为标准狙击武器,虽然这些枪支的制作已经达到了精良的地步,但还是没能让海军陆战队的兴趣保持得更长久一些。1942年,海军陆战队总部收到的战地报告说,Unertl瞄准镜有一些问题,应该撤换掉。

1942年末,海军陆战队军械署建议在其拥有的“春田”步枪上安装韦弗M73B1瞄准镜。一个月后,陆战队将采用猎枪枪托、机匣上装雷德菲尔德小型瞄准镜座和2.5倍韦弗M73B1瞄准镜的M1903-A3步枪作为制式狙击步枪,并于1943年1月21日正式命名为“美国M1903-A4型0.30英寸狙击步枪”(即M1903-A4型7.62毫米狙击步枪)。为了确保瞄准镜的供应,还将形状和性能均与M73B1相似的俐玛公司瞄准镜作为制式瞄准镜,命名为M73。由于该枪是在M1903-A3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所以在机匣左侧打上“MODEL03-A3”标志。M1903-A4狙击步枪的性能与原型枪M1903-A3步枪几乎相同,不同的只是为了提高射击精度,安装了专门生产的高精度枪管,在经改造的机匣上装有雷德菲尔德小型瞄准镜座,然后装上韦弗M73B1。M73B1瞄准镜体积小,质量轻,可靠性较好,颇受战士喜爱。到1944年6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已经生产了28365支M1903-A4狙击步枪。

M1903步枪成为美军制式装备100年后,仍然在美国军队中少量出现。并将枪身金属部件镀铬处理,配白色背带,供训练与检阅使用。

装有韦弗M84瞄准镜的M1903A4步枪

日本与美军的狙击步枪和瞄准具相比有一定的优点。他们的狙击手使用的虽然是老式的6.5毫米口径的97式,但威胁很大。《海军陆战队公报》如此描述这种步枪:(www.xing528.com)

“事实上,很多狙击手仍然使用6.5毫米口径武器,尽管这种步枪的穿透力不如点30口径的步枪,但是无论如何,在150码(137米)或者更远的距离上,这种口径的子弹能够穿透我们的钢盔,更恼人的是,这种步枪子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无烟和无焰。因此,日军狙击手可以猫在洞里或者躲在树上,而美军很难通过射击后的轻烟和枪口的火焰发现敌人。”

德国毛瑟Kar98k狙击步枪瞄准镜

日本97式或99式狙击步枪上有时安装2.5倍或4倍瞄准镜,这些瞄准镜致使围绕着日本的狙击产生了一些荒诞的说法。据说这些瞄准镜无法调节风偏和高度,任何修正都必须根据狙击手的技能来调整,如射击的距离或者风速等。其实这些光学瞄准镜很好,2.5倍瞄准镜的视野是10°,4倍的视野是7°,带有固定十字线。尽管战争后期有些瞄准镜带有高低调节,但在丛林狙击战中远距离狙击很难展开,因此许多日军狙击手仅带一把标准的使用金属瞄准具的97式或99式步枪,伪装良好的狙击手在视野开阔的情况下可以精确地击中400码(366米)开外的目标,这一距离远远超过丛林狙击的最大距离。

日军狙击步枪的准确性也不错,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乔治中尉用一把缴获的6.5毫米步枪进行了测试,他在文章中写道:“近距射击时——我估计大概为100米左右的距离上,所有的射击都非常有力。在200米左右的距离上,子弹的穿透力仍然很强,大概射进目标8英寸左右。在超过400米的距离上,步枪依然表现良好。为了检查瞄准镜的归零功能,我在射击时,把瞄准镜取下来几次,发现弹着点没有显著的变化。瞄准镜上没有现成的调节装置……但是至少日本士兵不会搞混步枪从兵工厂出厂时确定的零度位。”日本在二战期间究竟生产了多少支97式和99式步枪很不好说,根据战后的统计,大概生产了20000支97式和12000支99式。

⑴日本38式6.5毫米步枪

⑵日本97式6.5毫米步枪

⑶日本99式7.7毫米带支架步枪

97式步枪是日本于1937年(神武纪元2597年)在38式步枪的基础上改进的,改动较小,仅为其配上2.5倍瞄准镜和由粗铁丝制成的单脚架。99式步枪是日本以38式6.5毫米步枪为基础改进而来的新一代军用制式步枪。日本军队装备的38式步枪使用6.5×50毫米枪弹,杀伤威力不足,于是日本设计了7.7×58毫米子弹,一开始只用于机枪,后来又用于步枪。99式步枪就是为了发射7.7毫米子弹而研制的,于1939年定型投产,日本神武纪元2599年(昭和14年)服役,所以命名为99式步枪。不过38式步枪仍然一直留在日军部队中服役,而99式主要配发到南洋战场,在中国战场并不多见。

99式步枪枪管长657毫米,全枪长1258毫米,重4.1千克,标准射程为2400米。其实战射击精度较高,与38式标准步枪差不多,所发射的7.7毫米子弹同样是采用无烟无焰的火棉发射药,不过其子弹头短,击中目标后易翻滚,因此对人体的伤害力比使用6.5毫米口径弹药的30式/38式步枪大得多。

双方的较量从战争开始时就进入了灼热化状态。美军的狙击手通常以二人或三人小组的形式行动,在战斗中,小组很快就根据丛林战的特点进行了现实的分工:一个人携带有瞄准镜的狙击武器,他的观察员携带一个较轻的半自动步枪,如点30口径的M1或者点45口径的汤普逊冲锋枪,第三个人携带一个较强的火力,如点30口径的白朗宁自动步枪。点45口径的汤普逊冲锋枪用于近距扫射,但是这种冲锋枪的子弹很难穿透浓密的热带雨林,在这种情况下,“白朗宁”自动步枪就会派上用场。而安装了高倍率Unertl瞄准镜的“春田”步枪在近距射击时就很吃力,尽管在这方面,安装了M73瞄准镜的“春田”表现稍微好些,但是没有金属瞄准具的M1903-A4在近战时还是很不方便。

美国人很早就知道了对付日本狙击手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因为日本士兵都有坚忍、狡猾的性格,而且受过良好的技战术训练,并且善于伪装,很难被发现,战斗至死都保持着同一种姿态。他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喜欢隐蔽在树上狙击美军,这种方式给美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德国35/36年式反坦克炮

35/36年式37毫米反坦克炮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使用的反坦克武器,是一种轻型的牵引火炮,37毫米反坦克炮装备在专门的反坦克连内。其装甲贯穿力为在250米的直角穿透88毫米、500米的直角穿透78毫米。

为了遏制日本人,美国人想了很多办法,乔治中尉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对付隐蔽在树上的日军狙击手,通常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轻机枪扫射日军狙击手藏身的树冠,或者用3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发射葡萄弹,直接把树冠剃个精光,日军狙击手自然也被打成碎片,但这是一个缓慢的任务。一旦建立滩头阵地,海军陆战队或陆军随即组建前沿反狙击小组,随行的观察员负责侦察附近有可能隐蔽狙击手的树木。有时美军也使用非正统武器,例如“英国男孩”0.55英寸口径反坦克步枪,这种用来打坦克的步枪发射的子弹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透树枝和树叶,然后把日军狙击手打落。”

日军狙击手的隐蔽似乎是天才似的,他们经常使用“蜘蛛洞”隐蔽自己。所谓“蜘蛛洞”是一种很深的单兵掩体,被进行了良好的伪装,通常设置在隐蔽且视野良好的地点,几乎不可能被发现。如果一名使用6.5毫米口径步枪的高素质射手藏在这样一个洞里,那么美军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为6.5毫米口径步枪发射的子弹是无烟和无焰的,很难被发现。

即使在战争的后期,日本狙击手的坚忍也没有丝毫减弱,当美军越靠近日本本岛的时候,日军的抵抗就越加凶悍。当海军陆战队到达冲绳群岛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采用大规模的破坏技术来摧毁负隅顽抗的日军碉堡、蜘蛛洞以及狙击手的狙击点。当时的陆战队士兵卡斯回忆说:“1945年5月8日,当德国投降的时候,我们仍然在冲绳群岛战斗。这天中午,消息传来的时候,大伙纷纷鸣枪庆祝胜利日,舰船也鸣炮祝贺。我把这胜利的子弹全都射向沼泽对面一棵树的树冠上,大概有上千米的距离,一个日军从上面跌落,我们爬起来,继续前进。”

直到美国人的原子弹广岛长崎爆炸,日本人的抵抗才渐趋停止,美日之间残酷血腥的狙击大战也随之停歇。然而,很多美国士兵在回忆起那段往事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打冷战,在他们看来,日本人绝对是他们遇到的真正的对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