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块链 金融:信用借贷安全性保障与商业应用

区块链 金融:信用借贷安全性保障与商业应用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区块链+信用借贷在金融体系中,对于借贷而言,最重要的是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调查和评估,从而保障信贷业务的安全性,并且信贷企业能够获利。作为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一部分,此区块链平台的落地,意味着未来双方将有条件在底层平台的基础上实现更多商业应用。2017年6月中国农业银行对区块链平台项目进行招标,并计划基于此区块链底层平台,落地数字票据等众多银行核心系统应用及其他创新业务。图7-2 区块链+数字化积分应用

区块链 金融:信用借贷安全性保障与商业应用

(一)区块链+信用借贷

金融体系中,对于借贷而言,最重要的是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调查和评估,从而保障信贷业务的安全性,并且信贷企业能够获利。因此,信用两个字对于借贷而言至关重要。

目前,除了银行借贷以外,诸如P2P借贷、小额贷款企业、提供贷款业务的担保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典当公司、有借贷业务的保险公司以及专门的贷款公司等都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尤其是P2P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野蛮式增长。但是由于技术因素、管理能力、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多方面的欠缺问题,使得P2P借贷的信用风险越来越突出。

显然,征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众多信贷机构开展业务重点关注的焦点。通常情况下,在贷款前,相关借贷公司都会预测贷款可能遭受的风险,评价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或避免信用风险。借款人的信用评价往往会通过其个人品德(是否诚实可靠)、资本(自有财产状况)、能力(未来按时偿还贷款的能力)、抵押品(审查抵押物的价值和变现的难易程度)、经营环境(是否对变动的环境具有适应性,能够保持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连续性(预测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以及企业的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但是目前,信用贷款业务的开展,主要是考虑借款人的自身债务偿还能力。

贷款人进行信用调查分析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才能完成的,这个流程不但工作量大,而且还存在信息不完整、数据不准确、使用效率低、易被恶意篡改等诸多问题。

但是,区块链技术在信用贷款业务中的应用,通过将其程序算法自动记录海量信息的方式,并且将海量信息存储在区块链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上,使得这些信息更具透明化、公开化,这样就提高了信息的篡改难度,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使用成本。各个借贷机构以加密的形式存储并共享客户在本机构的信用状况,这个时候,客户申请贷款就可以不像以往一样再到央行去申请征信查询,即实现了去中心化,借贷机构通过调取区块链的相应数据信息就可以快速完成全部的征信调查分析工作。

此外,基于区块链的智能资产可以构建无需信用的借贷关系,在区块链上已经注册的数据资产能够通过私人密钥实现随时使用。借贷机构向借款人借出资金时,可以将智能资产作为抵押,再借助智能合约的约束来自动执行可以定位为抵押品的智能资产。当所有的货款流程结束,即贷款全部还清之后,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的条件自动解锁,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化解可能存在的借贷双方之间产生的问题和争议。

2017年1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与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

2017年1月浙商银行发布基于区块链的移动数字汇票平台,为企业与个人提供在移动客户端签发、签收、转让、买卖、兑付移动数字汇票的功能。

2017年2月4号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

2017年5月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合宣布,双方合作打通区块链技术底层并测试成功。作为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一部分,此区块链平台的落地,意味着未来双方将有条件在底层平台的基础上实现更多商业应用。

2017年6月中国农业银行对区块链平台项目进行招标,并计划基于此区块链底层平台,落地数字票据等众多银行核心系统应用及其他创新业务。

2017年7月中信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合作推出银行业国内信用证区块链应用。

2017年7月中国建设银行等22家国际银行加入SWIFT区块链试点程序PoC。(www.xing528.com)

当前国内还有很多银行都在探索区块链的应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并提高了某些方面的效率,区块链技术对银行业的改变正从概念走向广泛应用,未来区块链或将能够替代效率低下的银行系统。

当然,区块链这项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资金拆借当中,尤其是陌生人之间的借贷方面,可以很好地解决信任问题,使得借贷业务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能够为借贷双方建立更加友好的借贷环境,更能有效降低借贷违约风险。

除了以上借贷场景,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数字企业债券领域。由发行人自主在区块链上注册,如果进行物品抵押或者借助第三方来进行担保,那么相关资产或担保也同样需要通过注册地方式来锁定,债券投资者通过各自端口接入自动发行体系进行认购,当发行人还本付息之后,可以通过智能合约中的条件进行自动解锁,这时候债券债务双方之间的关系就自动解除。

(二)区块链+可信电子凭证应用

目前的电子凭证都依赖于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存储平台,基于中心化架构实现,利用机构自身的信用/公信力提供电子凭证的存储、保全、追溯、验证等服务,易出现电子凭证被篡改、删除或丢失等问题,导致电子凭证司法效力不强,制约了凭证无纸化的推广和发展。

基于以上问题,银联提出可信电子凭证解决方案,以电子签购单为例,银联、商户、机构、监管方等构成底层区块链平台,用户在商户侧消费获得的电子签购单的特征值(哈希值)会自动存储至区块链平台,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保证数据的真实、可信,供后续参与方校验凭证的真伪,有效推动凭证无纸化发展,如图7-1所示。

图7-1 区块链+可信电子凭证应用

(三)区块链+数字化积分应用

目前,银行积分存在三点问题:积分感知很弱、积分的受理范围有限、积分过于碎片化。

基于以上问题,2016年9月,银联和IBM公司共同发布了一个积分通兑PoC原型,即银行间积分可以实现兑换,也可以跨行业通兑,比如兑换航空积分、超市积分等。但由于每个银行的积分价值不一,每个银行对于积分兑换的看法并不一致。

现阶段,在和万达集团重新梳理积分场景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场景—积分收单,即直接通过积分进行消费的场景。后续,银联、银联商务、万达集团计划共建区块链底层平台进行数字化积分应用实践,银联负责积分平台业务方案设计并运维该平台(积分清算),前期将寻求一家银行接入网络作为积分发行方,万达集团提供商户资源,由银联商务改造POS机进行积分收单。希望从积分收单开始,逐渐扩展积分的业务,比如积分营销、积分兑换、电子凭证等,如图7-2所示。

图7-2 区块链+数字化积分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