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比较优势理论:从国际到产业内的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从国际到产业内的发展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国与国之间由于技术的不同产生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产业内贸易理论将比较优势理论更细化到产品的内部,使比较优势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从国际到产业内的发展

1.古典学说

(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奠基人,他的《国富论》首次构建了一个统一和完整的经济学分析体系,而贯穿这一体系的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该思想认为,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是形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即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比该国什么都生产更有利。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但该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一个国家较另一些国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优势,但是两国之间的贸易仍然在发生。对于这种绝对落后和绝对先进国家之间的贸易,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是无法解释的。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为了能解释绝对落后和绝对先进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创立了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而非绝对差别。因为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是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的源泉,这种相对差别产生了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从而促使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产生。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都应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但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国与国之间由于技术的不同产生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2.资源禀赋理论

以上提到在古典比较优势理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本和自然资源逐渐成为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关键。为此,2世纪30年代,以伊·菲·赫克歇尔(Eli F.Heckscher)和博尔蒂·俄林(Bertil G.Ohli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创立了以资源禀赋理论(H-O理论)为核心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在该理论中,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劳动,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也被列入生产要素的范畴。总的说来,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产品成本差异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各国或地区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即各国(地区)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不同。一般说来,如果一个国家(地区)拥有较为丰裕的生产要素,其产品价格就便宜,反之,其产品价格就高些。第二,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即商品生产要素的密集度。比较成本的差异来源于各国或地区生产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的不同。因此,在某种商品生产中,如果一个国家(地区)密集使用低廉的生产要素,并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就能在该种商品上拥有较低的比较成本。H-O理论和以李嘉图为代表的比较优势理论在说明比较优势时均使用了相对比较的原则,因此,H-O理论实质上是李嘉图理论的发展。它们的区别在于:李嘉图仅用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来说明比较优势的形成,而H-O理论则用多种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说明比较优势的形成。

不过,资源禀赋理论存在着局限性,该理论没有考察要素禀赋产生的原因,即要素禀赋是静态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可以在国际流动;随着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再造,也可被新材料代替;此外,经过人力投资,可以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天赋要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1986),物质、人力资本甚至自然资源都会随着时间和技术的进步而变化,要素的变化是动态的。

3.当代贸易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不断增加、同类产品间的贸易大大增加以及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等国际贸易新倾向的出现,由于技术的进步,生产要素不再仅仅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一些新要素,如人力资本、技术和产业集群等,逐渐成为决定一国(地区)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面临着挑战。最具代表性的是,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经过实证分析发现,要素禀赋理论无法解释新的贸易现象(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于是,技术差距论、产品周期论、人力资本说以及偏好相似学说应运而生,促进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当代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理论。

(1)产业内贸易理论

各行业内同类不同质的差异产品间的贸易为产业内贸易。二战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垄断寡头以及跨国公司的产生,产品的差异性不断加大,国际贸易,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逐步表现为产业内贸易的成分不断增加。这完全背离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论中贸易应该更多地发生在技术差距较大和要素禀赋差距较大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基本假定。(www.xing528.com)

在此背景下,格鲁贝尔和劳埃德(Grubel&Lioyd,1975)提出了国际产业内贸易的概念。他们将国际贸易分为两大类:一是在要素禀赋相差比较大的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比如不发达国家用初级品交换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即产业间贸易),这类贸易形式可以用传统的H-O理论来解释;二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生产要素的国家(地区)间进行的贸易(即产业内贸易),而同类产品的产品差异性是促使这类贸易产生的源泉。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又将该差异性分为水平差异性和垂直差异性。水平差异性是指那些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从而导致对产品的不同偏好,如消费者对不同花色产品的偏好。而垂直差异性是指产品在质量上存在差异性。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使得产品种类和质量多样化,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将比较优势理论更细化到产品的内部,使比较优势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出发,解释了同类产品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状况。但怎样解释发达国家间贸易模式的变动和产品领先地位的变动?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徳·弗农(Raymand Vernon)通过分析产品技术的变化对贸易格局的影响,提出了产品周期(product cycle)学说。他将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分为3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各个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第一阶段(新产品阶段)所需的生产要素是发达的科学知识和大量的研发经费。第二阶段(成熟阶段)需要的是机器设备和先进的劳动技能。第三阶段(标准化阶段)所需的要素是劳动力成本。可见,该理论认为要素禀赋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其随着产品的技术发展周期不同而不断改变。

(3)需求决定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发展的层面揭示了要素禀赋的动态性。而瑞典经济学家戴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 Burenatam Linder)则从收入和需求的变化来解释促使要素禀赋不断变化的动因。林德的理论认为,对同一产品的需求不同会造成价格的差别,从而产生贸易,因此,需求变动是产生贸易的基础,而收入变动又是引起需求变动的重要因素。林德认为,内外部需求的变动实际上促成了生产要素的不断改进。该理论动态地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中要素禀赋产生的部分原因,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总体上看,比较优势理论遵循从绝对到相对,即从单一到细分、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过程。其从绝对优势学说到单一以劳动生产率为唯一因素的比较优势理论,再到多因素的静态的要素禀赋学说,再到细分到产业内部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以及动态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需求决定理论。

4.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意义

(1)古典学说与资源禀赋理论对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意义

古典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成本是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唯一因素,拥有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而新古典贸易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则揭示了生产成本的高低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

(2)新贸易理论对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意义

新贸易理论对竞争力理论研究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成本,还与该产业的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交易成本、技术革新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第二,先天要素禀赋已不再成为一国(地区)特定产业发展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后天的培育,即要素禀赋并不是绝对的、静止的,而是相对的、动态发展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