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柘荣太子参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实际调查资料

柘荣太子参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实际调查资料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柘荣太子参”产业化刚刚起步,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本章分别从产业化系统内部和外部来分析“柘荣太子参”产业化的影响因素。结合“柘荣太子参”产业化模式的实际调查资料,分别对涉及的各个阶层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② 实力能否参与产业化经营,扮演中介的角色,主要取决于中介组织的实力,这也是“柘荣太子参”产业化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柘荣太子参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实际调查资料

柘荣太子参”要进行产业化,涉及产业中的各个环节与部门,包括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这些部门要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才能进行产业化。然而过程中涉及的各个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彼此之间相互制约影响,此外,这些部门的联合还要受其身处环节的制约,以及自身的局限[77]。“柘荣太子参”产业化刚刚起步,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本章分别从产业化系统内部和外部来分析“柘荣太子参”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如图4-1)。

图4-1 “柘荣太子参”产业化体系及相互影响关系

2.2.1 内部影响因素

“柘荣太子参”产业化内部体系涉及太子参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可以根据阶层划分为:太子参育种机构、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场职工户或农户。结合“柘荣太子参”产业化模式的实际调查资料,分别对涉及的各个阶层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

(1)农户的影响因素

农户是太子参的生产环节,数量多规模小,且分布零散,具有极强的自主性。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作物的品种和数量,并且可以决定是否要加入产业化。通过调查及走访,笔者发现,农户是否会加入产业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几点:参与后的收入、参与的成本和技术服务等。

① 收入

随着太子参药用价值的普及以及全民养生观念的形成,我国太子参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据太子参专业市场销售数据显示,“柘荣太子参”货源充足,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由于价格的持续走高,当地太子参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这种由于价格走高带来的刺激,导致种植户种植面积增加,相应地提高了市场上太子参的供给量。在调查走访过程中,笔者了解到,企业给农户的收购价格平稳合理,会提高农户将太子参卖给企业的积极性。从调查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农户的销售渠道分布中,太子参产量多的区域大多是龙头企业重点收购的区域,且收购数量多,价格合理[78]

② 成本

农产品的成本也就是种植成本,主要有参种的价格,劳动力价格,发布或者收集市场信息,物流费用,化肥、灌溉等机械费用。对于农户来说,由于其规模小,购买参种时无法形成议价能力,只能被动接受价格,如果参与产业化经营可以联合购买参种,降低农户购入价格,且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龙头企业上门收购农户的太子参,进行产业化经营后,可以省去农户搜集市场信息、物流运输等费用,根据走访及调研的数据显示,有龙头企业参与指导的农户,会更及时地预防各种灾害,并能及时的施肥灌溉。福建省的农民大多倾向留在家乡工作,较少外出就业,产业经营化带来的较低种植成本会使农户更愿意在家务农,促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劳力年龄结构更合理[78]

③ 技术支持

太子参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离不开技术支持,技术的参与会促使太子参更好地生长,以及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出现,而农户缺乏技术的实力,与此相比,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的技术支持对“柘荣太子参”产业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柘荣太子参”种植技术的要求较高,然而我国农户的基本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多根据经验采取传统的、初级的种植技术,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如何通过技术支持提高农户的技术素质已经成了柘荣县进行太子参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79]

由于农户只是太子参的生产参与者,占据产业主导地位的是龙头企业,他们拥有最终的领导权,可以选择参与产业化的农户,故产业化过程中农户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影响着他们能否参与并适应“柘荣太子参”产业化的进程。龙头企业会对生产基地的基本条件及其耕地、水资源、交通以及农户的素质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严格筛选基地与参与户。因此参与户的自身特性、所处的环境条件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是否具备了“柘荣太子参”产业化的硬性条件[80]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中,笔者通过统计技术人员每年的指导次数和龙头企业(收购方)指导的次数来对技术支持进行评价。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户种植的太子参的质量与其接受指导次数成正相关

(2)中介组织的影响因素

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有时候很难进行接洽,此时中介组织就是双方的纽带,连接着龙头企业和农户,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并且承担了“柘荣太子参”产业化的组织管理与协调监督的作用。中介组织一般是由大中型的农场来担当的,根据其在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有所区别。中介组织在“柘荣太子参”产业化中的参与程度,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80]

① 收益

在“柘荣太子参”产业化中,中介组织的利润来源主要是通过契约和利益机制参与“柘荣太子参”产业化经营,并从中分享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利润。因此,中介组织的利益也就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来自参种销售的增益,另一部分是来自太子参本身销售的增益。这两个部分的收益就构成了中介组织的主要收入。

② 实力(www.xing528.com)

能否参与产业化经营,扮演中介的角色,主要取决于中介组织的实力,这也是“柘荣太子参”产业化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占据领导地位的龙头企业,为了保证产业化顺利进行,选取中介组织的时候一般会以其综合实力而定,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量:技术力量、经济实力、信誉、加工能力、销售能力等。因此,中介组织的实力是其能否被龙头企业选中合作,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因素。

(3)龙头企业的影响因素

农户、中介组织能否参与产业化经营,主要是由龙头企业确立资格,龙头企业作为“柘荣太子参”产业化的领导者,要同时兼具组织、市场开拓、营运、联合内外、产品研发创新、服务等功能,是整个产业化发展的领头羊、带动者[81]。因此,龙头企业自身的实力与管理带动能力决定了“柘荣太子参”产业化发展的成效与结果,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① 监管机制

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监管机制,监管督促农户履行合同要求。农户是否按照要求进行种植决定了太子参产品的质量,也最终决定了龙头企业生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规模较小的农户的遵守等级普遍较低,监管制度的制定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

② 龙头企业实力

作为产业化经营的领导者、组织者与营运管理者,龙头企业的实力决定了产业化发展的程度及水平,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才能推行产业化经营,主要有这几个层面:资本力度、技术水平、组织化程度等[82]。根据前期调研及走访,笔者得出,龙头企业的资本力度决定了推行太子参产业化的渠道布局、产品推广、品牌宣传等基础建设;龙头企业的技术水平影响太子参生产的质量与品质,生产及加工的能力,进一步影响到柘荣太子参的市场竞争力;其组织化程度决定了“柘荣太子参”产业化发展的管理制度及营运能力,进一步影响太子参产业化发展的规模与成效。

③ 龙头企业的收购价格波动程度

农户种植产品的积极性来自价格的激励,此激励分为增长性和稳定性,通常农户获取稳定的价格保证是其参与生产的前提,价格波动越大,农户参与生产的可能性也就越低。市场价格无法保持平稳,而龙头企业在此时就起到了维持市场价格的作用,可以与农户以稳定的价格签订合约,保证农户的利益安全,农户参与产业化的意愿就会增强。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统计,笔者进一步分析得出: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且有企业采取稳定价格机制签约农户的地区,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意愿更强烈。

④ 科研育种机构科研水平

龙头企业的技术支撑是科研育种机构。科研育种机构的研究水平、研究能力、研发成功将直接决定“柘荣太子参”的品质与性能,进而影响到“柘荣太子参”产业化水平和效果。不同品种的“柘荣太子参”差异显著,除了表现在个体产量的不同上,在基因稳定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基因优良的太子参品种能够抵抗更强烈的气候、环境的影响,并且抗虫性也极为不错。同时,品质良好的太子参直接影响“柘荣太子参”的市场需求及公司形象。因此和科研水平高的育种机构合作,能够增加太子参品种优良性的几率,从而促进太子参产业化的程度。

2.2.2 外部影响因素

“柘荣太子参”产业化除了受到农户、中介组织和企业的影响外,还受到来自政府、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政府补贴、药材市场秩序,农业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

(1)政府补贴

政府补贴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农户的决策。政府对农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补贴会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政府补贴还包括对龙头企业的政策优惠。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置了一个专项来度量政府补贴,分为三种情况,即基本没有、中等水平和非常高,实际数量分析将在后文的计量中体现,可以预测影响是正方向的。

(2)药材市场秩序

药材市场秩序混乱,成为“柘荣太子参”产业化的巨大障碍。每年假冒伪劣的“柘荣太子参”给太子参产业造成千万亿的损失,同时也对农民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影响。药材市场不规范问题也成了众多企业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而太子参市场混乱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主要原因还是真品太子参价格较高,真品太子参良好的品质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偏好与信任,由于利益的驱使,不法商贩将不合格的太子参产品以高价销售给消费者,给太子参公司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3)药材管理机制与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药材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也给种子管理与产业化造成了巨大障碍。由于农业部所实行的农业管理不像法律一样具备行政执法的权力,在进行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市场管理以及技术监督的时候不能配以行政执法的权力,往往导致理论体系与实际操作不能相互呼应,没有实际执行力的理论法规只是一张空文。因此除了农业部的农业法规以外,政府部门也需要对农业管理进行立法,赋予其法律权益,对相关法规进行修订、充实和完善,有必要进一步将农业产业的规范、原则以及体制与格局等进行明确定位,上升到国家法律层次,尽快出台新的种子法,使其具有更广泛的指导意义和现实可操作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