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父母微沟通,孩子微动作:重视苦难教育

父母微沟通,孩子微动作:重视苦难教育

时间:2024-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重视对孩子的“苦难教育”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说过:“有着非常幸福童年的人不一定都有幸福的成年。”可以试着把这种“苦难教育”深入到孩子的游戏中进行,并作为妈妈对孩子教育的一大指导思想与内容。所以,父母在对待孩子成长时,必须改变原有的意识和方式,必须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让孩子在令人不快或不舒服的外界刺激下得到适当的磨炼,以提高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

父母微沟通,孩子微动作:重视苦难教育

重视对孩子的“苦难教育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说过:“有着非常幸福童年的人不一定都有幸福的成年。”大多数遭遇过苦难的孩子在成年以后,就不会因为不能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激烈的竞争而备感痛苦。孩子迟早都要去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自己的人生。可是许多父母却不愿意让孩子出去,怕孩子经验不够,又怕他们被骗,什么都不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弱,经不起一点挫折。

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们就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不肯让孩子吃一点苦。他们千方百计为孩子打点一切,使孩子成长在非常安逸的环境下,孩子在成长中很少或根本就没遇到过挫折,表面上一帆风顺,其实非常危险。孩子没有机会经历挫折,严重缺乏抗挫的能力和经验,一旦遭遇困境就会引发种种问题。

6岁的豆豆活泼可爱,由于她的妈妈是她所在幼儿园的教师,所以她在上幼儿园期间一直被老师“特殊照顾”,没有经历一点点挫折。可是当她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进入学前班以后,因为没有了以往的“特殊照顾”,她便产生了一种失落感。

生活中,还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如果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妈妈们便不会再给孩子买有鞋带的鞋子;如果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妈妈们就不再让孩子走近洗碗池。这样的孩子只能永远都不会系鞋带,也永远不会洗碗。而且长大以后遇到困难几乎都想办法绕开,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克服困难的方法。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生怕委屈了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小心翼翼。孩子能做的事不让做,孩子能参加的活动不让参加,长此以往,孩子好奇、好玩、敢于冒险的天性慢慢被泯灭,养成了胆小和懦弱的个性。并且,孩子本来应该树立起的坚强意志也会因为父母的纵容而被磨灭。

比如,孩子摔倒了,妈妈立刻抱起来,然后埋怨天埋怨地;孩子在学校里摔破了皮,爸爸会不惜代价地去学校“讨个说法”……父母把孩子娇惯得不知什么叫苦,什么叫累,什么叫作挫折,斗志渐渐消磨,稍微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无所适从,甚至意志消沉。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两种人能经受得住考验:一种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另一种虽没有逆境可言,但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心胸开阔,有坚强的个性。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没有逆境。要想让这些孩子成材,让他们学会正确地应对挫折,更成了挫折教育的重点。父母们必须适当地对孩子进行“逆境教育”,有意地创设一些困难与挫折的情境,或提出一些严格的要求,使孩子得到情感、意志与适应性的训练。可以试着把这种“苦难教育”深入到孩子的游戏中进行,并作为妈妈对孩子教育的一大指导思想与内容。

一、学会用“劣性刺激”来磨砺孩子

有的父母抱怨孩子胆小娇气,有的父母抱怨孩子耐挫能力差,平时说两句就哭鼻子,更不用提批评了,还有的孩子动不动就跟父母怄气,全然不在乎父母对他的爱。这不是孩子的错,因为自从生下来,他就没有权利选择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他们对饥饿、寒冷、委屈、挫折很少有机会体验,这时又怎能苛求他对这些有巨大的承受能力?老虎没有在深山野林生活,就没有狂风暴雨的洗礼和林海雪原的磨炼,取而代之的是自幼得来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无形中,老虎就没了锐气、软了筋骨。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所以,父母在对待孩子成长时,必须改变原有的意识和方式,必须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让孩子在令人不快或不舒服的外界刺激下得到适当的磨炼,以提高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相比较温室教育,这才是孩子成长必需的良药。有四种常用的“劣性刺激”:

(一)饿饿他。很多孩子偏食、挑食、食欲差,这其实是因为父母的溺爱让孩子从来不缺好吃的,他想吃啥就有啥,自然就感受不到饥饿的滋味,吃饭时也就没胃口。俗话说:“欲求小儿安,应忍三分饥与寒。”只有知道饿的滋味,才会知道“饥不择食”。所以,适当地让孩子饥饿,是改变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一种好方法。

(二)累累他。孩子懒惰,没有责任心,父母再辛苦他也无动于衷,要想让“白眼狼”有变化,父母就要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喊停,而且不要再上学车接车送。过度的呵护会让孩子认为父母就是自己的双手和双脚,辛苦也是理所当然。父母不妨鼓励和督促孩子干一定的家务劳动和参加各种有益活动,自己的事自己做,父母不要什么都包办。

(三)难难他。很多孩子意志薄弱,因为父母总是为他安排好了一切,这样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孩子有啥事都去找父母,一旦离开父母,他们就会变得“不堪一击”。父母这时应该有意识地为他设置一些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克服的困难和挫折,给他以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的勇气和方法。(www.xing528.com)

(四)批评批评他。孩子人虽小,脾气却挺大,这也怪不得他们,如果谁一生下来就听着“甜言蜜语”,谁都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这就需要对孩子进行适度的批评。对那些学习拔尖、容易骄傲的孩子,在表扬和鼓励的同时更应不失时机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让他们体会到失败和受批评的滋味,化阻力为动力。良药苦口利于病,父母们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

二、鼓励和支持孩子克服困难

当孩子处于挫折中时,不仅要鼓励他,使他拥有战胜挫折的力量与勇气,而且要告诉他:当自己力不能及的时候,最好积极调动别人帮助自己。要么是寻求父母的帮助,要么找其他朋友,甚至是找陌生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战胜了挫折,而且他会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懂得如何体谅与关怀别人,如何增强团队凝聚力。所以,作为父母,既不可对孩子过分溺爱,更不能对孩子放手不管,唯有善于引导,及时指导以及在必要时的帮助和鼓励,才能促使孩子鼓起勇气,正视面前的困难,从而勇敢地去克服它。理智的爱,可以使孩子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可以使孩子增强与困难拼搏的勇气;父母的关心和同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孩子需要的是慈爱而不是溺爱,严格而不是严厉,诱导而不是包办的环境中生活,会得到莫大的安慰和力量,激发起正视困难的勇气。反之,如果没有父母的鼓励、引导和帮助,孩子遇到困难后,感到孤立无援,往往会表现出沮丧、恐惧、萎靡不振,并想躲避困难。有些孩子遇到逆境时会产生消极的想法,经常垂头丧气,而且采用一些逃避的方式。想要把这种现象改变,就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告诉孩子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勇敢地去面对困难。

例如,当孩子害怕游泳时,妈妈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准行!”在孩子一次次克服困难以后,他们的勇气就会增加,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心理的恐惧感就会渐渐消失。

自信就会自强,这时孩子会对自己说:“我行。”“我可以。”

三、引导孩子用乐观心态应对挫折

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们面临的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普遍现象,只有经历磨难的勇者,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父母必须明白,要想让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得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自小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在逆境中经过千锤百炼的孩子才能更具生存竞争力。生活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父母们应该让孩子明白,在逆境中开放的花更美,就像冰山上的雪莲那样的纯洁、美丽!父母们要让孩子相信:挫折和困难是上帝给予他们的试金石,它淘汰懦弱和无能者。坚强者更懂得人生,懂得如何完善自己,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逆境能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机会。顺境可以出人才,但是逆境、挫折更容易磨砺意志。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人更具生存力和竞争力。因为,从逆境中打爬过的人不仅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所以更加成熟。他们能把挫折看成一种财富,深谙只有失败才可能成功,成功是建立在失败基础上的,因此更具有笑对挫折、迎难而上的风范。

苦难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门课,也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它能磨炼人的意志,让人和善,让人坚强,让人奋斗。经历过苦难洗礼的孩子,才会懂得珍惜生命,珍爱生活,因为苦难改变了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也懂得了生命的价值。因此,要想让孩子将来有一个辉煌的人生,就必须让他们从小经受苦难的洗礼。父母应该试着给孩子苦难,才能让他真正强大。要让孩子小时候就适当地知道一点忧愁,经历一点磨难。对孩子来说,经历一点磨难并不是什么坏事,相反,这是从孩子的长远利益考虑,同时,这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和意志力,可以更好地让孩子健康成长。

建言献策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适当地让孩子了解家里的情况,让他知道你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从而理解大人的持家不易。有必要的话,做父母的还可以带自己的孩子去看看自己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情况,让孩子亲眼目睹你工作的辛苦与劳累,告诉孩子这样做一天可以赚多少钱,让孩子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这就是一次活生生的苦难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