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测土地所有权的模型与观察结果的比较结果分析

预测土地所有权的模型与观察结果的比较结果分析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使用方程13.18预测的四个模型资源和价值分布将在下面分别绘制出来,并与方程13.9的实际预测进行比较,以评估这些预测与观察到的现存所有权分布的接近程度。图13.3绘制了对称情况和实际情况下的资源水平。图13.5行动者之间的平衡交换最后,图13.6显示了土地所有权的四种预测格局,以及1973年时的初始土地持有状况。图13.6土地所有权格局的均衡态预测这些模型的预测至少表现出与托尔姆斯广场事件的实际记录相一致。

预测土地所有权的模型与观察结果的比较结果分析

对兴趣和控制的测度不可避免会产生问题。最简单的是控制矩阵左下角的15x3的子矩阵,实际反映的是利维三角区土地所有权。没有比定量形式更能获得数据,对控制矩阵的其他部分和兴趣的整体布局进行详细描述。因此,一个专家小组被引入以试图抽出这些关系的力量,采用的是我们在第10章中简要描述过的萨提(1980)的态度成对缩放技术。首先对这个小组简要介绍了托尔姆斯广场的研究案例,然后放映了一段关于这些事件的影片。他们随后会被要求进行大量的成对比较,包括对控制和对兴趣的比较,从而可以计算出任何行动者对于事件的兴趣,以及任何在事件中的行动者的控制。实际上,尽管这个小组的工作是有益的,但还是由于专家小组对问题的忽视而夭折。而获取的数据仅仅是说明作者使用了这种研究方法。得出的控制格局明显反映出在某些情况下控制的缺乏,而根据土地价值结果矩阵转变成了。兴趣矩阵更加统一,因此被用来反映兴趣的更大差异。最后,采用瓦茨(1976)提出的定量讨论法对结果格局进行检查。

图13.2 四个模型的维度和稀疏性

对于四个版本模型来说,如果假设系统已经处于均衡态,那么可以建立四个基准模型。当系统处于平衡时满足方程13.4,如果假设初始的控制分布在价值上来看是处于均衡态的,那么。这等同于riXik,i=j。资源和价值随即可以从已知的流矩阵中获得。那么有:

这个模型是平等交换,其流矩阵[Tij]和[Skℓ]是对称的。这种类型的模型实际上将在后面被作为对称性的代表。使用方程13.18预测的四个模型资源和价值分布将在下面分别绘制出来,并与方程13.9的实际预测进行比较,以评估这些预测与观察到的现存所有权分布的接近程度。

对这四个模型的预测将分别进行检查,首先通过资源和价值,接着通过Tij=riPij所测度的行动者之间的交换,最后从土地所有权分布角度,这个分布可以从最终控制预测得到。图13.3绘制了对称情况和实际情况下的资源水平。事实上,如其他对这类模型的研究所示(Batty,1981;Michener、Cohen and Sorensen,1977),对称情况与实际情况的价值很接近,并表现出资源水平的良好初步近似。在不考虑世界其他地方这个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会增强“大行动者”的支配地位,如股份转换公司、卡姆登当局和克劳迪乌斯公司。很有趣的一点是,卡姆登和克劳迪乌斯公司在1973年后模型中有非常显著的权力,比股份转换公司都要显著。这似乎是对实际状况的准确写照。在图13.4中,描绘的是均衡价值的分布。对于模型1和2来说,新行动者的加入降低了三块场地的价值,而提升了将股份转换公司踢出局的重要性。可以认为,新加入的行动者正是以此为目标被调动起来的。这就是真实的“为托尔姆斯广场而战”的本质。在模型1的情况中,在股份转换公司从岛区出局的过程中,对称性具有很大的权重,而在模型2中,对称结果与实际情况很接近。对不考虑世界其他地区影响的模型3和4中,所有的价值集中在三个地块,而岛区是其中最重要的。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在通过马尔科夫平均机达到均衡态的过程中,行动者之间的交换。图13.5展示了各个模型的{Tij+Tji},其中设定M=100单位。这些网络中可以看到参与交换的资源比例,并以此来确定这一过程中的关键行动者。在模型1中,很清楚是股份转换公司起到了支配作用,在行动者之间的交换非常少:48%的交换发生在股份转换公司的内部。模型2中布局模式的变化非常快。三个行动者——股份转换公司、卡姆登当局和克劳迪乌斯公司参与了大约70%的交换,当然这是概念上的交换,或许比其实际交换来说更有影响力。当去除世界其他部分的因素后,模式马上有所变化。在1973年后模型中(模型3),63%的交易发生在股份转换公司内部。

图13.3 资源的均衡分布(www.xing528.com)

图13.4 投资价值的平衡分布

模型2中占据了70%交换份额的三个关键行动者在模型4中涉及了多达86%的交换。这些影响力的布局的确与瓦茨的描述相一致,并为此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图13.5 行动者之间的平衡交换

最后,图13.6显示了土地所有权的四种预测格局,以及1973年时的初始土地持有状况。在这些图中,描绘土地所有权时采用了一般性经验法则,与现有所有权地块最为接近的独立地块区域在所有权扩张过程中会被收购,而临近地块会在所有权衰落事件中失去所有权。从现存而不是假设的所有权格局角度来看,预测1973年前情况的模型是最可以接受的,其结果不包括1973年危机。在模型1中,所有者和占有者因地产开发商而消失,而在没有世界其他地区因素的模型3中,初始控制格局没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世界其他地区因素的重要性。在模型2和4中的预测比较模糊。模型2中主要是克劳迪乌斯公司失去了其对岛区的控制,而增强了托尔姆斯广场南区的土地持有量。在模型4中,由于排除了世界其他地区因素,导致初始控制格局的只有较少的变化,所有者和占有者继续存在,而作为开发者的卡姆登当局和克劳迪乌斯公司与模型2中的预测行为较为类似。

图13.6 土地所有权格局的均衡态预测

这些模型的预测至少表现出与托尔姆斯广场事件的实际记录相一致。然而评估初始模型结构和数据规格在多大程度上让这些预测重复,依然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对称”基准均衡态模型的概念似乎很有用武之地。同时,非常有必要对模型的数据获取进程进行彻底完善,并检验模型中世界其他地区因素的结构。此外,为了掌握动态并对兴趣和控制的变化展开探索,持续改进模型的数学结构非常重要。另外还有两点值得思考。第一,由于需要探索模型中行动者和事件的维度结构,有可能可以将那些空间事件分解到建成形态的布局和几何层面,从而将模型扩展到可以相当自发地被用于建成形态的设计中。第二,像这样的模型必须是持续演化的,应该紧跟当前的计算技术前沿,正如我们在第9章中所言,模型需要交互式的发展。在这些方面有很多努力正在尝试之中,我们有更多的可能参与到更广泛的模型用户和研究者群体互动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