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一带一路”:中国机遇与世界机遇的交汇桥梁习近平主席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抢抓历史机遇,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这是我国与亚欧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对接、实现国家间多边战略协作的有效平台,是“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中国机遇”与“世界机遇”“中国梦”和“亚洲梦”“欧洲梦”的交汇桥梁。

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中共山丹县委党校 龙作联 甘州区碱滩镇人民政府 龙一国

古代丝绸之路,跨越2000多年的历史时空,沉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凝聚了“交流、融合、合作、共赢”的基本价值,传承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揭示了古代欧亚文明交流的历史轨迹和历史规律,为21世纪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构建新丝绸之路提供了宝贵思想启示。

一、“新丝绸之路”计划概述

曾经对世界经济社会产生过重大深远影响的古代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当代世界关注的热点。世界各国纷纷提出自己的“新丝绸之路”战略设想,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日本的“丝绸之路外交”、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俄罗斯的“欧亚联盟”倡议、哈萨克斯坦的“新丝绸之路”项目等,以上这些计划为我们全面认识“新丝绸之路”构想提供了重要参考。

1.日本的“丝绸之路外交”计划

1997年日本桥本内阁首次提出“丝绸之路外交”设想,此设想由日本政府提供援助计划,帮助中亚及南高加索入国完善公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丝绸之路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2004年日本推动设立“中亚五国+日本”机制,通过五国外长的定期会晤来促进“丝绸之路地区”政治对话、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以强化日本在该区域的经济合作和地缘政治影响力。2013年10月29日安倍晋三在出席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底隧道开通仪式时,称日本要做新“亚欧丝绸之路”的起点以及地缘政治的“操盘手”。

2.俄罗斯等国的“北南走廊”计划

2002年俄罗斯、印度、伊朗三国提出“北南走廊”计划,计划修建一条从印度经伊朗、高加索、俄罗斯到达欧洲的国际运输通道,项目一旦完成,将大大降低从印度到欧洲的货运成本,提高相关各国商品价格的国际竞争力。

3.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丝绸之路战略法案”。2005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亚高加索研究院院长弗雷德里克·斯塔尔提出了“新丝绸之路”构想,即建设一个连接南亚、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网络,以阿富汗为枢纽,将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亚、西亚国家与经济发展迅速的印度乃至东南亚连接起来,以此促进各国以及几大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推动包括阿富汗在内的该地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发表演讲时第一次明确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即以阿富汗为中心,意在美国等国军队从阿富汗撤出后,由美国主导阿富汗战后重建工作,希望阿富汗邻国投资、出力而维护美国继续在欧亚大陆腹地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军事主导权地位,建立以阿富汗为中心的“中亚-阿富汗-南亚-西亚”交通运输、经济合作网络,推动实现“能源南下”与“商品北上”的战略目标。

4.俄罗斯的“欧亚联盟”倡议

2011年10月3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在《消息报》撰文,倡议在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基础上组建区域性经济组织“欧亚联盟”,开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摩尔多瓦、亚美尼亚八个国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以有效连接欧洲和亚太地区。正如普京所言:“我们提出的是强大的超国家联盟模式,它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一极,并在欧洲和亚太地区之间发挥有效的‘纽带’作用。”

5.哈萨克斯坦的“新丝绸之路”项目

2012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外国投资者理事会第25次全体会议上宣布开始实施“新丝绸之路”项目。提出哈萨克斯坦应恢复自己的历史地位,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过境中心,欧洲和亚洲间独特的桥梁,在哈萨克斯坦主要的运输走廊上建立起统一的具有世界水平的贸易物流、金融商务、工艺创新和旅游中心。

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分别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构想,其共同特点是都以中亚为轴心,视中亚为联通欧亚的物流、资源、经济乃至政治枢纽,力争在“枢纽之争”中占据上风,从而扩大自己政治、经济、军事、能源、安全的势力范围和地缘战略范围。(www.xing528.com)

二、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

2013年1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中亚各国、上合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员国以及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高度关注和积极赞扬。“一带一路”建设,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统筹国内国际发展,维护周边环境,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空间,稳定能源供应、保障经济安全,突破遏制针对我国的战略包围具有重要意义。

与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的构想相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计划更详,范围更广,涉及国家地区更多,受益面更大。“一带一路”建设,是“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的全面复兴,是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的区域合作新平台,是国际合作发展以及全球文明融合的创新典范。

三、“一带一路”:中国机遇与世界机遇的交汇桥梁

习近平主席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抢抓历史机遇,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这是我国与亚欧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对接、实现国家间多边战略协作的有效平台,是“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中国机遇”与“世界机遇”“中国梦”和“亚洲梦”“欧洲梦”的交汇桥梁。

1.“一带一路”:助推未来中国实施向西开放的新平台

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最大的潜力在西部,拓展开放型经济广度和深度的主攻方向也在西部。中国倡议建设“一带一路”,可以形成“横贯东中西”的对外经济走廊,有助于引领西部地区与国内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加强经济联系,向东承接产业转移,向西扩大同中亚及周边国家的对外开放,促进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在更大空间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助推西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助推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西南地区、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内陆地区都以百舸争流的开放态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创造合作发展新机遇,搭建区域经济合作新平台。

2.“一带一路”:引领欧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方向

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都面临开辟交通运输走廊、商谈贸易、区域政治合作、安全合作、经济合作、金融合作、教育合作、国际司法合作、能源安全的重大任务,而区域经济合作是重中之重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地跨欧亚、南亚、西亚,地理位置叠加,大都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之间,以上海合作组织和“一带一路”为合作平台,通过欧亚区域经济深度合作发展,进一步提升沿线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空间。

3.“一带一路”:开启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打造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新理念。“一带一路”倡议,构架了从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新蓝图,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一带一路”倡议,创新了欧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强化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4.“一带一路”:开辟东西方文明融合的新途径

“一带一路”建设,将把世界上最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不仅有利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塌陷地区”的国家重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主流,有利于世界上“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的一体化和全面复兴,有利于促进欧亚不同民族、文化、种族的民心相通、和平发展,更有利于东西文明的交流融合、文明对话,真正使“中国梦”与“亚洲梦”“世界梦”交相辉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