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经济形态下就业优先战略的新要求与挑战

新经济形态下就业优先战略的新要求与挑战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形势呈现新特点,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在就业总量性矛盾得到缓解的同时,就业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矛盾日益突出。这对就业优先战略提出了新要求。此外,在一些农村贫困地区,部分贫困农户因缺乏工作技能、岗位信息和公共就业扶助,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困难。三是现已存在的非正规就业和不断涌现的新型就业形态,对有效保障就业者权益提出了挑战。

新经济形态下就业优先战略的新要求与挑战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就业形势呈现新特点,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在就业总量性矛盾得到缓解的同时,就业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矛盾日益突出。这对就业优先战略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已进入负增长时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劳动力供给总量逐年减少。2011年以来,劳动年龄人口每年减少几百万人;如果考虑到劳动参与率(有就业意愿的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有一定提高,过去几年经济活动人口虽然有所增加,但增速明显放慢,并且即将达到峰值,随后转入负增长。一系列劳动力市场指标也反映了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例如,近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1%以下,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记录的求人倍率(即岗位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也保持在1.1左右。这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的情况下,劳动力供求关系保持平稳,长期困扰我国的就业总量性矛盾得到缓解。

就业总量性矛盾得到缓解,并不意味着就业领域没有矛盾了,也不意味着就业工作更好做了。经济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结构性失业(由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由信息不对称、劳动力难以流动等因素造成的短期失业)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存在。根据经济学理论,只要GDP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保持一致,就表明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和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因而不会出现周期性失业现象。目前我国经济实际增长率仍处于中高速,基本与潜在增长率相符,所以,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既不是总量性矛盾,也不是周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和摩擦性矛盾。而且,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这两类就业矛盾还会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调结构、去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部分地区、部分行业会遭遇就业冲击,部分职工面临结构性和摩擦性就业问题。例如,消除过剩产能任务最突出的一些行业的职工,存在人力资本不足、难以适应转岗要求的问题,有可能陷入结构性失业。此外,在一些农村贫困地区,部分贫困农户因缺乏工作技能、岗位信息和公共就业扶助,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困难。(www.xing528.com)

二是在就业数量扩大的同时,部分就业群体的就业质量有待提高。从就业的稳定性来看,虽然近几年全国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但是,一些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群体并没有包含在统计范围内。占城镇就业比重高达37%的农民工群体,劳动合同签订率仅约为40%。而且,对于没有取得所在地户籍的农民工来说,很难充分、均等地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社会保险参与率较低。由于就业质量不高,很多农民工在40岁以后就具有较强的返乡意愿。在农村新成长劳动力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如果返乡人口数量超过新增转移人口数量,就会形成逆城镇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劳动力短缺,不利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三是现已存在的非正规就业和不断涌现的新型就业形态,对有效保障就业者权益提出了挑战。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对劳动者的社会保护力度明显增强。但是,现行的许多相关制度安排仍然以就业单位为依托,不仅难以有效覆盖非正规就业群体,也不适应分享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形态。其实,这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对于就业内容、时间、场所都不确定的非传统就业群体来说,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难度较大。

可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呈现新特点,就业出现新形势。这就要求就业优先战略在创造良好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方面有更大作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