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用圣名”为孩子命名的智慧

使用圣名”为孩子命名的智慧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都以“圣名”为“经名”“如何给孩子起名字”,在世界各种文化中有各自不同的习俗。每个孩子都以“圣名”为经名,初看,这似乎仅是一个宗教习惯,其实,它凝聚着伊斯兰文化在培育后代方面的经验和智慧。不管阿拉伯的穆斯林在给孩子起“经名”时想到了什么,但这种以“圣名”为经名的做法,实际上取的就是使外因内化的方针。

使用圣名”为孩子命名的智慧

都以“圣名”为“经名”

“如何给孩子起名字”,在世界各种文化中有各自不同的习俗。中国人,在“名字”上历来讲究颇多,有借此明志的、有借此以示纪念的,也有借此表达某种祝愿或父辈的祈望的,……凡此种种,生出了“起名字”的学问,鲁迅先生为此还写下一篇杂文。时下也有不少中、小学校,以“我的名字……”为学生命题作文,其良苦用心是让学生重温在名字背后所隐藏着的家长的希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阿拉伯穆斯林给孩子“起名字”上,也映现着伊斯兰文化的特色。

古代阿拉伯人,游牧生活和文盲充斥,他们对名字的讲究是极少的。自伊斯兰教形成之后,“起名字”逐渐成了阿拉伯穆斯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穆斯林而言,婴儿出生之后,要在一定时间内,请阿訇举行特定仪式,为婴儿起经名。虽然因教派不同,其举行具体的起名仪式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在婴儿出生之后尚未吃奶之前,就把婴儿从产房抱出,派阿訇从《古兰经》中为婴儿选取经名。有的是在婴儿出生7天后才请阿訇取经名,也有的是在婴儿出生3天之内为其取名。时间虽然前后有些差别,但无论时间如何,为婴儿取经名大都要举行一定的宗教仪式。这种仪式是:首先阿訇对婴儿低念大宣礼词,即那种在清真寺宣礼楼上高声召唤教众上寺礼拜的招拜词;再念小宣礼词,即那种教众进入殿后,宣礼员招呼大家排好队准备礼拜的招呼词。念完之后,在婴儿的耳上吹一下,然后从伊斯兰教所尊崇的“圣人”、“圣女”名中选出一个圣名告之家人,即为婴儿的经名。这一套仪式表明一个婴儿出生之后,把他由清真寺之外,召唤到清真寺进了礼拜殿的大门。此后,他就是一个当然的穆斯林了。这个习俗,还延伸到女孩9岁、男孩12岁的出幼仪式,尤其男孩出幼时,都举行隆重的出幼刈礼。自此,男孩就要承担宗教义务,履行宗教功课,开始他的宗教生活。从这一点上来讲,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成丁礼”。这种刈礼是由专门的宗教人员施行的。在举行刈礼那天,通常还要举行仪式请阿訇念经,摆宴请客以示庆贺。若女孩出幼,虽各项仪式从简,但也要在家庭内部为之庆贺。

每个孩子都以“圣名”为经名,初看,这似乎仅是一个宗教习惯,其实,它凝聚着伊斯兰文化在培育后代方面的经验和智慧。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孟母三择邻”的故事是脍炙人口的。在国人的谚语中,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这都是在强调社会文化心理环境对子女成长的影响。无论是让孩子与读书人为邻,还是让子女交好朋友不交坏朋友,都是为子女创造外因条件,发挥文化心理环境对品性成长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穆斯林们让孩子以圣名为经名,它的最明显的意义,是让孩子一来到人世,就马上置于伊斯兰教的影响之下,以伊斯兰文化关于做人的教导,指引一生的成长。自然,以圣名为经名,它的另一层含意,是盼望、祈愿孩子能像叫此圣名的圣人那样,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出类拔萃的人。从教育智慧上看,以“圣名为经名”与孟母三择邻的教子方略相比较,在为后代创设一个理想的文化心理环境方面,二种文化恰有异曲同工之妙。二种文化对此点的共同领悟,说明这确实反映了某种德育规律。对文化心理环境的重视和强调,是伊斯兰文化教育智慧的特色之一。儿童从出生后,即以圣名为经名,当他懂事之后,知道了他(她)的经名的意义之后,从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自我认同感。由于这个名字是经过隆重的宗教仪式获得的,当这一切在以后被告之本人之后,它会使人产生一种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命运之感,会使具有这个经名的孩子在潜意识层次上去仿效这位圣贤,从而获得一个终身伴随着他(她)的人生榜样,成为他的精神上的导师。社会学曾用“我群体”和“他群体”的概念来区别对人有不同作用,以及人在其中作用不同的两种团体。如果借用这两个概念中个人与团体之间关系的意义,人们可以看到,阿拉伯穆斯林们通过起“经名”,把教养孩子成长的环境从外部移植到人的内心深处,在内心深处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能对其品性成长起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的心理环境,这与“孟母三择邻”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民谚相比较,前者虽然也有心理影响之意,但还不如直接把“榜样”植入心田来得更有力量。在教育学理论中,在如何看待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上,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国人对此点是早已谙熟的,“孟母三择邻”就是给儿子找外因。另一种观点认为,名师出高徒,再差的学生,只要有好老师教,也会有进步,这个道理,虽与前者不同,但也被许多成功的经验所支持。法国著名的百科全书派哲学家爱尔维修就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所谓教育得法,就是说,它能通过教师的指导、示范和督促,使教师的人格、才能、学识等各方面,经过学生的吸收与移入,从而变成学生内在的追求,变成学生内在要素的一部分,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通过外因内化而起作用。不管阿拉伯的穆斯林在给孩子起“经名”时想到了什么,但这种以“圣名”为经名的做法,实际上取的就是使外因内化的方针。正像现代人至今仍被埃及金字塔的精妙设计如此符合现代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建筑学等各式各样的理论所倾倒,在此,我们也不得不被穆斯林们的做法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契合所折服。要知道外因内化和内因外化,实际上是一切生物体维持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机制,是任何开放系统的一个根本特征。当阿拉伯人建立以圣名为经名的宗教习俗时,他们尚未明确地意识到这一切,但是,他们却在事实上建立了一个符合现代教育学原理的德育方式,此乃属民族之天分也!伊斯兰文化能迅速改变古代阿拉伯人的陋规旧习,重塑民族之魂,与这种从孩子呱呱堕地起就开始品性道德教育的做法分不开的。在阿拉伯世界,儿童从会说话起就立刻接受教育,而且最初的教育来自最高的圣典《古兰经》。教的课程很简单,即伊斯兰教礼拜仪式所必须的祈祷文,认识起码的《古兰经》文,以及《古兰经》本身所涉及的历史、教仪和教规。孩子们每天都要熟读一段《古兰经》并高声背诵,每个孩子都以熟记《古兰经》全书为目标,做到了这一点就公开予以庆祝,同时学会书写、射击、游泳的,被称之为全才。整个小学教育以道德、性情的启蒙教育为目标。文化知识是到中学才开始传授的。这种做法,相沿成习了几百年。国人在论及精神文明时,把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部分,认为这两部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国家之中,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阿拉伯穆斯林的做法,事实上是在儿童坠地到小学以前,他们更为重视的是第一部分。在儿童天真无邪的心灵里,首先播下的是如何依《古兰经》的教导,走正道、做善人的种子,用阿拉伯人的俗语讲,即驱恶从善,驱邪归正,给儿童首先树立的,是本民族文化中圣贤的形象。这种施教方针与德育方针,对于今天的人们,也不无启迪。

在以追求知识和善行为目标的穆斯林教育思想中,同样映现着信仰与务实交融的阿拉伯智慧,只要对阿拉伯民间故事或“教诲录”、“圣训录”一类典籍稍加留意,人们就不难发现熠熠闪光的教育智慧俯拾皆是。

阿拉伯人说:“要把一切应学的知识和技能全部教给孩子,这才体现作父亲的责任和慈爱。”所以,教子求知、教子习艺,在阿拉伯是蔚然成风的。一般阿拉伯孩子的父母,都有如此观念:“学习知识和技术决不会有错,不论什么技艺和才学总有一天会用上,因为谁也不能预料世界上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对人们未来的命运也不能未卜先知。”当然,在阿拉伯人那里,这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是贵族,作父亲的,一般就让孩子学文化、礼仪和艺术,认为这比留下财产还重要。如果是一般百姓,作父亲的,一般就把教给孩子手艺看作第一重要。在他们看来,手艺是最为重要的技艺,假如孩子学会了100种手艺,即使不从事这些工作,也终有一天会用得着。记得菲尔杜西的《列王论》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据说有个国王被推翻后,来到一个异域城市。此时他已身无分文,却又耻于为一片面包折腰。幸好他幼时经常到他父亲的领地去看打铁,观看铁匠们如何制作刀剑、马蹬、马嚼等。此时,他便来到铁匠铺自我介绍说:“我会打铁。”于是,他得到雇用。在流亡期间,他就是靠这种手艺维持了生活,而没有寄人篱下。后来,当他复位之后,便命令全国的贵胄无一例外地都要学习一门手艺,而在此之前,人们都把这视为有失身份、没有出息的事情。现在,“知识和技能是留给孩子最重要的遗产”,就成为阿拉伯人的民谚。融舔犊之情与务实态度于一炉,正是这句民谚所映现的智慧光芒。回想某些国人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宠养,寻常百姓家却养出一批公子哥儿、娇小姐的社会现实,与古代阿拉伯人的教子方略相比,现代人正要在古代人面前汗颜了!

“把教给孩子礼仪文明看作给他饭食一样重要”,这是阿拉伯穆斯林教子的又一经验之谈。在《卡布斯教诲录》中的教子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假如你幸得贵子,孩子啊!首先要注意的是教育他维护荣誉。就像所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所要求的那样,把名誉看得至关重要。教导他待人要和蔼,办事要尽力而为,充满信心。”“即使孩子境况不佳,你也不要怨天尤人。应尽作父亲的职责,而不要忽视对他的文明教育。”阿拉伯人这种对礼仪文明教育的重视来自《古兰经》的教导。《古兰经》中说:“难道你们不知道真主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吗?一句良言,好比一棵优良的树,其根柢是深固的,其枝条高耸入云,凭主的许可,按时结果。”“一句恶言,恰似一棵恶劣的树,从大地上连根拔起,绝没有一点安定”。良言能结果实,恶语绝无安定,这正是有关生活幸福的真知灼见。人靠社会维持个体生命,人更靠礼仪文明维持他的社会生命,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离开群体,人就难以生存。漂流到孤岛上去的鲁滨逊虽然是一人,但他仍离不开多少年来人类群体所积累的生活经验、生活技能与生活智慧,再说,他也并不是孑然一人,没有土著人“星期五”的相伴与合作,他也难以在荒岛立足。阿拉伯穆斯林把教给孩子礼仪文明与供他衣食置于同等地位,这实属一种对生存智慧的深刻洞见。因为礼仪文明不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更是维持群体团结和谐以及与人合作共事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在关键时候,甚至能救人于危难之中。在阿拉伯民间传说中,有不少教人文明礼仪的故事:有人因此而赢得友谊,有人因此而得到爱情,也有人因此得到财富。其中有个故事这样写道:

从前有户贫苦人家,妈妈瘫痪在床,爸爸双目失明,只有唯一的女儿法蒂梅操持家务。有一次,她独自到沙漠拾柴,不巧迷路了。天黑后,只好躲在装柴的口袋下面。后来,法蒂梅感到一个奇怪的庞然大物立在她面前,向她问道:“谁在这儿?”姑娘吓得上气不接下气,慌乱之中,她想起了真主的“良言似良树”的教导,于是在惊恐之中仍不失礼貌地回答:

“大叔,是我哩,我叫法蒂梅。”

“你认识我吗?”

“认得的。”

“那么,我是谁呢?”

“你是兽中之王、沙漠的主人、幸福的源泉、力量之所在”。

这时法蒂梅镇静起来,她相信“善言者必得善报”。

“你看我长得好看吗?

“你长得很俊美,就像大地上雄伟的高山。”(www.xing528.com)

“你认为我的士兵怎么样?”

“强将手下无弱兵,他们是百万雄师,无比英勇。”

“那么,你是什么地方人呢?你为什么孤身一人来此过夜?”

姑娘一一作了回答。姑娘的遭遇令人同情,姑娘对陌生人的尊重与礼貌获得了这个宠然大物的好感,于是便命令它的士兵把姑娘送到离城最近的一个地方,并在她的口袋里装满了金银财宝。可是,另一位姑娘,在沙漠中却遭遇相反,她与凶兽的对话,要不是被一只小沙鸥听见,人们不能相信那是事实。他们是这样回答的:

“你是谁?”

“我是某某姑娘。”

“那么,你认识我吗?”

“认识。你是一只凶恶的野兽。”

“我的穿戴和长相怎么样?”

“你穿戴只是一身皮毛,样子像一头绵羊。”

“你看我的士兵怎么样?”

“我说你的士兵是一些低等的动物,在山区和平原为非作歹,无恶不作。”

结果,当姑娘说完之后,凶兽听了生气得哼了哼鼻子,命令它的士兵把她撕碎在沙漠之中。当然,这只是个童话,但足以告诫人们,一个人对别人没有礼貌,出口伤人,是必遭灭顶之灾的。这样的民间传说,在阿拉伯穆斯林中流传了一代又一代,成为对子女进行礼仪文明教育的传统教材。此外,那些寓意隽秀的阿拉伯小语和警句,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诸如“有教养者不同任何人吵架”,“谦逊使人尽消嫉妒之心”,“说话不讲礼貌者只有庸人”,“冰冷的语言往往播下对你仇恨的种子”,读起来琅琅上口,做起来简便易行。今天,阿拉伯穆斯林的礼貌与好客,仍给每一位陌生的造访者留下深刻印象。这类淳厚民风的形成,是与从小受到被视为与饭食同等重要的礼仪文明教育分不开的。

在对儿童的礼仪文明教化中,强调知耻知羞,又是阿拉伯穆斯林教化智慧的一个特色。关于羞耻,阿拉伯人的民谚是“知羞是善的前奏,无耻是恶的开端”。所以,孩子被从小教育要知羞耻。知羞,是一个包涵内容相当丰富的伦理道德概念。穆斯林的座右铭是:“有信念者才知羞”。也就是说,只有信仰真主及其使者的人,才能区别善恶与羞耻。知羞知耻,也就是知善知恶,明知故犯,轻者为羞,重者为耻。而何为善恶,《古兰经》曾经作了详细的阐释。《古兰经》所举的善行主要有:赈济贫民,怜恤老人孤儿,孝敬父母,优待亲戚,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款待旅客,宽待奴仆,不弃绝女婴,不乱伦奸淫,而与善相对立的恶,则是以物配主,不信仰真主的行为,其中还包括那种借诈术而侵蚀别人的财产,以别人财产贿赂官吏和那种妄冀非分、搬弄是非、造谣生事的行为,以及偷盗、奸淫、赌博等等。所谓明善恶,也就是明是非,是非心是与羞耻心联系在一起的,通过知羞耻的教育,使后代明是非,辨善恶,从而驱恶从善,驱邪归正。“纯洁产生于知羞”,是穆斯林们一个普遍的信念。阿拉伯儿童从懂事起,就接受以《古兰经》为基础的善恶教育,自小被培养起人应有的羞耻心,堪称一种颇具特色的教子良方。如果说以“圣名”为经名是一种文化心理环境的重建的话,那么这种羞耻心的培养,则是对个人道德自律精神的建构。在阿拉伯,这种羞耻心甚至发展到人们避免受愚人的赞赏,因为在阿拉伯人心中,平庸的褒赏,正是对杰出的贬抑。据说有一次,一位古代阿拉伯著名的学者和医生,名叫穆罕默德·本·兹克里亚·拉兹,在和他的学生一起散步时,同一个疯子相遇。那个疯子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并友善地向他微笑。穆罕默德·本·兹克里亚·拉兹回到家之后,立即令人为他熬百香——一种可以医治疯癫的草药。学生们问他:“为什么你要喝这种药?”他回答说:“由于那疯人正犯病时,不对别人,单对我温厚凝视,嘻笑。人们常说:‘同类鸟儿,才比翼齐飞’,我受到了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称赞,必是出了问题”。故事中的做法虽然有些过份,但它至少表明,人们的羞耻心已达到了何种程度。

知羞耻,知荣辱,是一个人上进的开始,也是一个人走正道的开始,从每个儿童以“圣名”为经名的习俗到“纯洁产生于知羞”的信念,伊斯兰文化在儿童德育方面,从对孩子成长关系极大的社会文化心理环境建设逐步深入到了个人道德价值系统的建构,在实际生活中的收效是十分明显的。它使阿拉伯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就改变了游牧生活的陈规陋习,建立起以伊斯兰精神为核心的新的道德体系,并辐射到世界各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