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源经济学理论:代价决定论到可持续发展

资源经济学理论:代价决定论到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阶段,“代价决定论”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理论,因为古典主义侧重关注资源供给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约束,该理论主要指生产财物付出的代价如生产成本和劳动等决定财物的价值。新古典主义对资源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均衡价格理论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四个方面。在研究资源危机之后,经济学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资源经济学理论:代价决定论到可持续发展

资源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研究资源的配置与使用、资源与人口和环境的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效率、最优和可持续性3大主题和生产、分配、利用和保护与管理4个方面。

17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资源经济学的孕育阶段。主要包括古典主义阶段和新古典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以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前提,带来经济的迅速增长。对于此类经济增长,古典主义经济学着力解决两个问题: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发展。在这一阶段,“代价决定论”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理论,因为古典主义侧重关注资源供给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约束,该理论主要指生产财物付出的代价如生产成本和劳动等决定财物的价值。新古典主义对资源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均衡价格理论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四个方面。总之,在资源经济学的孕育阶段,经济学已为资源经济学的产生做好了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工具准备。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是资源经济学的产生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80年中,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也大幅增长。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进入电气化的新纪元,生产力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对地下矿产资源的开发,大大促进资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但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为资源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为了解决这一世界性资源和环境的问题,1924年美国经济学家伊力和豪斯合著的《土地经济学原理》以及1931年哈罗德·霍特林的《可耗尽资源的经济学》相继问世,这被认为是资源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显然,这个阶段的资源经济学还主要限于单种资源(如土地)和单门类资源(如可耗竭性资源)的经济学。(www.xing528.com)

20世纪50年代至今是资源经济学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以80年代初为界限,在此之前的资源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如何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之后则主要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80年代初之前的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人口高增长、经济高增长、高消耗且“用后即弃”的生产方式、高消费且“用后即弃”的生活方式、高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这将直接导致形成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危害。如此严酷的现实迫使人们开始对这种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进行反思,直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粗放式的社会发展开始出现转机。在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这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研究资源危机之后,经济学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引发了关于社会实践对资源经济理论的需求和已有资源经济理论的供给短缺的矛盾,这一矛盾促进了资源经济学的迅速发展。在此期间,不少国家的大学纷纷增设资源经济学学科和增开资源经济学课程。资源经济或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机构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一大批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经济方面的论著相继出版,如《生态经济学探索》等。

当今的资源经济学与上一阶段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研究对象从单种自然资源转变为研究整个自然资源体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研究领域从本国资源经济转变为研究全球性资源经济;(3)研究重心从资源最优配置和开发利用转向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