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健康经验:行走有疗效

健康经验:行走有疗效

时间:2024-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坚持步行上下班,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坚持步行还能改善现代人运动不足的问题,进而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四能防治颈椎疾病。关节炎是一种骨和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关节病变。

健康经验:行走有疗效

第三节 走 能 治 病

近代生理学研究,人体和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及全身的机能平衡。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人的脚底有很多穴位,脚和人体是息息相关的。人体一共有12条大的经脉,其中有6条都和脚有关,如肾经、脾经、胃经等,一只脚上就有33个穴位,有60多个反射区,代表着人体的各个部位。如果经常走路,能刺激这些穴位,促进血气运行,调节内脏功能,疏通全身经络,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益气化瘀,滋补元气之目的。因此经常走路按摩足底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从理疗观点看刺激足底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末梢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增加血中的氧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现在,不少人选择走路上下班,被简称为“走班”。科学证明上下班走路:一能增强心肺功能。长期坚持步行上下班,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步行还可减少一些生理激素的分泌,进而降低血压。坚持步行还能改善现代人运动不足的问题,进而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二能保持良好体形。步行可促进消化液分泌,早餐后步行上班可加快消化和吸收,帮助代谢系统维持正常工作,从而保持良好的体形。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胡大一教授说,快步行走是最简便、最经济的有氧代谢运动。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步行是最安全、最佳的运动和减肥方式。三是能够解忧排压。多用双脚,能改善体内自律神经的操控状态,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切换更灵活,有助于缓解压力和解除忧虑,使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更加清晰、活跃。提高工作效率。四能防治颈椎疾病。步行时如果伴以昂首远望、抬头挺胸、双肩大幅摆动,有助于调整长期伏案的姿势,防治颈椎疾病。因为头部重量约占体重的1/10,由颈椎与覆盖颈部到背脊的肌肉所支撑,如果驼背或姿势不良,肩胛肌的负担过重,肩膀和颈椎就容易僵硬酸痛。五能提高睡眠质量。每天坚持走路上下班,可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六能预防骨质疏松。经常步行可增加钙源的沉积,减少钙的流失,从而使骨骼变得强健,降低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弗勒先生发现,每天10分钟快步行走不但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裨益,且更能够使消沉意志一扫而光。弗勒说:“很多人对这种简单而效果显著的保健妙方持怀疑态度,但一经依照我的方法在心情欠佳时随意快步走10分钟的朋友,事后都不约而同地向我表示,他们的疲倦顿消,身心畅快无比,处事有冲劲。这种美妙的感觉至少能够维持两个小时左右。”快步行走,情绪放松,特别是当你感到情绪低落时,不妨快步走上十几分钟,你会心情轻松、愉快、平静,减少忧虑,感到自己充满了活力。美国医学专家推荐了一个用走路自测健康状况的公式:如果你能在10分钟内走完1千米,说明健康状况良好;如果能在20分钟内走完2千米,说明健康状况优秀;而如果能在30分钟内走完3千米,那么你的身体状况与一个青壮年小伙子一样棒。步行是健身良方,每天走路30分钟,可以减少20%罹患乳癌、30%得心脏病、50%罹患糖尿病的机会,而且帮助你活得健康、活得长寿。步行是一种简单、方便又有益的运动。长期走路上下班和外出旅行的人,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运动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喜欢乘车的人。不论是防病或健身,走路各有好处,归纳起来走路能预防以下几种疾病:(1)预防心脏病。人人都害怕自己成为心脏病患,据《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报道,一周步行3小时以上,可降低35%~40%罹患心脏病的风险。(2)降低高血压。步入中年以后,血压多半会上升,但步行可以减少一些生理激素分泌,因而减少血压上升的机会。此外,步行会增加牛胆酸的分泌,而牛胆酸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3)避免老年痴呆。美国《自然》杂志报道,60岁以上的人士,一周有3天选择步行,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以使全身血液活络、脑循环顺畅,预防健忘与痴呆。(4)预防动脉硬化。现代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使得胆固醇量过多,容易诱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病变。持续20分钟以上的步行,有助分解燃烧体内中性脂肪和胆固醇。(5)预防糖尿病。造成中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原因多半是因饮食过量、运动不足和压力。步行运动可把葡萄糖大量消耗掉,降低血糖值。美国《护理健康研究》刊载,一天轻快步行1小时,对第二型糖尿病,有50%的预防效果。(6)远离乳癌威胁。波士顿布利根妇女医院研究员霍姆斯说:“运动可预防许多疾病,包括乳腺癌在内。我们发现,诊断出患乳腺癌后经常运动的女性,可以降低死于乳腺癌和乳腺癌复发的危险。”经常运动可降低动情激素的分泌量,提高存活概率。动情激素有促进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癌生长的作用。研究发现,每周走路35小时的女性死于乳腺癌的危险比每周运动不到一小时或完全不运动的女性低五成。(7)预防关节炎。关节炎是一种骨和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关节病变。医生常给予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药,但效果并不理想,如大剂量服用则可损害胃部和肝脏。最近的研究发现,按时坚持散步可增强常用剂量药物疗效,使膝关节功能改善,疼痛明显减轻,服药量减少,步速敏捷。所以,老人即使无病,坚持按时步行还可舒筋活血,有益健康。(8)降低中风危险。波士顿研究人员报道,规律的中等度运动,如走路能降低女性中风的危险。即使在晚年才开始运动也能降低中风危险。在一项7.2万名、年龄为40~65岁的女性调查中发现,随着女性运动量的增加,她们中风的危险也降低了一半。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副教授Frank B. Hu发表的研究报告,有力地证明了运动能降低中风的危险。但运动不必是剧烈的,走路就是很有效的降低中风危险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总能量的消耗。(9)预防骨质疏松症。走路不仅可以锻炼肌肉,还能增强骨骼。研究表明,妇女在20多岁时有规律地进行走路锻炼并且适量摄入钙质,在70多岁时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就少了30%。(10)预防抑郁症。在大街上快步走是改善心情的好办法。有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在驱散严重抑郁时见效快,但10个月之后,与只服抗抑郁药物的病人相比,那些不再服药并开始运动的病人复发的几率要小得多。(11)预防癌症。国外研究,有鼓舞人心的线索表明,走路有助于降低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因为走路可以帮助肠内废弃物更快排出。当然,走路不能治疗所有病痛,效果也不可能是立竿见影。夏威夷大学的戴维·柯布博士说:“以前没有进行过有规律锻炼的人不该认为,走路一个星期就能解决他们所有的问题。”但有规律走路的益处在年老时就会显现出来。如果你决定开始走路的话,几条建议可以使你做到最有效的走路锻炼。第一是注意你的鞋,走路更多的时候是全脚掌落地,因此走路的鞋要在前部有点空隙,好让脚伸开。 第二是做锻炼记录,包括走的时间和路程。看到自己的进步最能促使你再接再厉。第三是适当的准备活动,避免肌肉疼痛的最好方法是慢慢开始,在热身活动和锻炼后的休整中进行温和的伸展运动。(www.xing528.com)

不同的走路方式可治疗不同的疾病,具体方式有:(1)摇摆手臂法,走路时两臂用力向前后摆动。可增加肩部与胸廓的活动,可防治呼吸系统慢性病。(2)按摩腹部法,走路时紧缩腹部,或用双手按摩腹部,可消除腹部脂肪。(3)蹬腿步法,每次脚向前迈步时,脚先蹬一下再迈出,左右脚交替进行,可促进腿部血液循环。(4)倒退走法,选择一处空旷、无路障、人少的平坦场地,然后用缓慢的速度倒退着走,同时加强腰肌的力量,对防治腰背疾病很有益。(5)直线走法,行走时,两脚走在一条直线上,或两脚交叉走在两直线上,并逐渐加宽两直线间的距离,同时加强走路的负荷,锻炼脚力,增加身体的平衡感、灵活度、敏捷性。(6)原地踏步走法,天气不好不能外出时,可改在室内原地踏步,一样具有健美强身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