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景县:挖掘特色文化,打造美丽经济强县!

文化景县:挖掘特色文化,打造美丽经济强县!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21年初,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确立了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景州”的目标。文化建设作为美丽景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的任务艰巨繁重。深入挖掘“董子文化”“运河文化”内涵,开展相关研究与弘扬工作,叫响景县特色文化品牌。鼓励文化电子商务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建设网上商城,实施品牌化、规模化经营。加强“大儒之乡、生态运河”文化旅游品牌策划宣传,构建国学文化之乡、运河文化之乡的景县文化旅游形象。

文化景县:挖掘特色文化,打造美丽经济强县!

2021年初,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确立了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景州”的目标。“美丽景州”的内涵丰富深邃、言近旨远,新时代的景州大地不止有经济的高速发展,还要有“诗和远方”。文化建设作为美丽景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的任务艰巨繁重。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县图书馆、县博物馆建设,完成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设施建设,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器材配备,推动形成以县城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体系,扩大数字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

深化融媒体改革。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采编流程,建设平台终端,优化管理手段,打造媒体资源数据库,组织制作一批原创融媒体产品,打造省级新型主流媒体。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拓宽媒体+政务+便民等综合性服务功能,实现新闻宣传、党务政务、城市管理的全面融合。

繁荣县域特色文化。推进景州舍利塔、封氏墓群、高氏墓群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以及周亚夫墓、西周庄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的考古和保护工作。依托大运河景县段——华家口夯土险工世界文化遗产,实现运河沿线重点文物、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和大运河文化展示传承工程,培育一批特色运河文化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深入挖掘“董子文化” “运河文化”内涵,开展相关研究与弘扬工作,叫响景县特色文化品牌。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扶持文化企业发展,开发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特色文创产品,创作董子文化、运河文化题材文学影视作品,举办董子文化活动、运河民俗文化活动,发展节庆、摄影、娱乐、演艺、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发挥文化“软实力” 对经济增长的“硬支撑”作用。(www.xing528.com)

发展文化电子商务。鼓励文化企业加强与知名电商、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合作,积极拓展经营范围,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的展示交易活动。鼓励文化电子商务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建设网上商城,实施品牌化、规模化经营。在书画艺术品、特色工艺品、数字出版印刷、广告创意设计及推广等产业集中度高、比较优势明显的领域,培育一批自有行业垂直电商平台。

  2021年5月,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李景辉(中)在衡德工业园卓凡公司调研

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董子文化、运河文化、中国塔文化等资源,推进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大儒之乡、生态运河”文化旅游品牌策划宣传,构建国学文化之乡、运河文化之乡的景县文化旅游形象。高标准建设“一河(大运河)一塔(景州塔)一名人(董仲舒)”文化旅游景区,打造具有汉风儒韵风情的董子文化小镇,具有北方特色、历史记忆的运河文化小镇,以及华家口、白草洼等运河文化产业专业村。深度开发工艺品,将铜胎画珐琅、彩烙布雕画、古典钟、王家笙等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工艺美术品转化为旅游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