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资源增长程度的进入模式类型划分成果

基于资源增长程度的进入模式类型划分成果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7-1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分类资料来源:刘建丽:《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基于资源增长程度的进入模式,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进入模式分为高资源增长程度进入模式、中等资源增长程度进入模式、低资源增长程度进入模式。

基于资源增长程度的进入模式类型划分成果

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将资金、资产直接投入东道国的经营单元,并直接参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国际经营行为(刘建丽,2009)。投资进入模式是一种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进入模式,企业通过在目标国家某一企业占有部分或全部的所有权,将技术、人力、管理经验及其他产权转移到目标国家(张一驰,欧怡,2001)。投资进入模式相比贸易进入和契约进入模式,所需耗费的资源最多,面临的风险最大,但同时对市场的渗透最透彻,获得的控制权也最大。研究者大多是从投资方式和股权结构两方面对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进行分类(表7-1)。

表7-1 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分类

资料来源:刘建丽:《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www.xing528.com)

新建投资是企业在国外投资建立一个全新组织,这一过程可以由企业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完成。投资对象可以是一个部门、办事处或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价值链分解来看,可以是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的任何环节。对生产性投资而言,有独资生产企业与合资生产企业。合并与收购合称并购;合并强调资产、业务的融合以及法人地位的变更;合并后的企业对并入企业的债务承担完全责任;收购一般指企业通过支付现金或权益性证券、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等方式出价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份或资产以获得控制权或部分控制权的行为。企业跨国并购一般指本国企业并购东道国境内企业的股权或资产,或通过其已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子公司并购其他东道国境内企业的股权或资产的行为。

一般认为,所谓独资分支机构是国际企业拥有100%股权的海外机构,分支机构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子公司、分公司、工厂、办事处、事业部等海外实体机构。从进入模式角度看,海外独资机构既可以由企业自建,也可以通过收购获得。作为一种进入模式,合资企业是企业通过与海外企业的契约性股权合作而进入海外市场的一种途径。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企业进入模式的差异可从“资源利用”和“资源获取”两个视角展开,其基本前提假设是企业现有资源的属性决定了其如何利用外部资源来实现增长(Meyer等,2009)。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可分为三类:高资源增长程度、中等资源增长程度和低资源增长程度的进入模式(丁婉玲,2011)。

基于资源增长程度的进入模式,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进入模式分为高资源增长程度进入模式、中等资源增长程度进入模式、低资源增长程度进入模式。其中,高资源增长程度进入模式包括全资收购与成为第一大股东的部分收购,以及独资自建生产基地的投资;中等资源增长程度进入模式包括不是第一大股东的部分收购、建设合资公司以及自建独资的研发机构;低资源增长程度的进入模式包括自建销售机构以及设立办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