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我国城镇化重要力量的意义与作用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我国城镇化重要力量的意义与作用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在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5]也就意味着有大约1.5亿的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城镇,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于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目前的我国农村人口中,进城意愿最为强烈的当属新生代农民工,可以让他们率先进入城镇居住。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我国城镇化重要力量的意义与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历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2018年,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相比1949年底,提高了48.94%,每年平均增幅0.71%。[4]在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2019年,我国农民工的总数为29077万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了50.6%。[5]也就意味着有大约1.5亿的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城镇,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于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纵观其他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历程,一国城镇化规模发展的道路遵循的是渐进扩大发展的方式。在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阶段,只有在农村大量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中,城镇的数量才会相应增加。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流动人口就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决定性因素。

农民工群体发生的代际替换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2010年前后,正是80后、90后农村青年开始大量进入城市,开始成长为城市产业工人的时间节点,因而该时间段也成了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代际替换的时间节点。相比老一代农民工,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普遍都接受过初中以上的教育,受教育程度更高,也更注重物质和精神享受,对职业的期望值也更高,思想上也更加前卫和开放。总之,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新时代农民工而言,温饱问题的解决不再是最迫切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浸润着市场经济长大的一代,他们对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有着自己更大胆的追求,他们对于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个人的晋升机会、发展前途和接受更多的教育培训,有着更明确的认知和更长远的考虑。

新时代农民工在和企业、城市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希望可以实现同工同酬,他们渴望同城同权,他们希望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和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能够真正地融入城市,而不仅仅只是城市的过客和流水线上的工人。在新生代农民工择业的过程中,各大城市出现的“用工荒”现象和新生代农民工频繁跳槽的现象,表明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和人生的新诉求。“用工荒”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一地经济的发展,进而会阻碍城镇产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频繁跳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属自己的无奈之举,但更多凸显的是对他们对自身的边缘化身份、低廉工资的一种无声抗议。

在新生代农民工和企业不断博弈的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用自己的脚步和青春,汗水和努力,通过自己无声的抗议,倒逼着很多企业不断进行改革和创造。如今,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大的影响,企业之间,也不断出现分化,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成为很多企业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一些企业只注重短时的利益,忽视福利和保障,加之薪资不高、吸引力不够,会逐渐被新生代农民工“抛弃”。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福利水平和薪资待遇;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和晋升提拔;重视员工的合法权益;优化企业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这些企业在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方面,较之前者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www.xing528.com)

除了企业外,一些城市为吸引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也相继出台利好惠民的政策和措施,通过营造公平的生活环境,赢得新生代农民工的信任。如2010年,上海出台政策,率先在全国大城市中实现了对农民工子女100%的免费义务教育。这无疑是一种突破性的改革,也是推动上海城镇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2017年,辽宁省颁布了《辽宁省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通过出台系列性的惠民政策,力促解决农民工入城后面临的农村土地留存、进城子女入学、买房和就业四大难题,通过维护农民工土地承包权,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子女100%接受义务教育,采用公租房、租赁补贴等多种方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对农民工购买住房加大贷款力度,并通过对流动人口的动态医疗检测调查提供更好的医疗和卫生服务等各种措施,吸引农民工进城。力争到2020年,使全省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6]

针对我国北京、上海、广东等特大城市的发展后续空间和环境资源有限的问题,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县城,仍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后续的发展动力。鉴于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这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容纳度已经到了极限,后续的发展比较受限,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因而中小城市的发展有着更广阔的空间。在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采取渐进式城镇化的方式来促进地方城镇化的发展。在措施上,政府需要进行宏观把控,积极发展中小城镇,加大中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渴望进城生活的农村人口率先进入城镇居住,从而既可以保证城镇化的有序推进,又可以保证农业的根本性地位。在目前的我国农村人口中,进城意愿最为强烈的当属新生代农民工,可以让他们率先进入城镇居住。当今我国的经济格局呈现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向城镇聚集的态势,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需要大量的有技术的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无疑是这些有技术的劳动力的主力军,他们完全可以成为我国渐进式城镇化的首要突破口。

目前,阻碍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入城镇的最大障碍就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因而彻底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势在必行。只有让新生代农民工拥有城镇户籍,让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让他们放心地在城镇定居而无后顾之忧,才能达到“城镇化促进内需,内需带动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