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会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析会计报表的编制应该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来完成,董事会针对赵东提交的财务报表提出的几点意见都是比较中肯的。编制会计报表前应先编制工作底稿,通过工作底稿,可以直接取得编制报表所需的数据,不仅可以节省工作量,还可以减少错误的发生;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进行全面的资产清查、核实债务;《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年度结账日为公历年度每年的12月31日;股份制公司应编制现金流量表。

会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会计工作要有一定的顺序,必须依次按顺序进行,就是先取得合格的凭证,然后分析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产生的影响,增加或减少,做成分录,计入账户。待期末,汇集账户资料,编制会计报表,这个模式不可能也不允许逆流而行。不可能是因为逆流不合原理,且事实上做不到;不允许指的是如先确定报表项目,或主观想象的金额,倒过来补记账或修改账面金额、改换凭证,这是窜改账目、伪造虚构账面记录的犯罪行为。

会计记账流程如图10-1所示。

图10-1 会计记账流程

通过前面的内容学习,我们知道,会计报表是通过这样的流程产生的。会计报表的准确与否与基础数据正确与否是紧密相关的,为保证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所有经济状况真实准确,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全面资产清查和债务核实。

1.全面财产清查

(1) 结算款项,包括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应交税金等是否存在,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

(2) 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

(3) 各项投资是否存在,投资收益是否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4) 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是否一致。

(5) 在建工程的实际发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6) 需要清查、核实的其他内容。

企业通过前款规定的清查、核实,查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各项结算款项的拖欠情况及其原因、材料物资的实际储备情况、各项投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其完好程度等。企业清查、核实后,应当将清查、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董事会或者相应机构报告,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为保证报表数据的真实有效,企业还应当在年度中间根据具体情况,对各项财产物资和结算款进行重点抽查、轮流清查或者定期清查。(www.xing528.com)

2.检查会计事项的处理结果

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前,除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外,还应当完成下列工作;

(1) 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2) 依照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3) 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4) 对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没有规定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项,检查其是否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是否合理。

(5) 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

企业编制年度和半年度会计报表时,对经查实后的资产、负债有变动的,应当按照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分析

赵东在盛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财务总监。在2008年初召开的董事会上,他提交了公司2007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董事会在查阅了相关报表,咨询了有关事项之后,对赵东提出了几点批评意见:(1)编制会计报表前没有编制工作底稿;(2)年底在编制会计报表前没有进行存货盘点;(3)会计报表的实际截止日是12月28日;(4)没有编制现金流量表;赵东非常不服气,你认为董事会批评赵东的几点意见是否都对?为什么?

解析

会计报表的编制应该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来完成,董事会针对赵东提交的财务报表提出的几点意见都是比较中肯的。(1)编制会计报表前应先编制工作底稿,通过工作底稿,可以直接取得编制报表所需的数据,不仅可以节省工作量,还可以减少错误的发生;(2)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进行全面的资产清查、核实债务;(3)《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年度结账日为公历年度每年的12月31日;(4)股份制公司应编制现金流量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